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 把汽车定义为“快消品”, 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欣宇看点2024-05-02 23:17:16  62

汽车不仅仅是一种日常消费品,在当前人均可支配收入未达到4万元的情况下,实际上用于购买汽车的资金并不如想象中充足。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兴起,汽车的角色已经明显转变。现在的消费者在选择汽车时,不仅仅考虑舒适性、安全性和通勤能力,还会关注车辆是否具有科技感、网络连接性和电动化特性。

我们常常思考,现代企业在设计和生产汽车时,到底进行了多少次耐用性测试?自2021年以来,众多新兴企业纷纷进入汽车制造行业,新车型以每六个月的频率推出。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是,购买一辆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由于其使用性质,汽车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是前所未有的。

传统汽车制造业的产品迭代周期通常很长。以往,本土品牌的产品迭代周期需两年。之所以周期较长,是因为需要在耐久性测试和人机工程学调试上投入更多的工作。因此,过去的燃油车在可靠性、稳定性和舒适性方面表现更为优越。

电动化转型使得产品的科技感得到了显著提升。大屏幕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科技感,同时大容量电池的使用也降低了油耗。与金属动力系统相比,屏幕和电池的损耗不仅不可逆,还有使用寿命的限制。

新兴力量推广的大屏幕文化确实能在短期内提升科技体验,但随着时间推移,芯片和内存可能会出现问题。电动车追求的快速充电能力,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线路老化,充电功率可能会降低。许多人将汽车视为科技产品,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核心考虑应是所有部件必须符合“汽车级”的要求,其寿命、耐久性和稳定性都应达到严格的标准。

符合3C标准并不意味着能够长期维持性能不下滑,虽然3C是基本门槛,但新能源车昂贵的价格背后,应为用户提供长期的使用体验。

目前的电动和智能汽车可能保证三到五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其长期性能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此外,由于企业战略调整,消费者购买到的“绝版车”概率增加,例如威马、高合、恒大和天际等品牌的车型。

赛力斯SF5、小鹏的部分车型和理想ONE等型号上市后不久便停产,这对用户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问题在于,未来几年内是否还能购买保险,如果不能,则开车的风险极大增加。此外,维护和更换零配件的成本及便利性是否可持续,也是用户需要考虑的问题。

国内新车的平均寿命已降至四年,部分原因是产品质量问题,另一部分是新车型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促使用户倾向于更换新车。目前购车的方式也显得更为灵活,例如低首付和无利息优惠,这些其实是在刺激那些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消费者提前消费,其利弊值得商榷。

汽车终究是汽车,而非简单的科技产品。在市场上的新势力车型中,有多少进行了严格的耐久性、寿命和稳定性测试?又有多少是为了迎合资本市场的需求而设计,最终将风险转嫁给了对汽车了解不深的消费者?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9707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