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80多年前的南京! 30张绝版老照片, 值得你收藏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2024-05-16 20:39:56  103

这是一组罕见的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的南京。80多年前的真实场景,每一张都带着浓郁的胶片感和时代色彩。有些照片连老南京人也未必见过。

这些照片,是日军占领南京后拍摄的,内容包含了当时南京的城市和建筑风貌。史海浩瀚,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这座残破的城门,是中山门。城楼被完全炸毁,城门也被日军的炮弹炸塌。中间一个门洞里还堆砌着很多杂物,禁止通行。看到这张照片,你就能感受到当年南京保卫战的惨烈程度。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中唯一没有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

30年代,南京城墙和城墙外面的景象。高大的墙体一眼望不到尽头。南京城墙,始建于1366年,是明太祖朱元璋主持修建的重要国家工程。

南京城墙规模宏大,修建就花了20多年。其先进的防御设施和建造技术,使得该城墙成为世界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砖石构造城墙。

这条繁华的街道,是当时的南京中山路。中山路,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而建。当时,还把朝阳门改名为“中山门”。

30年代的中山路,街道宽阔笔直,两侧高楼林立,沿街商铺都在开门营业。街道上有骑自行车的,有拉黄包车的,路边停着一些汽车。可见,当时的中山路,已经相当得繁华。

这张照片,拍摄于南京中华门前。历史上的南京城,共有13座城门:朝阳门、聚宝门、通济门、正阳门、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太平门、神策门、金川门、钟阜门。

中华门,即南京城墙的正南门——聚宝门,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昔日的中华门前,护城河边停泊着一些小船。城墙上有修复过的痕迹,城门口有日军站岗。

站在中华门附近的城墙上,远眺南京城外的景象。道路两旁分布着很多民居建筑,一眼望不到尽头。

中华门是在南唐都城南门故址上重建的,四道拱门贯通三道瓮城。中华门还设有24座藏兵洞,可藏兵三千人。

这座残破的门,即南京光华门。光华门,又名正阳门。在整个南京保卫战期间,光华门是战斗最为激烈、日军伤亡最大的地方。

光华门之战,中国军队歼灭日军500余人,让日军第九师团付出了沉重代价。照片中,城楼被炸毁,城门洞也被炸塌,可见当时战斗的惨烈程度。

这是30年代南京通济门附近的景象。城楼高耸,城墙雄伟壮观,城门外民居建筑鳞次栉比。

通济门,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由原集庆路旧东门截城壕增建。1960年前后,通济门被拆除。

这是南京的护城河,一些小船正从水面上划过。历史上的南京,有高大坚固的城墙、宽阔通达的护城河。南京护城河由三部分组成:玄武湖、城北的金川河和城西的秦淮河。护城河是南京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30年代秦淮河附近夫子庙景象。河水清澈,水平如镜。夫子庙殿宇众多,人潮涌动。

夫子庙,又名孔庙、文庙。是供奉祭祀孔子的地方。南京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中国著名的四大闹市区之一。

30年代,南京鼓楼景象。鼓楼始建于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后世历经数次毁建。鼓楼和西侧的钟楼,历来都是南京的地标性建筑。

过去的鼓楼,是南京的报时中心。照片中的鼓楼,高大雄伟,四周绿树环翠。民国十二年(1923年),以鼓楼为中心,四周辟为鼓楼公园。南京鼓楼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建筑,是当时南京的古鸡鸣寺山门。该寺位于鸡笼山上,始建于南朝梁大通元年(527年)。山门上方牌额“敕建古鸡鸣寺”几个大字十分醒目,两侧有一副楹联:“大千世界,不二法门。”寓意深刻。

鸡鸣寺幽静古朴,四周山清水秀、风景绮丽。"鸡鸣春晓"为金陵四十新景之一。可惜的是,50年代,鸡鸣寺遭到严重破坏。1979年,南京重建鸡鸣寺。

这是30年代南京下关码头附近的景象。下关江面建设码头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至东晋在老虎山一带建立的军用码头白石步。民国十七年(1928年),码头竣工,并被定名为津浦铁路首都码头。

30年代,南京中山东路景象,远处的紫金山清晰可见。街道宽阔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如今的中山东路,是一条长5公里,宽40米的交通干道。西起新街口广场,东至中山门,与西面的汉中路构成南京市的东西方向主轴线。

远眺南京紫金山。紫金山,又名钟山,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山上名胜古迹、人文景点众多,风光旖旎,有"金陵毓秀"、"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之美誉。

30年代,位于孔庙里的问礼亭(现已不存)。1931年戴季陶到洛阳视学时,偶然发现“孔子问礼”石碑,他如获至宝,将石碑运回南京后修建了“问礼亭”。并于碑阴题字曰:“礼以节众,乐以和众,建国育民始于是,复兴文化在于是。”

这是南京著名景点玄武湖。玄武湖位于钟山西面,又名秣陵湖、昆明湖、后湖等。玄武湖水域辽阔,湖上有五个小洲,有桥相连风光旖旎。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皇家湖泊园林,也是当代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

两只精巧的画舫,停靠在南京玄武湖边,却见不到一个游人。照片中的玄武湖,湖水清澈,荷叶连天,风光秀丽。在这样的美景中泛舟,相当惬意。

30年代,位于南京中山东路的新街口市场。街道中间是一座警亭,有警察在站岗执勤,维护市场治安。街道两侧是一间间的商铺,门前人流如织。可见当时的繁华程度。如今的新街口,是中国著名的商业中心。

这张照片,拍摄于南京的北极阁。北极阁又名钦天山、鸡鸣山、鸡笼山。山高60米,周长5.7公里。照片中这座六面三层楼阁,为气象研究所的建筑,修建于1930年。

30年代,老照片上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白色的圆顶房屋,上面有一条观测天窗。该天文台由中华民国天文研究所于1934年创建。它是中国近现代天文学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这张照片,拍摄于南京灵谷寺。该寺始建于天监十三年(514年),位于紫金山东南坡下。寺庙后面山坡上矗立着的是宝公塔。民国十七年(1928年),原灵谷寺迁移到东侧的龙神庙(同治六年所建)。

30年代,南京国民党维新政府(汪伪政权)大楼。它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现已辟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30年代,照片上的南京博物馆,建筑三层,古色古香。南京博物馆始建于1933年,它是中国创建的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照片中这栋建筑,是当时蒋中正在南京的一处别邸。建筑古色古香,四周环境幽静。有人说这是小红山官邸,看着又不像。蒋中正在南京的私人官邸主要有三处:黄埔路官邸(也称憩庐)、东郊美龄宫、汤山陶庐。

30年代,南京一处陆军军官学校大门前的景象。照片中建筑,是军校的正门(第一道门),门前左右两侧堆放有沙袋掩体。门后建筑建于1908年。

几十年过去了,原有的建筑随着时代的变迁所剩无几,但尚有部分遗存如励志社、大礼堂、憩庐等。

30年代,位于南京下关的民国“海军部”,其前身是鲁迅求学的江南水师学堂。照片中,门楣上方“海军部”三个大字和标志十分醒目。当时,日军占领了南京,在大楼顶部挂上了日军旗子,门口有一些日军士兵站岗。

这是当时中华民国政府监察委员会大院。大门是一座三间四柱石牌坊,门口设有岗亭。进入院内,后面是一座两层建筑,那就是当时的办公大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南京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位于紫金山南麓钟山。正面大道上,矗立着一座石牌坊,中间门额牌匾上写着“博爱”二字。

中山陵始建于1926年,三年完工。中山陵依山势修建,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结束语: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回看30年代明信片上的南京,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都带着浓厚的历史印记。如今的南京,是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时尚、现代、充满活力。相信,南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2614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