在江西省西部、罗霄山脉中部地区,有一座县城,名为永新县。
永新县是著名的将军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湾改编的所在地,近现代史上,永新县涌现出一大批革命志士,比如说开国将军张国华、王恩茂、王道邦等等。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也是来自永新,他叫谭启龙,建国后谭启龙先后在浙江、山东、福建、青海、四川等地担任省委书记,这份履历在党内是非常罕见的,我们就来讲一下谭启龙的故事。
1913年1月,谭启龙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象形乡黄塘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童年生活对于谭启龙来说,主要是痛苦的回忆,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先后离开人世,成为孤儿的谭启龙不得不去给地主家打工,忍受着地主的压榨与欺凌,这让谭启龙对阶级社会充满了愤恨,为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基础。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政策,我党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秋收起义后,毛主席带领队伍来到井冈山这片热土,打土豪、分田地,老百姓看到了生的希望。
谭启龙毫不犹豫地加入到红军的队伍,先后在永新县、湘赣省少年队队长,谭启龙虽然年龄不大,却备受组织重视,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与胡耀邦、陈丕显等成为苏区有名的“红小鬼”。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进行长征,谭启龙则留下继续坚持游击斗争,辗转于赣东北、苏皖、皖南、浙东地区,参与领导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先后担任中共赣东北特委书记、中共浙东区委员会书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委等职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进入到解放战争时期,谭启龙被编入华东野战军,担任华东野战军第七兵团政委,参加了鲁南、孟良崮、鲁西南、莱芜、豫东、淮海等重大战役,并负责安徽合肥与浙江杭州的接管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谭启龙留在浙江工作,担任浙江省委第二书记,于1952年升任第一书记,在此期间,毛主席曾到浙江视察,一眼就认出谭启龙就是当年那个不起眼的放牛娃,谁知转眼间竟成为“封疆大吏”。
1954年,谭启龙的工作发生变动,这一年,他被调到山东担任山东分局第二书记,主持分局工作,第二年,山东分局改为山东省委,谭启龙当选为第一届山东省政协主席,此时的山东省委书记处由三个人组成,分别是舒同、谭启龙和赵健民。
1958年,中央发起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很多省份出现“浮夸风”现象,对此,谭启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向中央报告“浮夸风”对山东造成的危害,却被说成“为彭德怀提供了炮弹”,谭启龙因此受到反“右倾”的冲击。
1961年4月,谭启龙担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在此期间,谭启龙坚决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山东省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
1966年,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席卷中华大地,运动开始后,谭启龙对中央的很多政策都“很不理解”,没有很好的贯彻,当时青岛市副市长王效禹公然支持工人与红卫兵进行“造反”,并在1967年2月夺了山东省委的权,在周总理的关照下,谭启龙被送到北京进行保护。
王效禹一伙竟然将谭启龙骗回济南,对其进行无休止的批斗,谭启龙据理力争,将挂在脖子上的牌子摔在地上,这招来了“造反派”更加凶残的折磨,谭启龙被打成重伤,趴在床上呕吐不止。
1969年4月,在毛主席的直接过问下,谭启龙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这相当于救了谭启龙一命,1970年3月,谭启龙被调到福建担任省委副书记,1972年,谭启龙再次回到浙江,出任浙江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与浙江省军区第一政委。
“文革”结束后,谭启龙先后在青海与四川担任省委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等职务,如此一来,谭启龙便有了浙江、山东、福建、青海、四川五大省份领导职务的履历。
1982年,中央提出领导干部年轻化的政策,谭启龙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向中央写报告,得到中央“高风亮节,见高识远”的表扬,邓小平为其题词:
“人间重晚晴。”
离开工作岗位后,谭启龙选择回山东定居,说:
“我在山东战斗、工作了19年,我热爱山东,山东的老百姓好。”
2003年1月22日,谭启龙病逝于济南,享年90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08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