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随着2023年业绩披露收官,不少公司也走向退市边缘。
5月9日,*ST美尚发布公告称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本周之内,*ST美尚之外、ST中南、*ST左江等7家公司密集发布了拟退市消息。
退市监管力度不断加大,A股优胜劣汰加速。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19家公司称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9家公司于年内完成退市。其中,财务类强制退市仍为企业退市的主要情形,触及面值退市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从板块分布来看,19家公司中近8成为主板公司,一半来自深交所主板。
新“国九条”发布后,A股退市监管更加严格,存在退市风险企业继续扩容,不过部分新规尚未落地,一些新增退市风险的公司尚有时间自救。
“妖股”*ST左江没落,一日5家公司加入退市队伍
5月9日,*ST美尚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因触及“面值退市”规定,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此前一天,*ST美尚、ST中南两公司发布公告称,截至5月8日,已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将因此被终止上市交易,公司股票将于5月9日起停牌。
早在2021年4月,*ST美尚就因2020年度的财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存在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公司约8.95亿元资金等,触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股票被“披星戴帽”。今年*ST美尚披露的年报显示,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45亿元。这也意味着,*ST美尚已连亏四年。
站在退市边缘,*ST美尚9年中连续财务造假,信息披露造假等“黑历史”相继被翻出。而曾凭借*ST美尚以50亿元登上胡润百富榜的王迎燕,也被传移民海外。宣布面临退市同日,*ST美尚发布公告称,“目前,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保持正常联系及沟通中,王迎燕仍在中国境内,其为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
触及面值退市之外,5月6日一天,*ST左江、*ST太安、*ST中期、*ST三盛、*ST越博五家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这5家公司主要属于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ST左江最近三年内业绩持续跳水。4月29日,*ST左江披露2023年财报,当期公司经审计的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孰低值亏损2.23亿元;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及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剩余营收仅为5217.27万元。此外,当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而面临退市。
*ST左江曾有“最贵”ST股称号,2023年7月,*ST左江股价一度逼近300元,当年12月,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当月,股价由月初的223.86元/股跌至28.8元/股,当月涨跌幅达87%。公司股票已于2024年4月29日起停牌,4月28日收盘,股价报6.94元/股。
此外,*ST太安、*ST中期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ST三盛、*ST越博则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而面临被深交所终止上市。
节奏加快,今年已有19家公司“锁定”退市
近年来,A股绩差公司淘汰速度加快。2020年,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启动,A股不断强化退市监管,完善退市机制,优胜劣汰节奏加快。2023年,A股共有47家公司退市,创出历史新高;44家强制退市,1家主动退市,2家重组退市。
证监会2024年1月披露的数据显示,退市改革以来,已有104家公司强制退市,是改革之前10年的近3倍。
进入2024年,退市仍是上市公司头上的紧箍。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19家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9家公司于年内完成退市。多家拟退市公司存在同时触及多种退市规定的情况,19家锁定退市的企业主要涉及财务类退市、交易类退市、重大违法类退市等。
财务类退市公司主要包括业绩未改善,低于交易所要求的组合类财务指标、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报等情况,而交易类退市均为“面值退市”,即公司股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ST新海、*ST博天两家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2024年2月,中国证监会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认定,*ST新海2014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归母净利润为负值,2019年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
同期,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认定,*ST博天披露的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公司虚假记载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虚假记载金额大、占比高,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
从行业分布来看,19家企业分布于15个行业,其中来自纺织服饰行业的企业数量最多,达到3家,包括已退市的ST贵人及*ST爱迪,以及正在进程中的*ST新纺。环保、汽车行业则分别各有两家企业在列。
从板块分布来看,目前近8成为主板公司,其中,9家来自深交所主板,6家来自上交所主板,4家来自创业板。
新规下风险企业队伍扩大,触及组合财务指标退市公司或达百家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A股有176家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其中100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被纳入其他风险警示,即冠以ST的公司中,ST迪马、ST华铁、ST中南5月7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存在面值退市风险。
伴随着新“国九条”出台,A股上市公司退市规则趋严,退市监管进一步得以强化。
中国证监会在《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中提出,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具体包括于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适用范围中增加一年严重造假、多年连续造假退市情形;于规范类退市情形增加连续多年内控非标意见退市情形、以及控制权长期无序争夺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上市公司有效信息的退市情形;并提出上市公司内控失效,出现大股东大额资金占用且不整改的,在强制退市中予以考虑;提高亏损公司的营业收入退市指标,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
普华永道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合伙人武彦生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作为新“国九条”的配套改革措施,交易所层面修订了《股票上市规则》中与退市有关的细则。财务类退市指标修订的总体趋势是收紧的,上市公司维持上市地位所需要持续关注收入、利润等核心财务指标。这种收紧趋势是实现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有进有退的一个有力手段,底层逻辑还是保护投资者为先。
其中,以沪深主板对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的调整为例,将营业收入标准由“低于1亿元”调整到“低于3亿元”,以及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中增加利润总额为负的考察维度。修改后的组合指标为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新规之下,覆盖企业范围进一步扩大。4月16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分红和退市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根据测算,沪深两市明年适用组合财务指标触及退市的公司家数预计在30家左右;明年可能触及该指标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约100家,这些公司还有超过一年半时间来改善经营、提高质量,2025年底仍然未达标准,才会退市。
市值指标方面,主板A股(含A+B股)市值退市标准从现行“3亿元”提高至“5亿元”。Wind数据显示,在原市值退市标准下,5月8日,仅*ST民控一家主板上市公司,*ST三盛、*ST越博和*ST美尚三家创业板公司市值低于3亿元,存在市值退市风险。
而当主板上市公司市值退市标准提升至5亿元后,以5月8日收盘价计算,*ST碳元、*ST太安、*ST新纺、*ST美盛、*ST深天、*ST美讯六家主板上市公司均存在市值退市风险。
不过,新纳入风险范围的公司仍有时间自救,市值退市新规将自2024年10月30日起施行,此前仍将延续原规则。除此之外,沪深主板对退市规则的修订中,内部控制审计意见退市风险警示情形,以2024年度为首个适用的会计年度。
武彦生认为,加大对上市公司退市的把关力度可能催生出另一个变化,“目前看来,对A股上市公司的市场化并购尚未起步,而其他资本市场上却很常见。针对治理机制和管理水平较好的上市公司来说,当财务表现进入衰退周期之后,被并购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丁爽编辑王进雨校对柳宝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59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