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阿拉山口5月9日消息(记者姜茸)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今年以来,新疆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紧抓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粮油产业集群建设。
航拍阿拉山口粮食现代物流中心 (央广网记者姜茸 摄)
这两天,在阿拉山口综保区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内,处处一派繁忙景象。一列满载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的列车,正在散粮换装线进行接卸作业。
现代化的散粮换装线运输,不仅能降低进境粮食作物换装撒漏的风险,更能实现高效卸粮、快速通关。
工人正在进行卸粮作业 (央广网发 布仁巴特 摄)
阿拉山口地平线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顺说:“我们全力保障设备处于最佳状态,科学合理安排现场作业人员。目前,散粮换装线具备每小时600吨的接卸能力,一列散车平均在6小时左右即可完成卸车。”
一列列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口岸驶出国门 (央广网记者姜茸 摄)
据了解,今年,阿拉山口散粮换装线累计接卸粮食作物已突破12万吨,散粮换装专用设施的功能优势、便企利企的服务作用愈加凸显。
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便捷高效的通关举措,让落户阿拉山口综保区的粮油企业信心满满。
公司质检员正在进行灯检工作 (央广网记者姜茸 摄)
“目前我们企业小麦年处理需求量在6万吨左右,借助散粮线这个快速运输渠道,我们有信心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阿拉山口金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工厂厂长刘小锋介绍,公司以国外进口葵花籽、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进行加工生产,利用阿拉山口综保区散粮换装线,企业原料流通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人工和物流成本,对企业稳产保供、拓宽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走进同样位于阿拉山口综保区的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全自动化的生产线马力全开,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小麦被加工成各种挂面,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企业全自动化的生产线马力全开 (央广网记者姜茸 摄)
“看好阿拉山口的区位优势和政策叠加优势,企业在综保区投资建厂,进行面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在这里,物流运输更便捷,生产原料通过铁路专用线可直达企业,有效降低了经营和时间成本。目前,企业日产各类挂面350吨”阿拉山口市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尹飞鸿说。
从一粒粒进口小麦,到一款款面条产品,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让小麦高效实现多重“变身”。
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让小麦高效实现多重“变身” (央广网记者姜茸 摄)
该企业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做大做强粮油产业。尹飞鸿说:“企业要想发展就需要创新,我们集团公司也专门设有研发部、技术部、信息化三个部门,科技创新起着主导作用。用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2024年,我们将在创新上加大投入,在我们新产品研发,包括技术创新,包括新工艺等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
目前,阿拉山口市共有15家粮油及农产品加工企业。阿拉山口市通过集聚要素资源、促进要素质量升级,逐步形成了进口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板块。
工作人员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央广网记者姜茸 摄)
为进一步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阿拉山口市还充分发挥进口粮食接卸运输服务优势,不断完善粮食仓储能力提升、持续畅通粮食进口绿色通道,进一步满足园区及疆内大型粮油加工企业中转及存储、加工需求,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不断为博州乃至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阿拉山口口岸作为新疆粮食进口量最大、涉粮基础设施最全、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最大的口岸,粮食年仓储能力达到100万吨,年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年换装能力达到500万吨。我们充分利用进口粮食指定口岸资质,积极发展粮油储备和加工产业,加快形成产供销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做强农副产品深加工,努力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助力口岸进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福领说。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57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