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位开国上将,军衔上没有高低之分,但资历和实际地位却是有些区别的:有正兵团级上将、副兵团级上将和准兵团级上将;而这还只是根据职级来大致划分,若具体分析每一位将军的话,差别就更明显了。开国上将中萧克、张宗逊、王震、周纯全、宋任穷等人,过往任职履历都非常突出,尤其是萧克与张宗逊。
红军有三大主力方面军,萧克担任过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属于远超上将级别的资历;全面抗战时,他还当过八路军120师副师长,这一职务基本能够匹配元帅或大将军衔。张宗逊在红军和抗战时职务也不低,但他主要强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西北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直接辅佐彭德怀元帅。
论军内资历、能力、贡献,萧克与张宗逊都堪称上将翘楚,即便他们在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也不会引起争议。尤其对于前者,民间历来有“萧克镇上将”之说,可见威望之高。但鲜为人知的是,二位我军功勋名将,个人关系却并不融洽,甚至可以用“紧张”来形容,发生过彼此影响比较严重的事件。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按照个人发展脉络,两位将军在建国前直接共事的机会很少,基本不在一个具体部队体系中,彼此谈不上交情、也没有什么矛盾。1955年张宗逊出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后,才跟萧克有了近距离接触,这时候的萧克也是训总副部长。但萧克提升更快一些,两年后出任训练总监部部长。张宗逊作为萧克的直接下属,只干了短短几个月时间,1957年底改任专职的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然而,这期间却发生了事情。我国和苏联的关系,在五十年代后期变化很快,逐渐开始剑拔弩张。建国后我军学习借鉴了大量苏联经验及模式,训练总监部尤为明显,如果相关干部不能意识到政治上的风险,仍坚持旧有思路和工作方式,很可能招来麻烦。在这方面,张宗逊是十分敏锐的,他公开批判:学苏联学得越多,中毒越深。
张宗逊的相关表态,引起萧克的不满。此前张宗逊是大力提倡学苏联的,风向变化后,他的态度变化很快,这令萧克一时间难以接受。萧克性情耿直,他认为苏联军队里好的经验,还是可以继续借鉴的,不能一概而论。为了在训练总监部内部明确方向,58年萧克主持召开了四级干部会议,专门将已经调往总参工作的张宗逊叫了回来,进行点名批评。两派意见的支持者互不相让,会议气氛变得非常紧张,讨论内容甚至牵扯到了国防部、彭老总。
熟悉近代史的读者都清楚,张宗逊是彭总的爱将。其实这样的问题,从哪个角度考虑都有道理,但萧克的强硬态度,显得不合时宜,尤其是在猛烈批判张宗逊后,他跟彭德怀也有直接的书信往来,内容依然是关于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涉及不少“学苏联”的问题。1958年夏季,风暴来临。军委扩大会议上萧克被批为“教条主义”的典型代表,将军就此离开军队多年。这场会议的主要组织者,就是时任国防部长的彭老总。经此变故,“八大部”之一的训练总监部因涉及人员过多,被直接裁撤掉了。
此后几十年,张宗逊与萧克几乎没有私人往来。对于萧克的批判是过火的,那顶“教条主义”的帽子最终被摘除掉。不过萧克个人处境改善后,也曾经“自我批评”过:当年,张宗逊同志已经调往其他部门,我把他找回来开会是不妥当的。“君子和而不同”,尽管私交不是那么密切,但老革命家们都是无私正直的。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7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