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药企小林制药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召回事件持续发酵。日本厚生劳动省3月26日公布了服用该保健品后发生的第二例死亡病例。目前,小林制药公司表示,服用该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的消费者中,2人死亡,住院人数增至106人。
小林制药是一家有100多年历史的日本老牌药企。该公司称,红曲是在蒸熟的大米中混入红曲菌发酵后产生的原料。该公司曾宣传这一成分有望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
3月22日晚,小林制药社长举行记者会,就这一问题鞠躬道歉。同时,他强烈建议正在使用这些产品的消费者立即停止使用。日媒报道称,本月16日分析结果就已显示其中可能含有未知成分,该公司直到22日才宣布召回,小林制药社长承认决策迟缓。
据悉,小林制药的相关产品主要通过天猫小林制药海外旗舰店、拼多多官方海外旗舰店、小林制药海外京东直营店等线上方式跨境销往中国大陆。
近年来日本著名企业频频出现的质量造假或安全事故,究竟是怎么回事?先回顾一下影响比较大的造假事件。
1.日产汽车排放数据造假:2015年,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公司承认,在柴油汽车的尾气排放测试中存在造假行为。这一事件导致日产公司声誉受损,股价下跌,并在全球范围内召回了大量涉事车辆。
2.东芝公司财务造假:2015年,日本电子设备制造商东芝公司被发现在财报中存在财务造假行为。这一事件导致东芝公司股价暴跌,市值大幅缩水,并对整个日本电子产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3.三菱汽车燃油数据造假:2016年,日本另一家汽车制造商三菱汽车公司被发现在燃油经济性数据上存在造假行为。这一事件同样对三菱汽车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股价下跌,并在全球范围内召回了大量涉事车辆。
4.神户制钢所产品数据造假:2017年,日本钢铁制造商神户制钢所被曝出在铝、铜等金属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数据上存在造假行为。这一事件影响了全球数百家企业,包括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和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等。
5.高田公司安全气囊造假:高田在2017年承认了故意隐瞒数百万个安全气囊有缺陷的问题,并在联邦法院上正式认罪。这起事件对高田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了巨大影响,最终导致公司资不抵债并宣布破产。这一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也对汽车行业的安全标准提出了严重的质疑。
6.日立公司铁路设备数据造假:2018年,日本工程设备制造商日立公司被曝出在铁路设备的抗震数据上存在造假行为。这一事件对日立公司的声誉造成了影响。
面对如此多的造假事件,我们不禁要问?日企原来的工匠精神去哪了?
日本企业之所以频频出现质量造假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过去,日本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日本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一些企业可能会采取不当的手段来降低成本或提高产品性能,从而导致质量造假的行为。例如,有些企业在历史上可能曾经将质量较差的产品销售到监管较宽松的市场,而随着这些市场的监管加强,问题便被揭露出来。
曾经支撑日本制造业不断改善和技术进步的社会基础出现了动摇。这包括企业家精神的衰退、日本生产方式的挫折、整体基础研究水平的下降以及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近年来,许多日本企业转向了欧美的经营模式,更加强调股东利益而非长期经营。这种转变导致管理者更加注重短期财务报表和利润上升,可能会忽视长期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如果监管不严格或者对违规行为的惩罚不足以起到威慑作用,企业可能会为了追求利润而冒险造假。
随着国货质量的不断提高,国产不再意味着山寨低劣,近几年国货的热销无疑证实了这一点。希望国内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多多支持国产,支持自己的民族企业发展。郑强教授说得好你购买外国产品的钱将来有可能是变成射向你脑袋的子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0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