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25岁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开始,一直到1368年41岁时坐上皇位,建立大明王朝,总共用了16年的时间。而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建立明朝,跟他麾下能征善战的大将们有分不开的关系,比如中山王徐达、东瓯王汤和、宁河王邓愈、颖国公傅友德等,这些都是活到了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之后。
而在朱元璋南征北战16年里,还有一大批的开国功臣,在朱元璋称帝前便已经去世。
朱元璋感念他们的功劳,在称帝后,将他们追封爵位。
其中追封为公爵的有7位,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看看被朱元璋追封的七大公爵,在明朝建立之前,在朱元璋的麾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朱元璋最信任的儒将
世人皆知朱元璋是在南京称帝,而且在称帝前也一直将南京作为自己成事的根据地。但很少有人知道:究竟是谁主动向朱元璋提出,占领集庆(南京)作为根本?
这个人便是开国功臣、宋国公冯胜的亲兄长冯国用,值得一提的是冯国用在活着的时候,是朱元璋身边最信任的儒将。只可惜,冯国用去世的太早了。
冯国用从年幼开始便十分喜欢读书,并且精通兵法。元朝末年,各地起义军此起彼伏,来反抗元廷。冯国用便与弟弟冯胜一起在山寨上召集数百人,来保护乡亲们,但这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冯国用也一直在找寻一个能够成大事者,希望能跟随此人建功立业。
很快,冯国用便等到了。
等到朱元璋率兵攻打到定远妙山时,冯国用便带着弟弟已经山寨几百人投靠朱元璋。
朱元璋原本以为冯国用只是一个单纯的武将,没想到见到的居然是儒生打扮的冯国用,温文尔雅。朱元璋便对冯国用十分器重,毕竟此时的朱元璋麾下大多都是能征善战的武将,出谋划策者极少,就连军师刘基都是到了1360年才正式投奔到朱元璋麾下。
而冯国用也确实是难得的文武双全,不仅能领兵作战,还能为朱元璋建言献策。朱元璋曾请教冯国用:应当如何平定天下?冯国用是这样回答的:金陵(集庆路,现在的南京)是虎踞龙盘之地,历朝历代很多的皇帝都将金陵作为都城,应当先将金陵占领作为根本。然而在四处征伐,并且要倡导仁义,广受天下人之心,不要着急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谋取荣华富贵。如此,天下想要平定便不难了。
冯国用的话,让朱元璋十分高兴,便将冯国用当成自己的谋士。
之后冯国用亲自率兵攻克滁州、和州、板门寨等地,立下不少战功;在大军渡江南下时,冯国用攻下太平,朱元璋十分器重冯国用,便让冯国用来统领自己的帐前亲兵,而且有什么要紧事也都会交给冯国用去做。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冯国用不仅率兵攻城掠地,而且还曾救过大将徐达的命。若无冯国用,或许便没有中山王徐达了。
然而1359年,冯国用在参与绍兴之战时突然在军中病逝,年仅36岁而已,恰好是建功立业的大好年纪。得知冯国用去世的消息,朱元璋很是伤心,亲自在鸡笼山祭奠。12年后,也就是洪武三年,朱元璋将其追封为郢国公。
虽然冯国用跟随朱元璋的时间并不长,只有6年而已,能被追封公爵,如此便可见他生前的功劳有多大,也可见冯国用的去世对于朱元璋而言损失有多大。一时间,朱元璋身边少了一位谋士。不过好在冯国用去世的次年,刘基便来到了南京城。
朱元璋也后代了冯国用的后代,冯国用的儿子凭战功一步一步做到了右军左都督的位置,冯国用的女儿则是嫁给了朱元璋的养子沐英为原配夫人,后被追封为黔宁王夫人,生下一个儿子沐春,在沐英去世后沐春承袭西平侯爵位。
被槌子砸死的开国功臣——胡大海
胡大海是泗州人,身材修长铁面,有过人的智谋。在朱元璋起兵初期,刚攻占滁州的时候,胡大海便前去拜访了朱元璋,朱元璋将其任命为先锋。在大军渡江时,胡大海因为立下战功而被授予右翼统军元帅,并且任帐前宿卫。
之后跟随大将邓愈攻占宁国,大败元将杨完者十万大军;之后又跟对邓愈、李文忠一直从昱岭关打到了建德,并且第二次大败杨完者。凭战功,一步一步被授予枢密院事。
在攻占诸暨后,胡大海又在绍兴大败张士诚的部队。
随后奉朱元璋之命,前去镇守宁越重地。
张士诚便派麾下大将吕珍前去攻打诸暨,胡大海带兵救援诸暨,吕珍势力大减不得不主动求和。可以说胡大海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几年的时间,立下了不少战功,是朱元璋麾下非常值得一提的大将。
然而朱元璋却非要杀死他的长子,这究竟是为何呢?
其实朱元璋此举也是为了长远计,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不跟百姓征粮,朱元璋便下令不准用粮食酿酒,更不能喝酒。但胡大海长子明知大帅有此令,却仗着父亲的功劳有恃无恐。此举惹怒了朱元璋,虽有人劝说朱元璋不要杀了胡大海的长子,万一手握重兵的胡大海反叛岂不坏事?但朱元璋仍旧坚持处死。
胡大海虽然伤心长子的死,但也是通情达理之人,知道是自己的儿子有错在先。
并没有对朱元璋不满,而是一如既往地忠心耿耿。
并且凭战功被授予江南行省参知政事,然而1362年,胡大海却被槌子砸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胡大海在攻下严州的时候,有三位苗将前来归顺,胡大海见他们作战勇猛便对此三人(蒋英、刘震、李福)十分喜欢,让他们留在自己的部队中。1362年二月初七,这三位苗将居然密谋作乱,将胡大海骗到了八咏楼上,在胡大海还没反应过来时便用槌子直接砸到了胡大海的头上。胡大海被砸死后,他的次子也被杀。
随后,这三位苗将便投靠了张士诚。
朱元璋得知消息,十分生气,也十分伤心自己失去了一位大将。后来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活捉了蒋英,朱元璋直接下令处死蒋英来祭奠胡大海。
朱元璋登基后,将胡大海追封为越国公,配享太庙,位居功臣榜第七位。
被囚八年不降的廖永安
在1351年左右(这一年朱元璋还在做和尚),因为江淮一带兵荒马乱,廖永安便同弟弟廖永忠一起在巢湖水寨招兵买马对抗贼寇,保护乡亲们。后来因为左君弼在庐州作乱的缘故,让廖永安兄弟二人的日子并不好过。
1355年五月,朱元璋已经攻占了和州,但是在和州待了几个月后粮草便出现了短缺。为了能够补给粮草,朱元璋便打算攻占隔江湘王的太平等地,但是没有船又如何渡江呢?
恰好此时,廖永安带着弟弟以及巢湖水军主动归降朱元璋。
一下便解决了朱元璋渡江的问题,所以廖永安兄弟二人的归顺,让朱元璋十分高兴。朱元璋便主动赶往巢湖,在返回和州的路上,朱元璋在黄墩遇到了元朝中丞,元朝的水军所使用的楼船在江中十分笨拙,反观廖永安等人在操作船只的时候十分熟练,多次大败元军,而且还在此战中俘获了十九位善于开船的人。
此举让朱元璋更加有信心渡过长江,这年六月朱元璋同廖永安同乘一艘船,并打算在采石登岸。廖永安趁着西北风迅速渡江,让岸边的元军十分恐慌,还未交战多久便被廖永安等人打败了,很快采石便被攻占。紧随其后,朱元璋又攻占了太平、芜湖等地。
而廖永安凭战功,被授予管军总管。
1356年二月,廖永安率领舟师攻占了海牙的水寨;
次月开始攻打集庆,不仅生擒了元将陈兆先,而且还得到了五十多万的军民。朱元璋得以进入集庆(南京),并且在集庆建立大元帅府。
之后廖永安又先后攻占了镇江、太沙、金坛、常州、宣州等地,并且大败张士诚。
1357年,廖永安凭战功被授予同佥江南行枢密院事。
这年十月,廖永安同常遇春一起攻打池州,水军与陆军合作,很快便攻占了池州。
1358年,廖永安攻占宜兴、无锡等地,并生擒朱元帅,凭战功被授予同知枢密院事。
然而这年十月,廖永安在同吕珍(张士诚麾下大将)交战时,不幸被俘。
张士诚爱惜廖永安的才勇,便打算劝降廖永安,但是被廖永安拒绝。恰好徐达俘虏了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张士诚便想要用廖永安换回自己的弟弟,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同意直接杀了张士德,廖永安便未回到朱元璋的身边。
虽然廖永安一直不肯归降张士诚,但张士诚并没有杀他,1364年因为廖永安多年不降张士诚,朱元璋很是感动,便将其封为楚国公。两年后廖永安在平江去世,结束了八年的囚禁生活。对于朱元璋而言,廖永安的作用非常大,若无廖永安,朱元璋想要渡江攻占太平、芜湖等地,甚至是攻占集庆,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而廖永安的功劳不仅限于此,廖永安归降朱元璋以后,弥补了朱元璋在水军方面的不足,为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只可惜他被张士诚俘获,囚禁八年而死。
被箭射死的梁国公赵德胜
赵德胜相貌魁梧,作战勇猛,只是一开始是在元军部队中效力。1353年朱元璋攻占滁州城后,赵德胜便抛弃自己的妻子,主动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将其任命为帐前先锋,之后赵德胜便跟随义军一起先后攻占了张家寨、后河诸寨等地。
其实在1354年十月,赵德胜便差点丧命,好在他命大活了下来。
若非如此,历史上便会少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
1355年,赵德胜随军攻打鸡笼山、和州、含山等地,凭战功被授予总管府先锋;这年六月跟随朱元璋一起渡江南下,跟随大军先后攻克太平、芜湖、溧阳等地,均立下不少战功。
之后赵德胜跟随大将常遇春一起大败元将蛮子海牙,并且大败陈兆先,随后便攻占了集庆。此战赵德胜的功劳最大。
1356年赵德胜跟随大将徐达一起攻占了郑州、金坛、宁国等地;
之后又跟随邓愈攻占了广德,跟随常遇春攻打常州。
跟随赵继祖攻下江阴,跟随徐达攻下常熟,并且活捉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
可以说在此之前,赵德胜几乎都是跟随出征,并没有独自领兵作战的机会。自1358年开始,赵德胜便开始独自领兵作战,并且同谢再兴等人一起活捉了陈友谅的部将孟有德等人。
1359年,赵德胜凭战功被授予怀远大将军。
从1360年到1361年,赵德胜最主要的对手便是陈友谅,在对战陈友谅的过程中,多次立下战功,并且攻克不少城池。
1362年,赵德胜在先后攻克瑞昌、安庆等七地后,随军前去收复南昌,此战中赵德胜伤了肩膀,被朱元璋授予江南行政枢密院事。并且同朱元璋的侄儿朱文正一起,镇守南昌。
1363年,陈友谅率领大军保卫南昌城,赵德胜率兵逆战,并且射杀了陈友谅的部将,致使陈友谅的部队士气大降。然而次日赵德胜在指挥作战时,被箭射中腰部,赵德胜直接将箭拔出,心有不甘地说道:我自壮年从军,多次被流箭、炮石击中,都没有这次严重,大丈夫死了也不可惜,只是没有亲自扫平中原啊!
说完,赵德胜便去世了,带着自己满腹的遗憾闭上了眼睛。
朱元璋得知后,很是伤心惋惜,将其追封为梁国公。
鄱阳湖之战中最大的功臣——豫国公俞通海
俞通海父子二人其实是跟廖永安、赵普胜等人一起在巢湖水寨安营扎寨,拥有一千多艘船来自保。只是因为左君弼在庐州作乱,多次为难巢湖水军,而让俞通海等人的处境十分艰难。
1355年在朱元璋攻占和州后,廖永安兄弟二人、俞通海父子二人归降朱元璋,朱元璋亲自前往巢湖招抚。在回和州的路上,廖永安、俞通海等人便同元朝水军对战了一番,被朱元璋授予千户,并且率兵渡江,攻占采石、太平等地。
1356年二月,俞通海同廖永安等人率兵对战元将蛮子海牙与陈兆先,大获全胜,并且乘胜追击攻占了集庆。之后俞通海又跟随汤和一起攻占镇江,凭战功被授予秦淮翼元帅。这年四月俞通海率兵攻占丹阳、金坛等地。
1357年在俞通海攻占常州后,被朱元璋授予行枢密院判官,紧接着便跟随朱元璋一起攻打宁国。在攻打太湖的时候,张士诚麾下大将吕珍率领大军火速赶来,面对大军压境诸将都建议撤退,但俞通海坚决不退,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以至于被箭矢所生不能再继续作战,便让一位士兵穿上他的铠甲继续作战,这让元军误以为俞通海仍旧在继续督战,便渐渐退去。
1359年,俞通海率兵攻打枞阳水寨,收缴赵普胜的舟船,并收复了池州,凭战功被授予佥枢密院事。次年俞通海协助诸将一起击退陈友谅在龙湾的进攻,擒获陈友谅麾下七帅,此战若论战功俞通海第二。
1361年,俞通海跟随朱元璋一起攻打陈友谅;
1362年,俞通海跟随徐达一起收复南昌。
1363年朱元璋同陈友谅在康郎山相遇,朱元璋的船小,力战陈友谅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好在俞通海放火烧了陈友谅的二十多条船,才稍稍稳定了局面。后来朱元璋所乘坐的船搁浅,常遇春赶紧发箭保护朱元璋,俞通海也赶来支援吗,朱元璋才得以逃脱。
次日俞通海同廖永忠等人烧毁了陈友谅数百条战船,又过两天,俞通海又故技重施,大败陈友谅。并且建议朱元璋率军出湖,朱元璋听从了俞通海的建议,而陈友谅不敢出,一个月后陈友谅粮绝只能率兵突围,死在了乱军之中。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之所以能取胜,俞通海的功劳最大。
单凭这一战的功劳,俞通海便可以封侯。
而在之后的战役中,俞通海的表现更是让朱元璋满意:
1364年,随军平定武昌,后大败张士诚,生擒张士诚的两位部将。
1365年,跟随大将徐达攻打安丰;
1366年随军攻打湖州,两个月后率兵进入太仓,因为秋毫不犯,得到百姓们的支持。伪元帅陈仁寿原本率领一百多舟逃走,但是听到俞通海的威名后便主动归降。
1367年,在率军进入桃花坞后,身中流箭,因为伤势过重不得不回到金陵养伤。
朱元璋还亲自前往府邸看望俞通海,此时的俞通海因为伤势过重已经不能说话,朱元璋看着俞通海伤心的哭了,次日俞通海病逝。
朱元璋将其追封为豫国公,并亲自率领百官前去祭奠。
其他
除了以上五位战功赫赫的功臣外,还有:
被追封为蔡国公的张德胜,张德胜也是出身巢湖水军,1355年跟随廖永安等人一起归降朱元璋,之后参与了对战陈友谅的战役。1359年张德胜三战三捷,立下了生平最大的功劳。1360年在追击败军到采石的时候,不幸战死。三年后,朱元璋将其追封为蔡国公。
被追封为济国公的丁德兴,丁德兴在1352年便投靠了朱元璋,投靠时间还是很早的,多次立下战功。1355年随军渡江,1357年攻克宜兴。之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与张士诚的战役,但是在围困平江的时候病逝了。洪武元年,朱元璋将其追封为济国公。
参考资料:
《明史》
《明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