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解放战争总得来说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相比于国共内战和抗日战争都是比较短的。因此解放战争整体上也给人一种势如破竹,推进速度极快的感觉。
但是事实上,解放战争同样也是有着前中后期三个阶段的,在1946年解放战争的初期,我军的局面还是非常不容乐观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解放战争中那些“精锐对精锐”的战斗和战役,大多数都集中在中后期。而在解放战争初期,我们不是没有尝试过打国军精锐,只是真的不好打……
(华东野战军)
一、围攻泗县受挫
1946年8月6日,解放战争刚爆发不到2个月,我军包围了泗县,准备一鼓作气消灭盘踞在泗县城内的桂军第七军第一七二师。而当时守卫泗县的桂军部队,的确是白崇禧手下的精锐之师。
桂军第七军第一七二师有着一个特点,这个师全是老兵精锐,平均服役时间甚至达到了7年以上。大多数士兵都参加过抗日战争,并且在桂林和南宁保卫战中打过日军的精锐,甚至还参加过抗战前的国共内战和中原大战,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战的经验都非常的丰富。
虽然敌人很强,但我军这一战却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一度调动22个团围攻敌人2个团。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由陈毅元帅亲自指挥的这场以多打少的战斗,竟然没打赢!
(国军)
泗县一战,陈毅元帅本以为能够依靠兵力优势,吃掉桂军精锐,没想到反而让桂军给上了一课,战后坦言,自己的指挥出了失误,长了教训。
我军在围攻泗县的初期,就面临着种种的不顺利,首先就是天气的问题,由于当时连天大雨。我军的行进非常的困难,在多河的泗县周围更是沦为一片泽国,战士们都是在积水过胸的情况下行军。
而火炮部队更是完全无法行军,直接就被落在了后面,战士们随身携带的弹药也因为受潮出现了种种问题,本就捉襟见肘的弹药更是进一步被损耗。
(国军炮兵)
8月7日,我军第八师的5个营对泗县发起了攻城战,我军十分钟就突入泗县的北门和西北门。但是城内的桂军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迅速组织了反击。虽然我军短时间内并未被赶出泗县,但是此战之中我军并没有炮火支援。
因此我军打开的两个缺口以及前沿阵地,未能及时会合。因此在天黑之后,桂军凭借着敌方的火力支援开始逐个击破我军在泗县建立的两座前沿阵地。
先是我军攻入西北门的两个营,在敌军的猛烈攻势下伤亡惨重,而且我军并没有工事可以依托,因此很快就被赶出了泗县,大量士兵被击伤随后溺亡。
(国军炮兵)
8日夜里,我军指挥官向后方发去报告,我方在兵力上处于劣势,如果能够再给两个团的兵力,那么拿下泗县还是有把握的。但是此时我军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泗县攻城的同时,还有更多的部队在外围阻击敌人的援军。
而在敌军进攻泗县的北门时,不仅打不进去,还被守城部队反扑了出来,敌军转守为攻,居然进攻起了我军的阵地。这一下直接打乱了原本的攻城节奏,让我军被迫又从别处调了三个营进行支援,就这样泗县的战局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我军想要完全夺下泗县几乎就是不可能的。随后华野第九纵队开始在泗县的东门进行佯攻,试图将敌军主力勾引到泗县的东区。但是桂军早就见惯了这种策略,根本就没有上当,料定第九纵队打不上城墙,于是主力根本就没有前往东门进行支援。
(桂军首领白崇禧)
眼见我军的策略在敌军精锐面前都不太好用,加上天气又极度恶劣。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歼灭敌军了,就连击溃敌军都已经成为了奢望。陈毅知道此次定然拿不下泗县,只能下令撤退。
泗县一战,我军伤亡极大,损失高达2000余人,虽然也歼敌3000多人,但是对比起其他部队的捷报频传,东野战士们心里都很不是滋味。战士们纷纷感叹:“丢人!从来没打过这窝囊仗!”
总结这场战斗的问题,在天气太过恶劣的情况下,陈毅的指挥过于冒进是一个问题,但另一边,敌军精锐足够难啃,也超出了陈毅的预料,才导致泗县没能拿下来。
那么陈毅为何要急于打这一战,还要挑泗县的桂军精锐下手呢?
(陈毅)
二、初期:打的就是精锐!
在解放战争初期的战斗中,面对蒋介石的突然翻脸,我军迅速调整,组织反击。各部队在初期都有不错的战果,尤其是华中野战军的战果非常的丰厚,三次战斗中先后歼灭敌军两万两千人不可谓不是一场大胜。
为了挫一挫华野的锐气,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开始向着华野附近集结,沿陇海线的敌军主力以达到15个团,一场大战正在酝酿成型。
简而言之,在蒋介石大举调兵后,华野已经吃不掉这些敌军了。而在战线的外围,白崇禧的桂系部队也在不断地向着陇海线进行集结。
面对这种情况,陈毅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认为此时华野应当主动寻战,在战线外围歼灭一些桂系部队,绝对不能让敌军完成集结。
(蒋介石)
如果敌军在陇海线完成集结,那么日后只会更加难打。但是华野的参谋们却不同意陈毅的意见,因为此时安徽全省都在下着大暴雨,无论是敌军还是我军,冒雨涉水都是步履维艰。但是敌军大多都躲在城镇内,可谓是以逸待劳。
在这种情况下,我军肯定是不好打的。而且当时我军虽然是连战连捷,但是弹药方面也有不小的消耗,总得来说并不具备作战的条件。邓子恢等人就建议,还是打蒋介石的部队比较好,要去打泗县的桂军,还是不妥。
但是陈毅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蒋介石的几个部队在陇海线扎堆聚集,而且离徐州很近,敌人很容易支援,所以不能打。
另外一方面,陈毅又误信了“泗县积水不过膝”的传言,因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围攻泗县。就这样华野和桂军的精锐,在解放战争初期就碰上了。
(桂军士兵)
从总体上来看,陈毅想要进攻泗县的理由其实也是合理的,毕竟让敌人完成集结,最后吃亏的一定还是我军。
而且如果不啃这支桂军精锐,就要去打离敌人总部更近的部队,到时候一旦出问题,很容易被敌人包围。
泗县作战虽然在战术上是有所失误的,但是从战略上来看,敌军的确因为这次作战没有在短时间内完成集结。
而这也为粟裕组织的李堡作战争取了时间,李堡作战中粟裕成功的歼灭了9000敌军,不仅出色的完成了作战任务,而且达成了泗县作战原本预想的所有战略目标。而在此战之后,陈毅也深刻的总结了此战的经验教训。
(陈毅、粟裕在一线)
三、战后总结
泗县作战严格来说,肯定不能算是打赢了,但是也不能算是打输了,只能说是没有完成预定目标,打了一个平手。从各种方面来看,桂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这种情况下我军依然能够在伤亡上略低于桂军,已经是非常的难能可贵了,要知道我军是不占优势的攻城方。
陈毅最大的错误,就是过早的想要将部队集结为大兵团想要去和敌军精锐硬碰硬的作战,但是在我军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即便我军集结了大兵团,在人数上依然不占优势。
例如泗县战斗中集结的22个团,其中绝大多数其实都并未真的参与了泗县战斗,而是在外围围点打援,真正攻城的仅有6个团。总的来说,在泗县城内战斗的我军数量相比敌军依然还是不占优势的。
(陈毅)
而陈毅经过这一战之后,也深刻的吸取了教训。他在10月4日给第八师的领导们写了一封非常诚恳的信:“八月的那一仗是没有打好的,不是部队不好,也不是师旅团不好,也不是野战军参谋处不行,是我这个指挥官犯了错误。”
这份“罪己诏”,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也算是绝无仅有的。
陈毅后来自己也说:“没有常胜的将军,也没有一直大胜仗的军队,当然也没有一直打败仗的军队,打了胜仗就是容易栽跟头,栽了跟头想要爬起来并不容易,主要还是主观上的原因……大家又虚心了,谨慎了就打了胜仗了。”
(陈毅)
可以说陈毅自己是承认,他是因为之前的数次胜仗而失了谨慎,开始有些骄傲了。最可怕的永远不是犯错,而是不承认自己犯错,而对于我军而言我们不能不承认犯错。
而陈毅犯的这个错,也让我军意识到,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对上国民党军队的精锐,并没有那么好打。能打赢,但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这是我军不愿意看到的。
参考资料:
[1]夏明星.陈毅泗县受挫始末[J].文史春秋,2017,(04):23-26.
[2]少华.顿挫:粟裕与陈毅(之六)[J].党史文苑,2015,(11):22-30.
[3]夏明星,李丰利.山东野战军外线出击与泗县失利[J].党史博览,2013,(08):37-39.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42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