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读中国|“光耀江淮”, 追寻群舒古国的足迹

澎湃新闻2024-05-17 07:35:53  131

群舒古国,早已湮没历史烟云里的周时偃姓诸国,在今安徽六安、舒城一带,传说为皋陶的后裔。后被楚所灭,融入吴楚。

澎湃新闻获悉,“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融汇四方光耀江淮——群舒文化展”(5月18日-8月18日)将在安徽博物院开展。群舒文化承袭中原文化传统,根植江淮地域文化,形成了最具安徽地域特色的青铜文化。此次展览集聚全国22家博物馆170余件青铜器、陶器、玉器、以及原始瓷器,全方位展示群舒文化独特魅力,追寻群舒古国的足迹。

展览现场

群舒,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偃姓皋陶后裔在江淮一代建立的小诸侯国联盟,有舒、舒庸、舒鲍、舒龙、舒鸠等。群舒文化,从孕育产生到发展繁荣,不断与中原王朝、吴楚等各方文化交流融合,构成了江淮地区多元的文化内涵。

兽面纹铜觥,商

山西晋中旌介商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将通过170余件文物精品,将群舒文化的源起、发展、流向进行系统梳理,展品涉及山东、浙江、湖北、河南等全国多省市,以群舒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向观众展现两周时期东夷与淮夷、群舒与吴楚等各诸侯国之间的历史风云变幻,群舒文化多元面貌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特征。

兽首铜鼎,春秋

舒城五里出土,安徽博物院藏

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爱冰在其著作《群舒文化研究》中介绍,西周时期的群舒虽偶见于文献记载,但是“淮夷”和“南淮夷”却屡见诸文献和青铜器铭文。淮夷与南淮夷当为生活在淮水两岸之人,淮夷、南淮夷与群舒生存于同一地理空间,因此,西周时期的群舒或被周人泛称为淮夷、南夷、南淮夷。

黄夫人曲柄铜盉,春秋

河南信阳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群舒的历史主要见于春秋。群舒有舒、舒鸠、舒庸、舒龚、舒龙、舒蓼、舒鲍、英、六、蓼、宗、桐、巢等国,群舒又被称为众舒。由于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但又均为小方国,国力弱,群舒也成为大国争霸的焦点。

《左传》宣公八年:“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群舒皆亡于春秋,除巢之外,基本上都被楚国所灭。

兽首铜鼎,春秋

寿县肖严湖出土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寿县博物馆)藏

由于历史文献对群舒的记载语焉不详,群舒历史与文化的研究要有新的突破,确需仰赖地下考古材料的出土。张爱冰介绍,自1934年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寿县进行考古调查以来,江淮地区的商周考古已走过八十多年的历程。又自1959年安徽舒城凤凰嘴墓葬出土铜器以来,一种有着明显地域特征的器物组合,如牺首鼎、铉鼎、曲柄盉、折肩鬲、环耳缶等在江淮地区多次被发现,根据地望和年代,考古与历史学界基本认定其为周代群舒文化之遗存。

铜编钟,春秋

江苏邳州九女墩3号墓出土

邳州市博物馆藏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考古新材料的不断发现,群舒文化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近年来,霍邱堰台、霍山戴家院、铜陵师姑墩、繁昌板子矶、蚌埠双墩、凤阳卞庄、南陵龙头山等重要遗址和墓葬考古材料已经发表,舒城、庐江、枞阳、无为等地又有不少新出铜器资料陆续公布,这就为群舒文化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使群舒文化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契机。

小口铜鼎(局部),战国

浙江绍兴306号墓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群舒文化有着自身的文化来源和族源,有着独立的发展历程。他们既与中原王朝有着长期的交流与互动,又受到周边齐、鲁、吴、越、楚等文化的影响和覆盖,这就构成了江淮文明的多元内涵,孕育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群舒文化研究不仅可以弥补以往江淮青铜时代考古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而且对于拓展夏商周考古学文化分期分区研究的领域,皆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8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2842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