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党革命历史上,有三个历史时期是特别困难,一段时期是我们熟悉的长征,一段时期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以及抗日时候的东北抗联。
现在,就说说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这来源于1934年秋,中央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从江西苏区出发开始了长征岁月。
南方红军游击作战开始
虽然红军主力离开了江西苏区,却不代表我党就放弃在江西一带的革命运动。当时,剩余在江西红军数量为12000余人,福建红军数量为4000余人,不能走长征路的红军大约三万余人。
于是,1934年10月红军长征时候,中共中央命令在瑞金成立中共中央区,项英为书记,由陈毅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委员会的办公室主任,统一领导中央苏区及闽浙赣苏区的党政军工作,把留在江西和福建的红军,以及不能参与长征的红军组建为南方游击队。
南方红军游击队被围剿
就这样,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就开始了艰苦的生活。现在,看看他们生活有多苦,靠什么撑下来的?
当时,滞留在南方的红军主要任务是和蒋介石的追兵打游击,然后以群众为基础掩护中央红军长征。陈毅和项英二位负责留守党政机关的领导,在主力红军长征不久,就在会昌附近歼灭了敌军一个旅的兵力,给国民党军队很大的震动。
受到打击恼怒成羞的蒋介石,也知道南方游击队的存在,自然也想把一切革命力量剿灭,于是就率领国民党大军把中央苏区围着如铁桶,逐渐蚕食打游击的红军。
项英
为了逮捕陈毅和项英,蒋介石开出了五万大洋的“悬赏令”,陈毅为此也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很值钱,蒋介石给足自己面子。
蒋介石对红军革命力量的围剿
之后,蒋介石为了消灭共产党革命的种子,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都实施铁桶围剿的“三足鼎立”政策。
如蒋介石以绝对的军队兵力优势,把中央苏区严格封闭起来,实行“清剿”、“搜剿”、“驻剿”。同时,蒋介石在政治上实施严格的统治体制,如在苏区实施残忍的连坐制,也就是“一人与土匪勾结,十家连坐”,用残酷的刑法使老百姓不敢与红军打交道。
在经济上,蒋介石对红军实施严格的限制政策,如根据人口数量来购买粮食,禁止商品进出入中央苏区,这一切为了把中央苏区关起来,使革命根据地变为穷叮当。
这样,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在敌军的严密包围中,在吃、穿、用方面都遭遇巨大的困难。当时为了保存南方革命的火种,陈毅和项英就把剩余的红军队伍化整为零,分散为若干个队伍,在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山区行动,与老蒋的军队玩游击战。
红军游击队伍穿方面的艰苦
至于当时游击战的辛苦,美国军事观察团在1944年视察延安,陈毅对那三年江南的游击战争,用“野蛮的生活”来形容,可以看到那一段时光生活的艰苦。
当时游击队员的辛苦,先是从衣食住行来观察。当时留守南方的红军在打游击战上,遇到难题就是不能穿新衣服。虽然红军穿着都是军服,不过在打游击战的战斗和四处迁移过程中,穿的制服也不可避免受到损害。再加上国民党军队的严防死守,这也使红军难以换得布料买新衣服。这样,红军只有从国军那里抢布料物资来做新衣服。
陈毅
当红军实在没衣服,就只能把睡的棉被撕烂做衣服,甚至只要能是布的东西都用来做衣服,甚至也愿意穿上女人的外套,这也使得游击队员的外表如普通民众,国军也分辨不清楚那一个是红军,那一个是平民。
如陈毅在三年游击战中,都没一身衣服穿,都是穿着朴素的黑衣,带着破旧的呢帽子,如同典型的广东农夫。直到在1937年9月,陈毅下山与国民党磋商组建南方游击队抗日时候,才派人下山为自己量身定做崭新的军服。
红军游击队伍食方面的艰苦
在粮食方面,红军吃得更加苦。如红军经常被国军包围在深山老林中,断绝了粮食蔬菜肉禽的供应,没食物吃是一种常态。于是,红军只能依靠野菜和野果充饥。当在河里偶尔能打鱼虾捉野鸡,或者打一条蛇挖一个笋,这也是红军难得的山珍野味。当遇到没食物吃的时候,红军只能吃青草和树枝来充饥。所以,红军游击队战士们风餐露宿、昼伏夜行,包括陈毅、项英一样的高级领导都过着野人一样的生活。
红军游击队伍住方面的艰苦
至于住的方面,在1935年红军游击战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当时国民党清剿之后,游击队自豪躲在深山里搭竹棚、杉皮棚和茅草棚居住,10多人挤在一个大通铺上,每人只能睡一条破毯子,垫的垫,盖的盖,三五人合睡。
当国民党军队大搜山时候,为了分散主力部队,只能给每个队员发放一把伞。下雨天,战士们就在大树底下把伞一支,背靠背就睡了。由于南方山区春夏多雨,靠一把伞不能支撑长久,于是只能给每个战士发一块八九尺长的布,四角绑在树上,上面加上几张油纸,然后睡在上面,这样拆也容易。但在晴天,绝大部分战士们都在野草林中睡觉。
红军游击队发动群众力量,对付围剿
红军游击队在深山老林中虽然面临物资匮乏的尴尬境遇,却是严守纪律,与老百姓都是公平教育。再加上陈毅的群众工作到位,这也当地民众也认同红军,自然红军游击队有着群众基础,在敌强我弱和缺乏物资的情况下,由于群众支持能继续与敌人作战,在闽浙赣山区游击作战中发展壮大。
当时,闽浙赣交界山区的群众即使省吃俭用,也会给深山的红军游击队送物资。在反“清剿”的斗争中,都是赣粤边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给红军送盐和送粮食,想方设法为红军游击队送情报和打掩护。
当国军实行移民并村和赶群众出山政策时候,群众把自己的口粮和食盐等日常物资埋起来,并做好记号,留给亲人游击队。一些群众把大米、食盐、情报放在竹杠中,趁山上砍柴时候运输给红军游击队,然后趁机换上新砍的竹杠挑柴下山。
一些当地群众自发为红军通风报信。如发现国民党军队进山,就高喊着“东边牛吃禾了”、“西边猪吃菜了”,暗示红军上山隐蔽。有的群众与红军游击队一起并肩作战,有些群众看到队员们在屋檐下躲雨,也邀请住宿。
国民党在与南方红军游击队长期作战中,总结了红军作战经验,那就是背后的群众基础。于是,国民党军队决定实施保甲制度,把民众都限制在各自居住的村镇之中,不允许走动,甚至一部分青壮年还被国民党军强行邀请上山修碉堡,借此囚笼红军。为此,陈毅一方面开展群众工作,号召他们自觉抵御国民党反动派的行为。同时,陈毅也阻止战士们突围,到碉堡的后方去放火。
陈毅对付叛徒出卖问题
陈毅率领红军在南方的三年游击战争,犹如生活在幽暗的炼狱,有着血腥和背叛。由于红军主力转移问题,令不少干部群众对革命前途产生了颓丧的消极情绪,一部分意志不坚定者,愿意当叛徒,向“围剿”的国民党正规军或地方民团告密,充当背叛革命理想的间谍。
如原先担任中央苏区参谋长的龚楚便,由于战败被俘就利用自己没暴露的身份,把红军和党组织隐藏地带告知给国民党军队,给红军造成巨大损失。还有一些红军领导居然亲自率领敌军对抗自己的战友,这也使红军游击队伍的团结和忠诚面临很大考验。
在叛徒的出卖和困难面前,红军游击队没有颓靡,反而化腐朽为神奇,在一次次战斗中壮大自己。为了解决队伍意志消沉和叛徒出卖的问题,陈毅和项英多次率领部队,与武器和人数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部队周璇在江西、福建和广东的交界地带,抓准敌人的防御空隙,在敌人防守薄弱地带开展我党的打土豪、分田地政策,争取广大贫农的支持。对待中小地主和富农,除了罪大恶极和激起民愤,都采取说服教育方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去对付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南方红军游击队伍对革命贡献
这样,陈毅和项英率领的南方红军部队,在国民党的包围圈中,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直到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逼抗日,陈毅和项英才率领部队走出大山,并且改编为新四军,经过几次扩编才达到一万人,为南方抗日活动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陈毅的顽强,这也令蒋介石大为恼火,一个被追得饭都吃不上的人,为什么国军数万人怎么都抓不到。
陈毅、项英率领红军开展南方游击战这三年艰苦的战斗,为中央红军长征争取了时间,对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南方红军游击战对中国革命贡献之大,如果不是皖南事变和黑茶山空难,叶挺和项英都足以授予元帅军衔,开国十大元帅也要变为十二大元帅。
结语
南方红军游击队在困境中流露的坚守和忠诚,以及勇敢挑战困难的精神,乃是一种值得继承和发展的精神。今天,我们也应该传承忠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努力奋斗!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1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