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边角料”变废为宝, 上海这处生境花园让居民推窗见绿

澎湃新闻2024-05-15 08:06:00  123

当荒废地块化身“城市森林”,一幅全新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社区居民开窗见绿的心愿也得以实现。

5月1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走进位于上海市长宁区泉口路185弄金菊小区西南角的新森生境花园。该花园共有3个入口,方便居民从各个角度通行。从主入口可见田垄方格状的区域栽有居民自种植物,还有生境眺望台、生境保育区等巧思设计。沿着一条碎石路走进花园深处,会看到以自然方式进行的雨水径流管理,在保证排水通畅的情况下,留住更多雨水,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安全易获取的水源。

雨水管理设施

新森生境花园所属的刘四居委会党总支书记蒋耀琪介绍,新森生境花园于今年4月初开放,面积约为1600平方米,覆盖周边小区约1500户居民,共计3400至3700人。“花园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物种多样性,以及如何形成自循环的小型生物链。花园里种植了不少蜜源食源植物,这些植物一年四季结出果实,可供周围鸟类食用。堆叠的枯叶也会成为滋养昆虫的秘境,我们有时候会根据科学规律,有意识地进行‘落叶不扫’。”

在改造完成前,这里只是一片郁闭的绿地,因缺乏管理而杂草丛生,且没有可步入的通道。不仅如此,高大的树木还影响了金菊小区西南侧房屋的采光。如今的新森生境花园,一头连着居民区,一头连着周家浜滨水空间,居民走进生境花园可感受家门口的生态秘境,走出花园可沿一公里多的滨水步道散步,观看葱郁绿地和流动水景双重景致。因为紧邻周家浜河道,常见白头鹎、乌鸫、麻雀、北红尾鸲等鸟类出没于此。花园设计师巧妙地利用场地特征,将其打造成了一处“鸟类友好、亲近社区的城市森林”。

“在生境花园的长效维护方面,我们鼓励全年龄段的居民参与进生境花园的治理中,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比如‘新森’的名称就是居民投票得出的,《生境花园居民公约》也由志愿者团队一起参与制定。”蒋耀琪说。

生境花园居民公约

而与此相似的生境花园改造,在上海长宁已有多处。自2019年以来,长宁区探索高密度城市空间的高度复合利用,至今已建成24个生境花园。其中,21个位于老旧小区,2个位于中小学,1个位于商业设施,建成总面积达1.53万平方米。

新泾镇党委副书记范朱凤告诉记者,自生境花园建成以后,很多社区的生态环境都得到了大幅提升,黄鼠狼、刺猬、小松鼠等小动物也开始出没,与人类的活动空间紧密交织。

新泾镇人民政府镇长蒋丽萍表示:“我们希望在上海超大城市的中心城区、高密度人口居住区里,探索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目前以生境花园为抓手,未来还将进一步串联升级打造生境街镇。”

在蒋丽萍看来,生境街镇的建设离不开四个方面,一是空间载体建设,如继续增加生境花园、绿色街区的开发;二是服务界面,优化座椅、配套基础设施等适应性功能;三是激发生态价值,引入自然教育课堂,如与专业科普机构合作传递绿色发展理念;四是生境治理能力提升,调动全社会、全年龄段民众自治共治,在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1846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