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一名“90后”博士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成为“世界唯一一位90后院士”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洋院士”的含金量遭受质疑,有网友爆料该头衔含金量不高,花40万元就能买到。
一时之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井喷”“头衔价值几何”,成为热议话题。欧洲自然科学院也被贴上“野鸡学院”的标签,更被指“付费参评”。
“洋院士”们正紧急撤掉头衔
相关信息引发舆论关注后,5月7日至8日,有媒体查询发现,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上此前被指“超三分之一疑似中国人”的“院士电子百科全书”页面一度消失不见;5月9日,该页面再度出现,但名单中部分疑似中国人的人名不见了。5月15日,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上的“院士电子百科全书”栏已不再显示。
据媒体估计,2022年5月到2024年4月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数量增长300%。其中中国教授学者扎堆,仅2024年开年至今,已有30名中国人获评院士,数量不少。而且该院院士名单中,既有只字未提学术成就的企业老总,也有初出茅庐的“90后”小伙,都与公众心目中的院士形象反差不小,难免让人生疑。
“洋院士”突然被曝“注水”,拥有这一头衔的专家学者及其所在机构也陷入了争议之中,其中就包括头顶多个“洋院士”帽子的海南医学院研究员张爱华。据海南医学院官网显示,张爱华不仅是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还当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远东分院院长,被欧洲自然科学院董事会和科学理事会授予“友谊勋章”;另外他还当选为欧洲健康科学院院士、2024年欧洲科学与艺术院的新晋院士、欧洲医学科学院院士等等。
截至目前,海南医学院官网以上这些报道均已被删除,就连“张爱华研究员入选2023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张爱华研究员连续四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药学领域)”的报道也无法显示。
取名“科学院”实则“俱乐部”
那么欧洲自然科学院究竟是“野鸡学院”吗?
据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评选,只需满足5篇以上专著或3个以上国家级专利、有省级科学进步奖、取得博士学位等条件,门槛似乎不算高。对此,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负责人吴继华回应,欧洲自然科学院更像是个“真正的科学家俱乐部”,只要科研成果真实、独立,且对科学发展有重要贡献,就有资格申请。
▲(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截图)
其实,不仅是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近年来,还有一些海外院士遭受争议。
2023年12月,针对某高校“90后”教授当选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有网友评论“含金量低”。今年2月,有B站up主质疑某几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没有过硬的研究成果,在网上引发热议。
此外,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关于如何评选外籍院士的帖子。在这些帖子中,除了欧洲自然科学院,在列的机构还有俄罗斯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乌克兰国家工程院等。其中,很多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近年来不断扩大其院士队伍。有学者一人便拥有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三个头衔。
“洋院士”为何有市场?
熟悉《围城》的读者想必对小说中的一个情节印象深刻。主角方鸿渐留学之时荒废学业,最后买了个“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向家人交差。从此,“克莱登大学”成了花钱获得的假文凭、假头衔的代称。那么“克莱登”式院士为何有市场?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类似组织机构按相关国家的制度的确存在,只是不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这样有公权力做信用背书。而中外的制度、文化差异给了太多人钻空子的机会。
▲资料图为毕业生手拿文凭。(图片来自包图网)
一位高校学者曾表示,很多国外院士确实是很高的荣誉,具有很高的含金量,但国外同时也存在很多民间机构,甚至山寨机构,院士的头衔可以花钱购买,对此需要理性看待和辨别。
该学者认为,“洋院士”之所以在国内有市场,是因为院士的头衔不只是学术荣誉,还跟利益挂钩,能够参与资源分配,“利益太大了,就会导致有人愿意花费资源去谋求,有人也会愿意被资源收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国内社会对院士头衔有一种超越学术的追求。由于需求远远高于供给,导致了许多人“买院士”。在这一土壤环境下,建立规范专业的评价机制,减少学术荣誉的功利性,是消除“洋院士”井喷现象的基础。(完)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2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