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亿元特别国债正式发行, 货币政策或有配套支持

城市经济2024-05-20 11:36:27  147

文/肖松

5月17日,备受关注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式开闸发行!根据安排,财政部将于今天公开招标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30年期),首期规模400亿元,票面利率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招标完成后,本期国债自2024年5月20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付息日为每年5月20日(节假日顺延,下同)和11月20日,2054年5月2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分析人士预计,配合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地,货币政策将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降准、加量续作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在公开市场购买国债等都在工具箱内。未来,财政和货币金融工具有望进一步发挥出“1+1>2”的效果。

巨额发行对市场资金面冲击有限

按照发行计划,今年5月-11月将完成1万亿特别国债的发行。万亿特别国债发行将对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多数市场分析师认为,此次特别国债发行市场已有充分预期,并且此次发行节奏拉长,减少了对市场的集中冲击。

按照财政部公布的发行安排,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在今年5-11月份发行,共发行22次,平均每次发行规模约455亿,其中30年期今年内发行12次,20年期今年内发行7次,50年期发行3次。

整体而言,大部分分析师认为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对债市冲击不大。“此前重要会议多次提及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市场对此已有充分的预期,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对市场冲击不大。”某券商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对笔者表示。

“我们以平均每次455亿来进行估算,5-11月单月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处于900-1800亿左右;此外,从绝对规模来看,政府债(国债净融资+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预计将于5月、8月、11月放量,单月合计发行规模或超万亿,而从同比增量来看,5月、7月或较高,预计分别同比多增0.78万亿、0.66万亿。”长江证券研报分析认为,此次特别国债平滑发行、节奏拉长,减弱了对流动性的集中冲击,相应地,央行降准配合的必要性也随之下降,转向MLF超额续作的概率反而加大。但考虑到部分月份的政府债供给规模或超万亿,也不排除央行降准或在二级市场上直接购买的可能性。

早在财政部网站5月13日披露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后,当日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5月14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银河证券研报认为,主因一是发行计划显示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后续供给节奏较市场预期更缓,供给压力有限;二是周末公布的金融数据大幅不及预期,信贷需求修复较弱反映基本面缓步修复的底层逻辑未有反转,资产荒逻辑将继续演绎。

当前的资产荒背景也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提供更有利的环境,“今年30年期限、50年期等超长期国债利率不是下降了很多嘛,所以可能趁这个时候尽量发长期的(国债)。同时也可以调控一下,缓解一下资产荒压力,别让债市利差收这么窄。”上述分析师认为。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靠前形成合力

未来,货币政策将如何配合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落地?民生银行(3.900, 0.00, 0.00%)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根据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分散式发行计划,短期内央行实施降准配合的概率降低。同时,考虑到央行对资金空转和长端国债利率的关注,预计将更多通过MLF加量续作、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等,平抑资金面波动。

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面临经济恢复中的困难挑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协同配合,增强取向一致性,注重发挥出了政策合力。

“2023年第四季度,我们配合财政增发了1万亿元国债,绝大部分会在2024年使用,形成投资和实物工作量。”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曾这样介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一次配合。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以财政支出为例,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预算的24.5%,高于近三年的平均水平。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表示,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快预算下达和增发国债资金使用,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为强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效应,助力经济企稳回升,货币政策前置发力,多项措施超出预期——降准0.5个百分点、结构性“降息”,引导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历史性下行0.25个百分点,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如何发挥出财政货币政策“1+1>2”的效果?5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提出,要统筹用好常规和超常规的各项政策,加强财政和货币金融工具协同配合。

就如何在政策协调上形成合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此前表示,当前政府债券发行成本低,居民持有政府债券比例较低,购买政府债券还有提升的空间。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障政府债券大规模集中发行、支持投资项目建设方面有充分条件。

不久前,财政部明确,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这项储备工具,被市场人士视作未来财政货币政策协同配合的又一抓手。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升,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有望进一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更好配合财政政策实施,促进宏观政策有效传导。

银行建议个人购买“最好持有到期”

此次于5月17日上午10:35至11:35发行的30年期特别国债将进行竞争性招标,招标结束至2024年5月20日将进行分销,5月22日起上市交易。经笔者多方了解,部分银行明确表示此次30年期特别国债将在5月20日开放购买。

此次发行的30年期特别国债发行利率尚未确定。有分析师告诉笔者,超长期国债利率通常在对应期限国债二级市场利率基础上加10-15个基点。5月16日,30年期特别国债收益率2.55%,若参考该收益率预计30年期特别国债发行利率可能在2.65%-2.7%。发行方式上,有别于普通国债以市场化公开发行为主,特别国债分为定向发行和市场化公开发行两种。若定向发行则普通投资者不能参与,市场化公开发行则普通投资者可参与。

从公开信息来看,5月17日开始发行的30年期首期特别国债公开发行的可能性较大,国债类别可能为记账式国债。

笔者咨询了多家银行,部分银行客户经理称,此次发行的30年期特别国债可在5月20日通过银行购买,“已跟总行确认,5月20号上午10点会开放购买。”招行一位客户经理称。也有的银行客户经理表示尚未接到通知,建议关注银行网站和公众号公告。

不过对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购买30年期特别国债后若不能坚持持有到期,可能面临利率风险。

一位银行人士向笔者展示了其行内测算数据,30年债券,假设久期为20年,收益率变化对债券估值影响如下:1.假设收益率上行约1个基点(BP),债券估值下跌约0.2元,此时卖出,债券卖出价为99.8元,亏损0.2元。2.收益率上行约5个基点(bp),债券估值下跌约1元,此时卖出,债券卖出价为99元,亏损1元。

银行客户经理建议,对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若参与投资,最好能坚定持有到期,否则不建议认购或买入。

今年以来,国债产品深受投资者热捧。前期发行的储蓄国债,不少银行网点都出现了“一债难求”情况。业内人士认为,在银行存款利率下行、长期限大额存单“隐退”下,超长期特别国债也一定会得到市场的青睐。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5787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