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历史中,康熙诸皇子为争夺皇位上演的“九龙夺嫡”大戏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在这些皇子中三阿哥胤祉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以精通文史出名,主要的功绩也是编纂《古今图书集成》,似乎和政治风波牵扯较少。
然而在雍正登基之后,胤祉却接二连三的遭受打击,不但他自己丢了亲王的爵位,就连康熙封给其长子的世子爵位也被雍正褫夺。
这些事情也被当做雍正器量狭窄的重要论据,毕竟他连一个“读书王爷”都容不下,但事情的真相真的如此吗?
首先在康熙一朝时胤祉并非没有参与政治活动,其在太子胤礽被废之前,一直都是坚定的太子党。
在胤礽初次被废的时候,正是胤祉提出大阿哥有利用魇镇诅咒太子的行为,才促成了胤礽的复位。
之后胤祉也因为此功,成为了康熙诸多皇子中最早被封亲王的一个。
在康熙晚年胤祉不但多次驾临胤祉府邸用餐,更让胤祉代替自己完成祭天大礼,这说明胤祉在清廷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除了受到康熙的喜爱,胤祉也是一名有着真才实学的皇子。
他在学术方面的造诣自不必多说,与此同时他还是一名出色的书法家,其亲笔撰写的碑文如今依然被陈列在北京广济寺之中。
在舞文弄墨之外,胤祉还有着出众的军事素养。
在皇室围猎中,他总是能够收获最多的猎物,在准噶尔之战中,年仅二十岁的胤祉就成为了康熙的随军将领,并且在多次战略选择中提供了重要意见。
因此胤祉的存在对雍正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其爵位能力均不弱于自己,年龄上更是长于自己,这让雍正不得不打压胤祉来稳定自己的皇位。
其次胤祉在编写《古今图书集成》的时候,还招募了一大批文人。
这些人虽然不掌握实权,但显然都是胤祉的心腹,对党争深恶痛绝的雍正自然不允许这种现象发生,因此其很快就拆散了原有的编书小组,这也让胤祉的势力大大受损。
最关键的是,在康熙三十八年的时候敏妃去世,胤祉居然在丧期未满百日的时候就剃了头。
在满族习俗中这是对逝者的大不敬,康熙也因此将其削为贝勒,不过之后又恢复了其亲王的爵位。
而这位去世的敏妃不是别人,正是雍正最喜爱的十三弟胤祥的生母,此事过后胤祥对胤祉自然是怀恨在心,这显然也会影响雍正对胤祉的态度。
雍正八年怡亲王胤祥病逝,雍正哀痛欲绝,其他的皇室宗亲在胤祥的葬礼上,也都表现的十分悲痛。
但胤祉不但在葬礼上迟到,还没有表现出哀痛之色,这让雍正怒不可遏,也成为了雍正最终决定幽禁胤祉的主要罪证。
写在最后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胤祉表面上虽然是一个读书人的形象,但其在清廷依然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还掌控着自己的文人势力,这对雍正的皇位产生了一定威胁。
再加上其和胤祥关系较差,雍正最终选择对其动手也就不难理解了。
时光流转,当人们再次提及胤祉时,更多的是对那段复杂宫廷斗争的感慨与叹息。他的命运,仿佛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见证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
参考资料
《清世宗实录》,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9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