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轮, 融了430亿

虎嗅APP2024-05-27 17:14:45  127

把国内大模型前几的估值加在一起,也只有它的一半。

就在上周,AI浪潮遭遇第一个挫败——AI独角兽Stability爆出寻求出售。

刚刚,马斯克创办的xAI被曝完成了新一轮B轮60亿美元融资,融资估值或超180亿美元。随着这笔融资的敲定,大模型领域第二大规模的融资诞生,仅次于OpenAI的百亿美金。

本轮融资的主要投资者包括特斯拉和SpaceX的首批投资者安东尼奥·格拉西亚斯(AntonioGracias)领导的ValorEquityPartners、迪拜投资公司VyCapital、美国私人风投AndreessenHorowitz、SequoiaCapital、风投公司FidelityManagement?searchCompany、沙特王国控股公司KingdomHolding等。

180亿美金是什么概念?把国内大模型前几的估值加在一起,也只有xAI的一半——按照粗略估算,智谱AI的估值是200亿元、月之暗面、Minimax都是180亿元、零一万物近140亿元、百川智能130亿元。

成立10个月,估值超千亿

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xAI的估值如火箭般攀升。

根据外媒报道,早在4月初,xAI就计划寻求一轮30亿美元、估值约为150亿美元的融资;随后月底,数字变成了“融资60亿美元,估值180亿美元”,期间还曾传出200亿估值,相当于一个多月三次上调。

在营收模式、竞争壁垒还不清晰的当下,xAI能保持此种势头,马斯克个人及其背后的超豪华团队阵容,起到了关键作用。

马斯克下场做AI,与OpenAI有脱不开的关系。2015年,基于开源的非营利性初衷,OpenAI成立,马斯克作为联合创始人之一,甚至提出出资10亿美元作为启动资金。

可三年之后,因与管理层的冲突、对AI安全理念的不和,马斯克与OpenAI正式分道扬镳,马斯克离开时,曾认捐的10亿美元,尚有9亿未兑现。之后,OpenAI接受了微软的投资。

离开后的马斯克多次“炮轰”OpenAI,认为它并不Open,反倒像“CloseAI”,“成为受微软控制的闭源子公司”。甚至,对于ChatGPT经常产生的错误输出非常不满,或许这也是马斯克亲自做AI的根本动因。

在向OpenAI发难的同时,马斯克也没闲着,一边重金买英伟达GPU,一边注册xAI公司,直到去年4月被媒体发现,7月才进行官宣。官宣时,马斯克亲手为xAI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从维护开源生态,到对抗AI霸权,再到探索宇宙奥秘。

听起来充满哲学色彩,更实际一点的,现阶段xAI的产品是Grok,直接对标OpenAI的ChatGPT,与OpenAI不同,xAI积极开源自有模型,已于2024年3月开源Grok-1模型。

其最新进展是,4月12日Grok-1.5Vision发布,除了强大的文本功能外,还可以处理各种视觉信息,包括文档、图表、屏幕截图和照片。

据称,Grok-1.5V可以和GPT-4V、Claude3Sonnet、Claude3Opus等这些最顶尖的多模态模型竞争,特别是在衡量现实世界空间理解的新RealWorldQA基准测试中表现优于同行。

xAI使用了Twitter上的公开推文数据进行训练,但马斯克认为人为创造的数据不够用,AGI的道路必然是一种自我生成内容的方式,需要让AI自我生成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估,像从AlphaGo到AlphaZero的过程。

xAI的团队阵容也堪称豪华。xAI官网显示,xAI团队成员曾分别在DeepMind、OpenAI、谷歌研究、微软研究、特斯拉等前沿公司或多伦多大学等学术机构任职过,参与过AlphaStar、AlphaCode、Inception、Minerva、GPT-3.5和GPT-4等项目。

此外,xAI在算力方面准备充分。据称下一代Grok模型在2万块英伟达H100GPU上训练,未来需求更是直指10万块。

反观国内AI头部企业的算力配置情况,也不过刚刚在同一水平线上,根据OmdiaResearch数据,在去年全民抢卡背景下,腾讯抢到了5万张H100位列全国第一,百度大约3万张,阿里巴巴大约2.5万张,字节2万张左右。

背靠马斯克的“X帝国”,xAI或可与推特、特斯拉、SpaceX、Neuralink等形成联动,共享数据资源与应用场景。马斯克曾承诺利用特斯拉的计算能力助力xAI,无疑进一步稳固了投资者的信心。

除红杉作为坚定投资者之外,ValorEquityPartners与VyCapital这两家马斯克创业历程中的忠实伙伴再次支持xAI。他们曾先后投资特斯拉、SpaceX及马斯克的Twitter收购案。

从狂欢到务实,大模型并购成选项

马斯克这一“金字招牌”,在AI领域不可多得,这样的狂欢也注定难觅。尤其放到当下渐趋冷静的大模型上,少见“为梦想埋单”的豪赌,谨慎、保守、务实成了常态。

在投中刚刚举办的投资年会上,针对AI的探讨不少。态度有点一边倒的趋势:尽管大模型技术在垂直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但国内外发展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且面临技术同质化与商业化的挑战。

首先是时代红利层的问题。比如朱啸虎毫不讳言,“‘四小龙’不是下限是上限,‘四小龙’碰上了安防大建设的巨大红利,现金流上虽然难,但有投资人不断垫着,所以运气非常好。”傅盛有进一步解释,“四小龙”时期,互联网大厂基本没动,但这一波OpenAI追随潮,几个大厂先动,留给创业者的时间差不多。

其次,技术与烧钱的矛盾,让投资有所忌惮。技术上没差异点,要抢跑,只能不断砸钱,“但变现周期可能就两三年,比发电厂还要差。大模型是每两三年就要砸更多的钱去升级”,朱啸虎直言,“这个商业模式非常差”。

说直白点,砸钱不是不行,但商业化最起码要站得住脚。但商业化层面,大模型既面临与OpenAI差距,也面临大厂技术共享、流量入口共享的潜在威胁。

至于资本仗要打到什么时候,小苗朗程管理合伙人方正浩给出的判断是观望GPT5。“如果GPT5出来之后跟GPT4差别不大,那大家没必要卷了,现在做出来的东西基本就是成型的状态了。”

大模型这块热土上,投资人的心思越来越实在,在钱不那么好融的当下,大模型公司也变得更加小心,一股更务实的风气开始现新苗头,求并购、考虑退出,成并行选项。

我的同事刘燕秋老师在《第一批投大模型的VC,开始卖老股了?》一文中曾提到一个案例,开始有头部大模型公司的资方在估值提升后,选择通过卖老股的方式退出。此外,AI公司的收并购例子越来越多。

就在上周,估值超290亿美元的StabilityAI被爆寻求收购,这是AI浪潮遭遇的第一个重大挫折。不久前,微软在挖角Inflection团队后,又以6.5亿美元现金“收购”InflectionAI,第一轮投资人只获得了约1.5倍的投资回报。

就在近日,另一家AI大模型独角兽Adept也被爆出寻求出售。

国内也有类似情况。去年有媒体爆出,一家清华系AI大模型公司,寻求10亿人民币估值融资的同时,也在以1亿美金的价格探索并购机会,当时同出清华一脉的智谱AI,曾就并购事宜接触过该团队。

无论海外还是中国市场,大模型的洗牌时刻正在到来,并购与适时退出或许成为投资人并行不悖的选项。

合作咨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9716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