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 守正创新——六大行2023年年报分析

银行家杂志2024-05-14 16:48:43  81

作者|中国建设银行研修中心(研究院)同业研究团队

构建银行业内涵式发展新模式

——上市银行2023年年报分析

编者按:202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中国经济整体呈现回升向好的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压力。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我国银行业担负着转变服务实体经济方式,以内涵式发展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

2023年,中国银行业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强化中国特色金融的使命担当,坚守风险底线,稳中求进,保持了良好的经营质效和较强的发展韧性。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中国银行业也面临着规模扩张放缓、盈利低速增长、资产质量管理承压等突出问题,这都对银行业的持续稳健发展形成了挑战。

有鉴于此,本期特别关注栏目特邀行业内专家、学者,根据上市银行年报,分别对不同类型的上市银行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各家银行参考和借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2023年,国有六大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强化中国特色金融的使命担当,坚守风险底线,做好逆周期调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2024年,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内循环仍存在阻塞,亟需着力破解产业间、部门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国有大行应摒弃规模思维,聚焦主责主业,加强精细化管理,顺应经济结构转型,转变服务实体经济方式,以内涵式发展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营稳健,隐忧仍存

面对国内外多重经济金融压力,2023年,国有六大行积极配合货币、财政逆周期政策调节,践行大行的“领头雁”职责,坚定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定力,推动金融让利促进实体经济复苏。结合2023年经营状况与发展趋势来看,六大行稳中求进,保持了业绩稳定、守住了风险底线。

资产规模继续扩张,规模驱动遇瓶颈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银行业持续扩表支持实体经济复苏,至2023 年末,银行业总资产达417.29万亿元,为2015年的2倍多。从信贷投放上看,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全年净增量为23.61万亿元,规模同比增加11.03%(见图1)。六大行积极配合货币政策落实落地,逆周期新增信贷投放12.38万亿元,占金融机构总信贷投放规模的52.43%, 为经济复苏提供了相对充足、价格合理的流动性。

图1 银行业与六大行资产规模增速趋势对比

面对需求结构性收缩、国际供给持续性冲击以及预期偏弱的三重经济下行压力,六大行近三年来持续扩张资产与信贷规模,维持了货币的有效投放。商业银行信贷是当前我国货币信用创造的主要渠道,银行业规模扩张有现实条件考量,但伴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规模驱动的模式已经面临瓶颈。

一方面,规模扩张的边际利润呈加速衰减态势, 高基数下,即使六大行维持了2022年同等的信用扩张速度,也难以抵补价格因素带来的利润损失(见图2)。2023年,六大行的规模因素带来的净利息收入增幅远低于2022年。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四大行中,除中国银行依靠境外业务尚能维持净利息收入正增长外,其他三家银行均未能维持净利息收入的增长状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亟需打开净息差空间, 恢复商业银行的合理利润与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提升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风险吸收能力。

图2 影响利息净收入的规模因素与价格因素

另一方面,大行扩张过快使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中小银行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不利于中小银行风险化解。2023年,六大行资产增速高于12%,持续快于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截至年末,六大行的资产占比达44.36%,比2021年提升2.2个百分点,逆转了2021年以前大型银行资产占比持续下降的趋势(见表1)。六大行信贷规模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规模的45.66%,较2022年提高0.75个百分点(见表2)。国有大行在信贷市场的下沉,使得中小银行只能进一步寻求资产下沉, 对中小银行的资产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压力。

表1 六大行总资产在银行业中的占比(%)

表2 六大行(新增)信贷规模

资产结构有所优化,但仍难摆脱存量资产影响

国有大行对公信贷行业结构有所优化,但相对于快速演进的产业结构而言仍显迟滞。2023年,在内外部经济压力下,国内产业呈现梯次复苏与新旧动能换挡加速并行的分化发展现象。近年来,商业银行所面对的产业环境快速变化。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变动上看, 2020年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方差快速拉大,产业间发展分化、轮动现象日趋显著(见图3)。

图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行业间增速方差

图4 可比口径六大行分行业对公信贷投放占比变化

2018 — 2023五年间,六大行对公信贷结构变动较小,但转型方向与产业环境变动趋势相一致(见图4)。在资产占比方面,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03%)、批发零售业(+1.63%)及电热水等公共事业(+1.03%)等新经济行业超过了采矿业(-1.14%)、房地产业(-1.16%)、交运仓储邮政(-2.41%)以及制造业(-2.62%)等成熟行业。六大行过大的资产规模与较强的客户链接或是其“转身缓慢”的核心原因,对成熟客户的过度依赖,以及地区分行对当地优势产业的过分青睐,可能导致大型银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产业环境中丧失先发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产业发展的惯性。

2023年,居民部门风险偏好的回调和投资渠道的收缩,引发了居民部门去杠杆的提前还贷潮,按揭贷款告别稳定增长与高盈利的旧有趋势。虽然在年中通过存量贷款利率的调整稳定了早偿趋势,但也对银行业信贷结构与收入预期带来了挑战。2023年,六大行的按揭贷款在零售信贷中的占比均有所下降(见表3),农业银行的按揭贷款占比下降最快,下降了6.66个百分点,但六大行的按揭贷款占比仍处于高位,占零售信贷投放的比重超过50%。在当前地产风险尚未出清、居民对地产预期悲观的背景下,积极调整信贷结构、重构个人条线定价逻辑是商业银行适应经济与人口发展模式切换下的必然选择。

表3 六大行零售信贷结构

存款增长偏快,期限结构拉长特征明显

我国居民与企业部门风险偏好降低,存款增速仍处于高位。国民总储蓄率自2019年触底后持续提高,在过去三年间提升超过1%。2023年,六大行吸收存款较2022年增长12.09%,而宏观指标中居民名义可支配收入增长6.30%、工业企业营收增长1.10%。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存款增速与总资产增速基本匹配,存款占总资产比变动不超过1%,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的存款增速略低于总资产增速(见表4)。客观上,这反映了宏观经济的疲软态势。

表4 六大行存款及结构

长期化、定期化趋势会推高银行的付息成本,对银行的存款结构管理提出了考验。2019年以来,六大行定期存款占比加速上升(见图5),农业银行定期存款占比较2018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至49.18%,邮储银行因存款主要源于居民端,定期存款占比达到了67.66% 的六大行最高水平。个人存款定期化是存款定期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公司存款定期化的势头也难以控制。2021年以来,对公存款定期化趋势呈现加速态势,农业银行公司存款定期化占比两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在某种程度上,企业部门存款定期化更多地反映了实体投资活跃度不高的现实情况。定期化长期化的存款趋势,从负债端挤压了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迫使银行快速提升资产负债的久期管理能力。

图5 2014—2023年六大行存款结构变迁

盈利低速增长,零售端起到了支持作用

2023年,除中国银行受益于境外业务优势获得了3.5%的增长,其他五行拨备前利润增速均呈下降趋势(见表5)。基于对风险管理与成本的优化管理,充分利用前期充足损失准备带来的跨周期储备,各行净利润维持盈利。2023年,六大行资产减值损失仅中国银行有所上升,特别是邮储银行下降了近26%(见表6)。

表5 六大行盈利能力比较(%)

表6 六大行资产减值损失变动及结构

零售端的利息收入保障了盈利的稳定。2023年, 零售信贷业务占据了六大行四成的利息收入,但仅占用约三成的资产,中国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以33.20%的生息资产,撬动了43.51%的利息收入,工商银行的占比差最小,但零售贷款利润份额仍高于其资产份额(见表7)。各行在个人金融条线上过高的盈利效率,反应了目前商业银行对居民部门与企业部门议价能力差异的过度应用。

表7 个人信贷利润与资产占比

表8 六大行前三大手续费及佣金业务及其占比

非息收入仍然表现不佳。2 0 2 3年,除中国银行受益于外币理财业务的优势,手续费与佣金收入增长5.31%外,其余五大行手续费与佣金收入下滑明显,工商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7.71%(见表8)。财富管理业务的低迷是拖累手续费与佣金收入增长的核心因素。例如,2023年工商银行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业务收入为225.82亿元,较2022年减少36.71亿元。此外, 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市场资金交易需求缺乏增长,六大行清算、结算业务增速放缓。同样以工商银行为例, 2023年工商银行清算、结算及现金管理业务收入为454.18亿元,较2022年减少0.21亿元,收入规模几近不变。某种程度上,这些情况反应了投资理财、资本市场的低迷。

特别是子公司缺乏稳定造血能力,影响了非利息收入提升。整体来看,2023年在六大行披露业绩的47 家子公司中,仅16家实现了利润的正增长,36家实现两年连续盈利。而从行业上看,能够实现连续盈利与增长的子公司仍是普遍分布在金融租赁、保险等依赖规模增长的行业(见表9),探索银行新发展模式的直投公司,以及与非息收入联系紧密的基金、理财子公司在同业竞争中既缺乏能力优势,又因为与商业银行并表管理而受到一定约束。

表9 2024年六大行综合化经营及其利润变化矩阵

注:*表示2022年该子公司亏损或尚未设立,数值为2023年利润(亿元)。

风险指标尚存储备,资产质量管理存在长期压力

2023年,六大行资产质量有所好转,不良率均呈边际下降态势。一方面,复苏暖意正沿产业链从需求端向供给端逐步扩散。相较于2018年,批发零售业不良率下降6.64个百分点,制造业不良率下降3.91个百分点,但采矿业不良率仍维持2.73%的高位水平。另一方面,疫情的外部冲击加速了内部经济动能切换的优胜劣汰,房地产、建筑行业不良信贷加速出清,建筑业不良率上升0.4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不良率上升1.31个百分点至5.24%,是六大行当前最主要的风险来源之一(见图6)。

图6 可比口径六大行分行业对公贷款不良率变化

表10 六大行主要资产质量指标

注:不良贷款偏离率=不良贷款余额/逾期贷款余额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缓步复苏与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逐步出清,商业银行对下一阶段经济预期逐步转暖。一方面,六大行普遍加速了对不良贷款的认定(见表10)。“不良贷款偏离率”除邮储银行外均有所下调,交通银行不良贷款偏离率下降超过20个百分点,仍能维持较为健康的不良率水平,这体现了国有大行释放存量低效信贷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动力和决心。另一方面,六大行的拨贷比有所下降(见图7)。拨备是商业银行吸收预期风险的跨周期储备,体现了商业银行对未来信用成本的预期。2020年起,商业银行对疫情影响过于悲观的预期造就了较高的拨备提取比例,但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以及城投、地产在中央化债、“保交楼”及“三大工程”各项政策下的风险逐步出清,六大行逐步在收缩前期计提过高的拨备水平。

图7 国有六大行拨贷比

图8 六大行风险加权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

各大行近年来在轻资本转型上努力,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比率均有所下降(见图8),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在资产高增速与利润承压的结构压力下,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六大行中,这四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见表11),仅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规模扩张压力较小,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尚能有所上升。农业银行利用对资本工具组合与拨备的有效管理,资本充足率的降幅有所收窄,资本充足率下降的幅度比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的幅度少37个基点。

表11 六大行主要资本指标变动表

积极布局“五篇大文章”,探索转型之路

顺应经济发展模式变化,金融也需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旧有的依赖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显颓势, 需要向多样化、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模式转型,才能适应转入新发展格局下的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需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未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工作指明了方向,引导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好“五篇大文章”既是六大行下一阶段服务国家战略的主要任务,也是遵循商业逻辑在转型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部署与战略转型方向。

科技金融

六大行在科技金融方面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战略方面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科技金融不是单一的产品或服务,支持科技发展需要体系化的支撑。建设银行不断加强创新、优化流程,推动形成政策保障、产品创新、综合金融、专业服务四个体系,突出专业能力建设。农业银行则围绕新客群、新架构、新生态、新政策、新产品、新创投、新保障等方面,打造科技金融“七新”服务体系,除政策、产品外,强调架构的革新。邮储银行精准聚焦科技企业成长发展各阶段及经营生产各方面需求,创新“U 益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更多考虑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二是在组织架构方面专设科技金融相关机构。科技金融需要银行在传统的体制机制特别是组织架构方面有突破创新。工商银行在总行层面设立科技金融中心,初步形成总分支网点四级联动的专业服务体系,是六大行中首个在总行层面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的银行。农业银行在区域创新高地设立19个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把科技金融的重心放在各区域层面。三是在科技企业评价方面创新工具体系。对科技企业的科学评价是科技金融的痛点、难点所在。建设银行作为参与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的唯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了非零售科技型企业“星光STAR”专属评价工具,研发了零售小微科创类企业信用风险评分卡,在填补科技企业评价空白方面一马当先。四是全面拓展科技金融生态圈。科技金融需要多方联动,加强合作。邮储银行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合作开展“同舟‘工’济、助企‘邮’我”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专项活动,与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建立合作关系,拓展资本市场朋友圈。邮储银行的科技金融生态圈更加强调与资本市场的合作。中国银行则与科技部联合发布中银-火炬“创新积分贷”、举办“走进高新区”活动。中国银行的科技金融生态圈更加强调与政府部门的联动。

从数据对比来看,一是六大行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贷款①规模破2万亿元的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三家(交通银行未披露),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四行的战新贷款规模占公司类贷款比重均超过15%(见表12)。二是六大行战新贷款增量已在公司类贷款增量中占据重要位置。除邮储银行、交通银行未披露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四行战新贷款增量占比均在30%以上,工商银行更是超过了40%。三是六大行战新贷款增速均较高。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四行战新贷款增速均超过50%,农业银行接近70%,中国银行超过70%;邮储银行、交通银行战新贷款增速也保持在30%以上。

表12 2023年六大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比较

注a:规模占比指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规模占公司类贷款的比例。截至2023年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公司类贷款余额分别为16.15万亿元、13.23万亿元、10.6万亿元、14.1万亿元、5.18万亿元、3.21万亿元。

注b:增量占比指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量占公司类贷款增量的比例。截至2023年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公司类贷款较上年末增加分别为2.32万亿元、2.21万亿元、2.12万亿元、2.35万亿元、0.47万亿元、0.55万亿元。

注c:邮储银行披露的指标为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及增速。

绿色金融

六大行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绿色金融业务相对较新,需要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工商银行发行首只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和首单境内商业银行“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境内境外共同发力。建设银行则注重科创、乡村振兴与绿色资本市场的结合,落地全国首单“绿色+用途类科创”双贴标永续中票,落地银行间市场首单“绿色+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挂钩”三贴标债券。二是扩大绿色金融影响力。绿色金融不仅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的重要体现,国有商业银行更是一马当先,努力扩大绿色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工商银行持续开展绿色金融品牌“工银绿色银行+”建设, 积极倡导“和合、共融、友好”理念。中国银行持续打造“中银绿色+”全球品牌,推出五大类数十项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是六大行中推出绿色金融品牌较早的银行。三是加强绿色能力建设。绿色金融发展不仅需要理念、政策与产品,更需有扎实的人才队伍作为能力基础。中国银行推动建设包含三个层次、六个方向的“十四五”绿色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农业银行则持续实施“绿色金融人才赋能计划”,推进绿色金融岗位体系建设,加强绿色金融人才引进,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四是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国际交流合作。绿色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国际沟通与合作。中国银行发布首份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②框架下的绿色金融报告,并积极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的相关交流活动。工商银行利用“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 ③促进“一带一路”绿色与可持续金融国际合作,发布“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投资)指数。

表13 2023年六大行绿色贷款比较

注a:含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社会责任债券等各类ESG债券共95只。

注b:绿色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共36期。

注c:发行绿色债券金额折合人民币240亿元。

注d:此处为承销境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此外中国银行还承销境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297.6亿美元,位列彭博“全球离岸绿色债券”排行榜中资同业第一。

注e:发行绿色债券金额折合美元3亿美元。

从数据对比来看,一是绿色贷款方面,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占据绝对规模, 占比达91.83%。其中工商银行绿色金融贷款规模超5 万亿元、农业银行超4万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的新增贷款都超1万亿元(见表13)。二是六大行绿色贷款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的绿色贷款增速甚至超过了50%, 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增速较低但也接近30%,体现了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和对国家战略的支持力度。三是绿色债券承销规模分化较大。中国银行绿色债券承销规模超3000亿元,工商银行超1000亿元,而建设银行接近300亿元,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绿色债券承销规模还不足100亿元,可能与各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的差异性有关。四是六大行均积极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特别是六大行均主动与国际接轨,发行境外绿色债券(邮储银行未披露),利用境外资金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以及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普惠金融

六大行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加重视数字化手段。运用数字化手段已经是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的共识。工商银行成立数字普惠中心,完善数字普惠发展模式,从组织架构上强化数字化手段对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建设银行推出“建行惠懂你”综合服务平台4.0版本,以贷款、财富、服务三条主线为基础,推动旅程重塑、体验提升、综合金融、场景生态、客户服务和用户体系等六大方面变革, 不断升级、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平台。二是服务更加综合化。普惠金融需要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综合化优势,提供更加多元的产品与服务。工商银行完善“融资+融智+融商”综合服务体系,打造与小微企业伴生伴长的良好生态。中国银行构建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涵盖支付、授信、储蓄、跨境、保险、理财、直接融资等各类服务。邮储银行围绕“村社户企店”农村五大客群,创新邮银协同服务模式,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金融+寄递+电商”综合服务。工商银行的“综合化”更加强调服务的维度,中国银行则更加强调产品的引领,邮储银行则利用了与邮政合作紧密的优势。三是将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相结合。乡村振兴也是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银行有序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 累计建成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4760家,覆盖全国1523 个县,全年为乡村客户办理业务332.3万笔,服务客户134.7万人次。交通银行打造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统一品牌——交银展业通、交银益农通,实现线上标准化产品与场景定制产品双轮驱动。

表14 2023年六大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比较

从数据对比来看,一是六大行贯彻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再创新高,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均在20%以上,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的增速甚至在40%左右(见表14)。二是六大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合计达到11.5万亿元,占公司类贷款④的比例为18.4%,占比较高。三是利率方面,六大行全年新发放贷款利率相较2022年继续下降,平均变动为-27bp,交通银行新发放贷款的平均利率最低为3.43%。从总量和价格看,六大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力度非常大。

养老金融

六大行在养老金融方面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养老金融工作布局不断完善。养老金融是较复杂的业务体系,需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工商银行完善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板块产品和服务体系,在业内率先建立涵盖9个条线、31项指标的养老金融业务指标体系。建设银行前瞻布局养老金融蓝海,发布养老金融统一品牌“健养安”,推进“1314” 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四位一体”建设向纵深发展。二是持续优化养老金管理。养老“三支柱”服务与管理是养老金融的核心。工商银行利用“全牌照”优势,不断完善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的受托、账管、托管、投管。建设银行抓住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政策机遇统筹推进账户拓展和产品销售,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超900 万户,加快构建全品类产品体系。各行在养老金业务方面的重心与推进方向有所差异。三是纵深推进养老财富管理。养老财富管理是精准抓住老年客群需求的重要手段。工商银行整合存款、理财、基金、保险等各种产品,推出多项专属产品及相关权益,为个人客户实现养老目标提供多样化金融投资方式。交通银行发挥综合化经营优势,养老目标基金管理规模居行业首位,养老理财产品收益率居市场前列,发挥保险产品的保障性和普惠性优势,发行首款个人养老年金保险产品。

表15 2023年六大行养老金业务比较

注a:含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及其他养老金受委托资产规模。

六大行年报中披露的养老金融相关数据较少,但从仅披露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工商银行在养老金业务方面具有先发优势(见表15),主要采取搭建“养老金融特色平台+稳步构建养老金融生态圈”服务模式,不断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数字金融

经过多年深耕,六大行在数字金融的基础技术、应用创新、数据治理、发展战略、体制机制、自主可控、信息安全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通过年报可以看出各家银行在数字金融方面的侧重点依然存在不同。以六大行中数字金融较为领先的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为例,工商银行更侧重基础设施关键核心领域技术攻关和安全生产运营,整体更加稳健,而建设银行更侧重全面云化转型和对内与对外赋能相融并进,整体更加灵活。工商银行在安全生产运营基础、创新技术驱动能力两方面共同发力,但更加注重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全行信息系统可用率持续保持在99.99% 以上的高水平,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建设银行持续打造“建行云”品牌,“建行云”算力规模达463.34PFlops⑤,是六年前的7.6倍。集成银行核心业务能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中台能力及金融级安全能力,对外发布三大类10个云服务套餐。

从数据对比来看,六大行金融科技投入虽然连年提升,但是资金和人员投入仍大幅低于国际领先银行。高盛等国际领先银行过去五年金融科技投入的营收占比普遍保持在10%以上,而六大行2023年投入占比普遍在3%左右(见表16)。工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和人员数量长期位居六大行首位,尤其是2023年科技人员数量已是第二名建设银行的两倍多。值得一提的是,交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占比与科技人员占比均较高,前者为5.64%,居六大行首位,而后者为8.29%,已与第一名工商银行(8.6%)相近。

表16 2023年六大行金融科技投入对比

多策并用,构建内涵式发展模式

规模思维是商业银行在高速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适应经济发展对资金的海量需求下,所衍生出的经营模式。而步入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换挡步伐显著加快,以地产、基建为代表的旧动能行业超额增长逐步放缓,以新能源、互联网、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动能行业正在国内外行业竞争中逐渐站稳脚跟,传统粗放型金融服务模式难以为继,规模扩张为银行带来的收益开始难以覆盖成本,商业银行亟需探索内涵式发展的经营模式。

用好久期管理。在利率下行大背景下,国际银行业普遍采取了拉长资产久期的做法,以获得更高的收益。银行的资产对应的是实体经济的负债。客观上,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实体经济也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渡过难关。基于长期低利率趋势的判断,适当拉长久期较为必要。工商银行在业绩发布会中表示,将做好自身的久期摆布,增加长期价值储备,贷款久期每拉长0.1年,可以延缓NIM下降0.7个BP,存款久期每缩短0.1年,可以延缓NIM下降2—3个BP。大型银行经营国家信用,社会信用良好,流动性管理能力较强,拉长久期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一方面要挖掘各类平台潜力,在商品交易流通场景中获取更多的活期存款。本质上,判断平台是否活跃、是否得到市场认可,要看其平台所形成资金的沉淀情况。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节奏变慢、老龄化、少子化时代到来,可考虑养老储蓄、教育储蓄等长周期存款业务的发展。由此长短结合,提升久期管理调整的空间,防止流动性风险。

做好收入分配平衡。在利润增长下行而规模持续扩大的趋势下,银行收入的合理运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国际上,银行在困难阶段都会采取降薪裁员、压缩支出、减少分红的操作,大型银行也需要有所考虑。目前,节约成本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六大行长期坚持了30%的分红水平,为股东带来了充实的现金流,但同时意味着当年的资本补充能力受到了约束,降低了对未来风险的总吸收能力。大型银行要做好投资者沟通和市值预期管理,考虑适当降低分红比例,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做好内源性资本补充。同时,可考虑加大吸收养老金、保险、国有资本的投资力度。通过扩大长期股东的资金比例,缓释比例降低的冲击。在实体经济投资收益率不高的背景下,大型银行降低分红比例也仍然具有吸引力。本质上,大型银行与养老金、大型保险、国有资本等都是经营国家信用,互利互惠空间较大。

提升内部管理效能。大型银行内部效率体制机制改革长期持续,但当前经营形势严峻,已经到了相对迫切的阶段。当然,这也是内部改革的有利时机。大型银行重点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部门银行的问题。部门银行问题在银行的数字化再造、业务创新等方面的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大幅掣肘了银行演化的进程,使得大量内部资源被消耗。大型银行要从岗位专业化、流程数字化两个方向入手,加大改革力度,提升企业运转效率。另一个是基层活力激发的问题。大型银行层级化管理路径虽然短期很难改变,但业务和管理的统筹倾斜相对容易。基层员工的上升通道一定要畅通,可预期且政策保持相对稳定。同时,总分行要将服务基层、服务业务纳入日常考核,管理机构向服务型机构转型,从而释放基层活力。在市场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内部管理效率提升就意味着对客户服务的改进,也就可能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从而进一步强化业务竞争力。

发力重点区域。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由于其经济活力、地理位置或特定产业优势,成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大型银行在这些重点区域发力,不仅是落实国家战略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在新发展格局下寻找自身新的业务发展方向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将区域特有的禀赋优势转化为自身发展的优势。例如长三角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发达,大型银行为这些重点产业提供金融支持,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还可以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创造收入增长点。另一方面将国家给予区域的政策红利转化为自身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契机。例如在粤港澳大湾区, 大型银行可以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利用区域金融开放政策,为企业提供跨境结算、外汇管理等服务。此外,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引进来”等战略的扎实推进,大型银行也可以将目光投向海外,利用境内外政策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跟随企业“出海”,给予有效的金融支持,争取海外利润的同时,不断强化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大型银行投资体系市场化。大型银行要从中间业务上要收益已经是共识,关键是如何实施。除传统的银行卡、清结算、代理业务外,金融市场、投资银行等相对较新的广义投行业务应成为发力的重点。然而与国际领先银行相比,除市场结构、监管环境、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外,我国大型银行广义投行业务更应注重提升市场化水平。在定价机制、产品创新、风险管控、综合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积极与市场接轨,通过市场化的作用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尤其大型银行母体要将子公司全面推向市场,从人员、业务等方面强化子公司的独立性,逼迫子公司走出“靠行吃行”的负面螺旋;通过传统存贷业务加强与资本市场的合作形成“商行+投行”联动效应,强化重点行业、重点技术的金融服务;加强母子公司协同,提供债券承销、财务顾问等传统投行业务的同时通过基金子公司、信托子公司等深度参与股权投资业务。

做好风险管控。国有大行已经开展了全面主动风险管理,在此基础上,风险管控的前瞻性和差异性可能需要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行业分化发展与轮动现象将更加频繁的出现,这就要求大型银行提升风险管控的前瞻性。大型银行应通过提升行业研究能力以及大数据等相关技术的运用,对相关行业的风险进行预判和提前应对,提升风险管控的前瞻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社会发展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部门间的经济发展情况会大不相同,这就要求大型银行提升风险管控的差异性。例如,大型银行对于国家支持且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行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与发展已至饱和甚至逐步退出的行业(如高污染、高耗能行业,部分传统的制造业等)应设置有显著差异性的风险管控指标并运用不同的建模方法来开展检测、分析等工作。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过去几年,我国经受住贸易摩擦、新冠疫情、房地产市场波动等多重冲击,宏观利空因素逐渐出尽,恢复经济将是2024年全年工作的重点。对六大行而言, 2024年也是重要的业务转型窗口,通过积极落实党中央的部署,做好“五篇大文章”,未来的业务发展有望迈上新台阶。

①年报中披露的科技金融相关贷款主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

②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 TCFD

③Belt and Road Bankers Roundtable, BRBR

④ 截至2023年末,六大行公司类贷款余额合计62.47万亿元。

⑤ 1PFlops相当于每秒执行1千万亿次浮点计算指令。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0695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