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货币及支付系统的若干构想

chinamoney2024-05-17 10:38:00  126

内容提要

随着数字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行货币和支付系统逐渐暴露出跨境支付效率低、支付市场分割等弊病,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目前,对未来货币和支付系统有三种主流观点:私人部门的基于加密货币的模式、央行的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模式以及国际清算银行的“统一分类账”模式。笔者认为,完全由私人部门构建的货币和支付系统不可行,央行数字货币网络可应对数字经济相关挑战,“统一分类账”也是一种可能。

一、现行货币和支付系统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货币和支付系统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演化。货币是商品经济的核心组成要素,在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支付系统是支持货币交易的一套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随着经济发展和交易需要,货币形态经历了从商品货币、商品支持货币(commodity-backed money)到法定货币的演变,支付系统也相应升级,以提高交易效率并降低交易成本。

在现行货币和支付系统下,货币供给方包括中央银行和金融中介,其中央行发行公共货币(public money),包括纸币和央行准备金,并为金融中介提供支付清算服务;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通过贷款、投资等金融活动创造更多货币(private money),包括活期存款等狭义货币,以及定期存款、短期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广义货币,并为公众提供支付结算服务。货币需求方为公众,从金融中介获得货币后,开展消费、储蓄、投资等活动。

互联网等技术为货币和支付系统带来巨大变革。支付系统电子化程度提高带动了法定货币形态逐渐从实物货币(physical money)演化为电子货币(e-money)。电子货币进一步提升了支付便利度,但其本身只是公共或私人货币的一种数字记账方式,没有改变法定货币的性质以及央行-商业银行这种双层结构。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现行货币和支付系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跨境支付效率低、成本高。当前跨境支付主要采用“SWIFT报文+银行资金清算”的模式,过程中涉及多个中介机构,存在耗时长、效率低、成本高、透明度差等问题。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滥用SWIFT进行金融制裁,对国际贸易秩序和公平性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当前对改革现行跨境支付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二是支付市场分割降低结算效率。国际清算银行(BIS)指出,现行货币体系下,各种类型的电子货币被存放在相互独立的专有数据库中,交易时需要通过第三方系统进行信息传输,并单独对账,才能完成最终结算。上述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性较高和激励不相容等问题,给交易结算带来了较高的摩擦成本。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货币和支付系统进行升级,以更好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需要。

二、对未来货币和支付系统的几种构想

目前,对未来货币和支付系统有三种代表性观点:私人部门的基于加密货币的模式、央行的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模式以及BIS的“统一分类账”模式。

(一)私人部门:基于加密货币的体系

私人部门关于未来货币和支付系统的畅想源于“代币化”(tokenized)技术。代币化技术是指利用分布式账簿技术(DLT)、密码学等新兴技术创造加密货币(cryptocurency),或将实物货币转化为加密货币,并在基于DLT技术构建的支付系统上进行存取和交易的过程。加密货币与当前的电子化货币存在质区别。电子货币只是实物货币在虚拟空间内的一个符号,本身并无价值。加密货币本身包含所有权、价值等信息,可实现支付即结算,有助于提高交易效率并降低成本。基于上述理念,私人机构对未来货币衍生出两类构想:无抵押加密货币(例如比特币、以太坊)和稳定币(例如泰达币、贝宝稳定币)。

无抵押加密货币寻求利用去中心化技术完全颠覆现有的货币和支付系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货币发行的去中心化。无抵押加密货币的发行不再由央行或某一家机构决定,而是根据计算机程序预设。二是支付结算的去中心化。现行货币和支付系统下,交易往往依赖银行或中介机构进行;加密货币的支付系统利用DLT技术构建,使得用户可以点对点进行交易,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三是记账方式的去中心化。与当前依赖央行或金融中介集中记账不同,无抵押加密货币由所有用户共同记账,使交易更加安全、透明。

稳定币是对无抵押加密货币的改进。与无抵押加密货币相比,稳定币有如下改进。一是价值更稳定,稳定币与主权货币或黄金等实物资产按固定比例兑换,本质上类似于过去的商品支持货币,因此其内在价值更稳定。二是治理架构更完善,稳定币体系并非完全的去中心化,而是由大型科技公司负责稳定币的发行、运营和维护,因此其本质上仍具备中心化特征,只是在稳定币和支付系统的架构上采用了去中心化的技术。

近年来,摩根大通、维萨(VISA)、SWIFT、贝宝(Paypal)等金融机构或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尝试将上述构想变为现实。这些机构或通过创造加密货币(如贝宝稳定币),或将存款代币化(主要是商业银行),并在基于DLT技术的支付平台上开展交易,完成了货币发行-流通的循环。鉴于这些机构的支付网络已遍布全球,借助网络效应,其有可能以较低成本将自身的数字货币和支付系统推广至全球,成为改善跨境支付的一种可能解决方案。

然而,基于加密货币的模式存在很多固有缺陷。一是稳定性较差。纵观货币史,由私人机构主导的货币发行难以获得成功。

二是价值尺度职能不完善。加密货币支持者仅强调其作为交易媒介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职能,但忽视了其是否具备价值尺度的作用。从现实经验看,无抵押加密货币内在价值极其不稳定,例如比特币自2009年问世以来经历了四轮暴涨暴跌。稳定币尽管名义上与主权货币与实物资产挂钩,试图提高币值稳定性,但若托管机构对稳定币底层资产的管理不善,导致无法满足用户赎回需求,稳定币价值也可能崩溃。例如,全球规模最大的稳定币泰达币(与美元1:1兑换)就曾因底层资产被托管方挪用无法足额兑换,导致其兑美元比率一度跌破1。

三是忽视了央行及货币政策的作用。比特币支持者认为,由于比特币总量恒定为2100万枚,因此永远不会引发通胀,这种主张本质上是货币主义学派思想的体现,即央行相机抉择地调整货币供应量可能会带来通胀并加剧经济波动。但事实上,莫迪利亚尼等经济学家已经论证了当经济遭遇冲击后,相比“无为而治”,央行实施恰当的货币政策能以更低的代价平抑经济波动。

四是难以兼顾效率和安全。合格的货币体系要求兼顾效率和安全,但去中心化的货币体系存在“三元悖论”,即不能同时实现去中心化、安全性和效率三个目标。例如,若要追求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则要求节点数量越多越好,但由于交易达成需要所有节点共同验证,因此这类体系注定了无法处理大量交易。

(二)中央银行: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模式

央行数字货币是指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与私人加密货币类似,央行数字货币也具备支付即结算、点对点传输等功能,理论上可以达到与去中心化体系类似的支付效率。同时,央行数字货币体系保留了央行在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制定等方面的核心作用,有助于维护货币和支付系统的稳定。

理论上,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模式有单层和双层两种架构。单层架构是指央行直接面向公众发行央行数字货币,这可能引发“狭义银行”、金融体系去中介化、央行职能过度扩张、改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问题,因此各央行普遍认为这种架构的可操作性较差。双层架构是指央行面向中介机构发行或回收央行数字货币,中介机构面向公众提供央行数字货币的兑出兑回、支付结算等服务,对央行职能、金融市场结构的影响较小,因此为多数央行所接受。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欧央行、日本央行等主要央行都表示将采用双层架构。

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为现行货币和支付系统带来变革。随着对央行数字货币认识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央行意识到,央行数字货币在大宗交易、跨境支付等批发领域的应用潜力更广,并将央行数字货币定位拓展至M1/M2。因此,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带来货币和支付系统的全面革新:央行数字货币位于货币体系的核心,发挥维护货币信用、币值稳定等最基础的作用,各类金融机构可提供支付等金融服务,并开展资产代币化等创新,以促进竞争并提高市场效率。支付系统方面,以央行数字货币支付系统为支付基础设施,现有的大额实时支付系统(RTGS)、快速支付系统(FPS)等批发或零售支付系统都可以通过开放程序接口(API)等接入央行数字货币支付系统。

央行数字货币的附加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护市场完整性。当前,各国的移动支付普遍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移动支付服务由少数几家大型科技公司提供,这些大型科技公司为争夺市场份额建立起支付壁垒,导致各种支付工具间的互通性较差,不仅给公众带来诸多不便,也增加了政府的监管成本。这是因为,货币和支付系统本身具有较强的公共品属性,由私人部门提供必然会导致“公地悲剧”。央行数字货币可以打破支付市场分割,维护市场完整性。一方面,在该模式下,数字货币由央行发行,可以通过相关法律强制要求任何机构都不能拒收央行数字货币。另一方面,央行数字货币的支付结算系统由央行搭建并运营,银行或支付机构主要是在第二层提供支付服务,这有助于在消除支付排他性的同时促进支付服务的创新。

二是可通过智能合约提供更丰富的功能。智能合约是指以计算机代码记录合同当事人承诺履行的义务,并在约定条件下由代码实现强制履行。央行数字货币具备可编程性,为引入智能合约提供了可能。数字人民币在智能合约方面的发展较为领先,已在贸易融资、政府补贴等场景下开展试点。贸易融资方面,智能合约可以降低贷款风险,帮助更多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促进普惠金融。例如,贷款人可以通过在借款人的数字人民币钱包设置智能合约并规定资金用途,降低道德风险;或设置借款条件,当借款人达到约定条件后才能获得资金。政府补贴方面,地方政府可参与智能合约的设计,为满足条件的特定人群自动进行退税、发放医保资金或贫困补助等。

三是提高跨境支付效率,这可能是央行数字货币最具潜力和价值的应用领域。央行数字货币可从多个方面改善跨境支付:其一,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同步交收。与加密货币类似,央行数字货币本身包含交易相关信息,可以在传递交易的同时完成资金结算,解决现行跨境支付系统信息流和资金流异步传输的问题。其二,减少中间环节。如前所述,央行数字货币的支付系统可由DLT技术搭建,允许货币持有人直接进行交易,无需依赖中介机构,极大提升跨境支付的速度并降低成本。

目前,关于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测试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最具代表性的是BIS创新中心的相关项目。其中,进展最快的是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mBridge)。该项目由BIS创新中心香港分中心牵头,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管局、泰国央行和阿联酋央行作为主要参与方共同合作,旨在构建多边平台(可以将这个平台理解为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系统),支持各经济体的央行和私人机构接入该平台,利用央行数字货币进行汇兑、跨境支付结算等操作。该项目已经验证了央行数字货币可将跨境交易耗时从几周缩短到几乎实时,且交易成本减半。目前,该项目进入最小可行性产品(MVP)阶段,理论上完成后即可正式投产上线。与此同时,BIS创新中心新加坡创新中心的Dunbar项目、瑞士分中心的Jura项目等也在开展类似研究。

综上所述,相比加密货币,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模式可以在不改变现行货币和支付系统基本架构的同时,充分发挥加密技术、DLT、共识机制等新兴技术的好处,大幅改善支付效率和功能,因而是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平台也可能取代现行的“SWIFT报文+银行资金结算”的跨境支付模式,成为未来跨境支付的主流系统。

(三)BIS:“统一分类账” 模式

统一分类账(Unified Ledger)的概念由BIS提出,旨在建立一个代币化货币和资产的交易平台。在该平台上,一切货币、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都以代币化的形式存在,因此所有支付结算和金融资产交易活动都能充分享受到DLT等新兴技术带来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以证券结算为例,在传统金融体系中,证券结算流程涉及经纪人、托管人、中央证券存管机构等多个主体,需经过信息传递指令、资金转账和对账等多道手续;统一分类账构建的代币化资产+可信数字货币+智能合约的体系,可以实现价值与所有权的同时转移,省略上述中间环节,大幅缩短结算时间并降低交易成本。

“统一分类账”模式更像是前两类构想的结合,即以央行数字货币为基础,各类私人数字货币和代币化资产有机共存。统一分类账具备以下几点特征:一是全球性。BIS的统一分类账平台并非局限于某国内部,所有发行了央行数字货币的经济体都可以进入该平台进行交易,这不仅能够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更有可能重塑国际货币体系。

二是标准性。当前,不论央行还是私人机构在研发数字货币或代币化资产时都是各自为政,并无统一标准。未来,即便这些项目研发成功并投入运作,各机构为了争夺用户和市场份额,也可能人为建立数据或技术壁垒,导致各类数字货币/资产间的互通性较差,最终导致这些项目成为一个个画地为牢的“孤岛”。BIS希望借助统一分类账制定数字货币/资产的通用国际标准,以解决“孤岛”问题。

三是多元性。统一分类账并未将支付媒介限定为央行数字货币,也包括稳定币、代币化存款等私人机构发行的货币。BIS认为,在统一分类账平台上,最终结算必须由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完成,以确保货币单一性和结算最终性;但在面向公众的支付端,也应该允许私人货币的存在,以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促进竞争和创新。

纽联储旗下纽约创新中心的“受监管负债网络”(Regulated Liability Network,RLN)项目可以看成是“统一分类账”的一项实践。该项目的主要参与方为美、英、欧、日、瑞士、巴西六国的商业银行以及SWIFT、FedNow等金融基础设施,技术方面由亚马逊、区块链公司Digital Asset、R3等提供支持。RLN允许各家银行发行的代币化存款相互交易,银行间的结算通过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进行,目前,RLN项目已完成概念验证(PoC),成功模拟了美国国内银行间支付和跨境支付的场景。

三、初步分析及政策建议

综合私人部门、央行和国际组织观点,笔者认为,未来货币和支付系统可能采取以下架构。国内层面,可能存在两条路径:一种是以央行数字货币为核心(中国、欧元区可能选择此路径),该路径下央行数字货币在零售端和批发端均发挥作用,私人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提供支付服务或代币化资产。另一种是以由央行货币作为支持的私人加密货币为核心(美国可能选择此路径),该路径下央行货币主要应用于批发端,零售端以代币化存款或稳定币等为主。这两种路径的共性在于均维护了央行在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维护货币主权、币值稳定和支付系统稳健,区别在于私人部门的参与度。第二条路径下,私人部门具备一定的货币发行权,尽管这可以减轻央行开展相关创新的负担,但也会带来额外风险。国际层面,可能出现取代现行“SWIFT报文+银行资金清算”的跨境支付平台,这一平台既有可能是由BIS等国际组织运营的统一分类账,也有可能是多家央行共建共治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平台(例如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完成最小可行性验证后将独立运营并进一步扩展),但核心理念都是实现实时、无缝、低成本的跨境支付。

为顺应未来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当前可做好如下基础工作。一是推动数字人民币更好发展。央行数字货币是构建未来货币和支付系统的核心,也是参与国际货币和支付合作的有力抓手。当前,数字人民币在零售领域的试点虽较为领先,但从货币和支付系统的发展趋势看,未来可能需要更加注重数字人民币在批发领域的布局,这样才能在跨境支付结算等场景下得到更多应用。目前,欧央行、日本央行和韩国央行等已加快了央行数字货币的立法及研究进度,其与数字人民币间的差距或将缩小。

二是重视DLT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加强资产代币化的研究实践。禁止加密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十分必要,但禁止加密货币不代表屏蔽相关技术,事实上,DLT、加密算法、共识机制等技术确有潜力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因此应当允许甚至鼓励合格金融机构在受监管的情况下,研究将股票、债券、房地产进行代币化并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交易的可行性,将其作为数字人民币在金融领域的试点场景之一,避免与国际金融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脱节。

三是在确保我国金融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我国应积极思考货币桥的未来定位,研究该模式相比“统一分类账”是否存在突出优势。此外,我国可研究是否参与BIS创新中心数字货币项目。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3161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