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皇帝丢来的橄榄枝,对于梁山泊和方腊的两股势力而言,归顺朝廷还是接着造反,抉择就如同分水岭。
然而事态的结局并不是云泥之别,而是两败俱伤。
归根到底,正反面没区别。
接受了招安,宋江等一干英雄就是朝廷的人了,然而在血战讨方腊的时候,原本浩荡的队伍中,却有6位好汉故事线略显不同。
他们因故没有随军出征,最后也和众好汉走向了不同的命运之路。
宋江的心思
梁山这个大名鼎鼎的“强盗团伙”,其实是多个小分队合并而来的。
比如王伦派、晁盖派、宋江派、三山派、降将派等等,最后都汇集到了梁山这个大家庭。
他们的发展历程,真的就像那句老话,英雄不问出处。
在大宋朝廷的眼里,梁山的事业就是造反,可不只是投了宋公明,大碗吃酒肉,论秤分金钱的打家劫舍的买卖。
所以,朝廷绝不会也无法容忍这样一个叛逆势力的存在,因此未来的走向只有两个可能:要么是梁山好汉们一鼓作气,推翻大宋王朝;要么是大宋铁骑踏平梁山,一举将其根除。
不可调和的危局之下,宋江内心深处的早年愿望,再次被强烈地触发了。
早晚换套衣服穿,实现从“匪”到“官”的漂白。这远比在梁山称王更意义。
所以,招安不仅是他为自己寻找的人生出路,也是为兄弟们铺设的一条康庄大道。
梁山的基本盘
自从宋江稳坐梁山第三代领导核心的位置后,梁山的策略方针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替天行道的大旗其实就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背书,这与宋江的忠君报国理念不谋而合,也预示着梁山未来的走向将与招安紧密相连。
在梁山五大派系里,只有鲁智深、武松、李逵等桀骜不驯之人;
还有解氏、阮氏兄弟这种赤贫出身,才会把这里自由自在,粗狂不羁的生活当作天堂,真心的以梁山为家。
只是,其他人入伙前不是公家人,就是良民,因此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其实都还挺买朝廷的账,而且这些人谁也不想一辈子落草为寇,都当土匪。
正因如此,出身背景的不同,导致了每个人对于未来道路选择的差异。梁山的基本盘如此,宋江这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因此,当宋江表达出归顺朝廷的意愿时,众兄弟们虽然各有想法,甚至像李逵、武松这样的二杆子说了几句怪话,但因为都是大哥的铁粉,最后也还是都选择了追随大哥的脚步。
毕竟在梁山这个大家庭里,大哥的话语权是举足轻重的。
所以,宋江作为梁山泊的首领,他的决策往往能左右整个梁山的动向。
招安之路
上赶着的生意,不是买卖。
招安之路,不是童贯破坏,就是高俅耍诈,一波三折,最后的落停,硬是把皇帝堵在李师师的床边才谈妥。
只是换了官服的好汉,毕竟遮不住脸上刺配的金印。所以在朝廷和皇帝眼里,下了山的强盗,依然是强盗。何况听说嚷嚷“杀向东京夺了鸟位”的,还不只李逵一个人。
因此,梁山这一大堆天降魔星,朝廷怎么可能让他们扎堆聚在一起当官呢?
可是如果拆散了,大概也难逃被清算的命运,要么回到入伙前的生活,或者被压迫,或者被欺侮,要么接着起来造反。
那这个招安还有啥意思呢?如果一切都回到原点,那梁山聚义岂不是白忙活了?
宋江瞬间感觉压力山大。
在宋江的规划里,接受招安可不是想让兄弟们回到过去;而是想让他们通过为国尽忠,为朝廷出力,为自己搏一个封妻荫子的好前程。
但说实话,这帮人除了干架,其他也不太会。
因此,在宿太尉的助攻下,招安后的梁山好汉们马不停蹄地南征北战,其实就是在向朝廷秀一波自己的忠诚心而已。
征讨方腊
如日中天的方腊,对朝廷的招安提议嗤之以鼻。
他盘踞一方,索性自立为帝,势力范围横跨数州。朝廷因此决定派兵征讨。
很显然,让梁山这股曾经与朝廷对抗的势力去征剿方腊,最符合朝廷的利益。但朝廷对这群强行洗白自己的梁山好汉们,一直心有戒备。
说到底,如何削弱或者拆散他们,一直是朝廷的打算。
梁山接受招安之后的东征西讨,实力未减,虽然朝廷不太满意,但其一打赢了,其二,毕竟是在眼皮底下作战。
如今远征江南,万一梁山和方腊这两个强势团体联手,到时候谁还能治得了他们?
因此,为了看一下梁山的底牌,朝廷故意把刘都督去啃方腊这块硬骨头的消息放出来,不过是想看看梁山的反应。
当梁山请旨出征,朝廷顺水推舟答应了之后,双方都松了一口气。
如此“懂事”的梁山,正是朝廷希望看到的。
当然宋江主动选方腊当对手,是为了实现梁山整体并入大宋集团的梦想,虽然有自己的考虑,但确实有点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呢!
借故退隐的公孙胜
公孙胜,梁山的第四把交椅,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
绰号入云龙,头顶天闲星的光环,是梁山军团的机密军师。他是和晁盖一起劫了生辰纲上了梁山的骨干,道法了得。
事实上,除了推举宋江上位,历数公孙胜的战绩,确实少得可怜。招安后,公孙胜低调行事,不再轻易发声。
在征战王庆后,他就主动要求离队。然而当回顾公孙胜招安前后的变化,一个秘密却浮出水面:
首先大宋朝廷给宋江下的是团灭的军令,摆明了就是要他和敌军死磕到底。
压力之下,梁山军整日疲于征战,战斗力已经拉胯到其势不能穿鲁缟。因此,每次出征,梁山军的损失都在不断增加。
刚开始出征辽国时,大家还都毫发无损;但到了征讨田虎的时候, 1名降将耿龚战死;等到征讨王庆时,战死者数量直接飙升到14人;最后一次出征方腊更是惨烈,阵亡59人, 11人病亡。
军中法师公孙胜目光如炬,立知朝廷的险恶用心。
如果说,攻打辽国、保家卫国尚算大义,那么被安排国内剿匪则置梁山于尴尬之地。今日之贼寇就是昨日之梁山?何谈义举?朝廷卞庄刺虎之意昭然若见。
公孙胜早就看穿了这一切,但他选择了沉默。不是天机不可泄露,而是他和宋江已经不能在一个频道对话了。
于是,在搞定王庆之后,公孙胜想起了他师父那句“逢幽而止,遇汴而还”的预言,感觉深有意味。
他就找了个借口,撤离了梁山,回家陪伴老妈和师父罗真人去了。
朝廷调走的五人
公孙胜飘然离去后,梁山的指挥系统显然缺失了重要的一环。
这个变化不知道是不是也被大宋朝廷敏锐地捕捉到了,因为在征讨方腊的前夜,他们也陆续下达了几个不太经意的人事调动的命令。
先说安道全吧,这哥们儿医术高超,本已随梁山出征方腊,结果朝廷一句“皇帝小恙”,就被从前线火速召回京城,摇身一变成了御医,太医院里当了个金紫医官。
医生这职业,真是哪里都能发光发热。可缺了这位神医的梁山军就惨了,梁山好汉伤病疫情不能及时救治。
张横、穆弘、孔明、朱贵等都是染了瘟疫而死,杨志、林冲、杨雄、时迁、李立都是因病因伤而亡。高级军官尚且如此,下级士卒就只能靠命自救了。
再说皇甫端,这位专攻医兽的马匹专家,天罡地煞星号“地兽星”。
梁山受招安后,他跟着征辽、征田虎,征王庆,但就在征方腊前夕,被宋徽宗留在了东京,当上了御马监的弼马温。
可南征的战马也会跟梁山军一样,照样水土不服,照样伤马满厩。可失去了医疗保障的战马,人也只能干瞪眼看着。
乐和这哥们儿,人称“铁叫子”。
他的音乐天赋让他在征方腊前被王都尉看中,留在了京城继续他的音乐之路。
可他在梁山上可是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头领啊,这一走,梁山军的情报和侦察能力大打折扣。尤其奇袭乌龙岭之战,如果有详细的侦察情报,就不会因为挂响藤条,奇袭变仰攻。解珍解宝战死沙场。
最后说说萧让和金大坚。
萧让这兄弟,书法造诣极高,擅长模仿苏黄米蔡的笔法,被誉为圣手书生。征方腊前被蔡京留住,在太师府中受职,作门馆先生。
金大坚呢,绰号玉臂匠,制造兵符印信的一把好手。征方腊前也被皇帝调走了。
这两人一走,就像是把宋江最好的行军参谋给撤了,指挥系统一片混乱。
战斗也许仅仅是打了几天的时间,但是要把军事首长弘大的战略构思,整理成缜密的命令,不但需要时间,更需要军事首长和参谋长期形成的默契。
结语
这6个人,都有两个一样的特点,这两个特点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两个特点,恰恰就是导致梁山兄弟惨烈结局的关键缩在。
第一个,他们六个都有一技之长,或医术、或精通兵书等等。
大军征战在即,几个看似小透明的角色却被突然调离,表面上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人事调动。
但从战役进程来看,这波操作却导致梁山军在关键都掉了链子。
虽然最后梁山军还是赢了,可那背后的血与泪也是相当惨烈。要是他们几个还在战场上,困难一定还在,但绝对不会这样伤不起。
第二个特点,他们都是为人善良,几乎不做坏事的人。
有不少读者猜测,他们之所以最后没去征讨方腊,其实是因为他们生性善良,上梁山前后都为做过坏事,所以才能得以善终。
当然,这只是一种有关于“因果轮回”的猜测罢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究竟有无这层含义,就仁者见仁了。
参考资料:
从士的文化层面看《水浒传》中的人物及命运——谭淑娟、焦博杨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vRpkk4QO0ogbs5tS27qiWckoWYtdeblimXRhOKcTY2tICroViex5m8sb7iAKu-hKytmt1kTjST0XMH-YkojiAjnZjcPIZ18n7PsIHU8hq1mZ6NXLVmPfDpss7guvMZVDf_-Z1LizbA7weRacpxvvrw==&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公孙胜的“护身符”——岳炜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vRpkk4QO0ohO-c1pWQd1sPpUcR2fPftpVd50s1mab1trGkfxDZFEysvJ9HX5QfZKQ03-TCEB0Imu6GdxWEjQpCRJFzdxCcz17urrT-6fhO-sF6QqyaEo9Q1DbNEepa5vCpSCEj3bu7wzdizkQlkJog==&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