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老狐在咱评论区,断断续续会看到粉丝出来问,我们为啥不聊关于问界 M7 的事儿。
实话说,这样的事儿,真应该等官方通报,毕竟人命关天,且咱没在事发现场,无论怎么讲事件本身,都是无法接近事发真相的...
与此同时,这事儿在网上经过流量发酵后,老狐发现,以这事儿为背景,部分网友的确还对新能源车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
所以老狐还是决定,有必要和大家认真聊一聊!
如果有粉丝还没关注到这件事,这里还是先简单提一下,这事的相关信息与最新进展:
4 月 26 日,有网友公开在网上爆料,一辆黑色问界 M7 在山西运城与一辆工程车追尾,发生着火事故,车上 3 人不幸遇难,包括 1 名 2 周岁儿童。
随后,疑是事故家属的网友在网上提出自己的质疑:
事故现场的养护车辆占用快车道速度是否合规...所开车辆宣传有 AEB 紧急制动,GAEB 异形障碍物自动紧急制动,三元锂电池,阻燃材料和热失控保护技术撞击等功效,这些功能在何处发挥作用?安全气囊去哪儿了?
4 月 28 日,问界官方发微博,证实该事故消息的同时,也给出了问界掌握的事发现场的信息,包括事故车辆为问界 M7 Plus 、车辆发生事故时车速 115km/h ,安全气囊正常打开,动力电池包特性均正常...
最新进展!4 月 29 日深夜,一个疑是事故家属、社交媒体平台账号名叫 @三个沐沐 的博主公开发声:
“ 感谢好心人第一时间破窗并开门救出我的亲人,虽然已经因为车辆碰撞失去生命...希望大家忽略或删除网上种种不实报道和内容,也希望大家不要再打扰我和我的家人!”
截至老狐发稿,还未等到权威官方的调查结果,所以事发现场有关的真相,仍未被公开证实。
所以真相仍没法讲清楚,老狐重点聊聊以下这些 ~
有了 AEB ,就能高枕无忧?
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觉,认为有了 AEB ,就可以高枕无忧。
就目前来看,老狐认为,这样的想法是非常盲目的。
所谓 AEB ,其实就是智能驾驶系统中的一项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主要由 3 大模块构成,包括控制模块( ECU ),测距模块,和制动模块。
其中测距模块的核心包括微波雷达、人脸识别技术和视频系统等,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它可以提供前方道路安全、准确、实时的图像和路况信息。
老狐不否认这个定义的准确性,但可以提供,并不代表可以百分之百的避免风险。
的确,从原理上来说,AEB 系统会通过雷达测出与前车或者障碍物的距离,然后利用数据分析模块将测出的距离与警报距离、安全距离进行比较,小于警报距离时就进行警报提示。
而小于安全距离时即使在驾驶员没有来得及踩制动踏板的情况下,AEB 系统也会启动,使汽车自动制动。
听起来是很厉害,但是,它的触动机制是否回回都灵,多远的距离才能百分之百的触发机制,什么情况下会误触或者漏触,这些都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至少,就目前发生的种种事故上看,100% 的触发并不存在。盲目的迷信它,而不去时刻专注驾驶,无疑是把自己的安全悬在了半空中。
而几年前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以下简称 IIHS )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或许更利于我们客观的看待智能驾驶系统的紧急制动。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像人类驾驶员那样开车的话,也只能够预防三分之一的交通事故。
可见,智能驾驶系统,是“ 蜜糖 ”还是“ 砒霜 ”,取决于我们是否对它有清醒的认知,正确的理解。
老狐可以负责任的说,目前,人驾权仍然大于智驾权,如果使用智驾,也要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一旦智驾退出,你没有及时接管,后果将不堪设想。
关于智能驾驶,你确定了解?
很多人对 AEB 的盲目,都是有原因的。老狐认为,关键是对智能驾驶不够了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智能驾驶成了不少车企的营销法宝,很多车企三句不离这四个字,有些用户更是把智能驾驶水平作为判断车辆是否高端的标准。
但是,大家仔细想想,自己真的了解智能驾驶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定义,对于智能驾驶,百度百科是这么说的:
智能驾驶指的是机器帮助人进行驾驶,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完全取代人驾驶的技术。本质上涉及注意力吸引和注意力分散的认知工程学,主要包括网络导航、自主驾驶和人工干预三个环节。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话说的很严谨,我们可以抓住几个关键词:帮助、特殊情况。
也就是说,智能驾驶主要是辅助人驾驶的工具,即便是要完全取代人驾驶,那也是在特殊情况下。
至于“ 特殊情况 ”包括哪些,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所以,它的确智能,但靠不靠谱还未必。
如果你不信,我们还可以从它的实现原理上再做印证。
从原理上看,智能驾驶实现的过程并不算复杂,主要涉及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基本环节。
所谓感知,也就是利用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以及高清地图来收集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车体的自身状态信息。
决策是基于收集到的信息,通过算法和数据处理系统来决定驾驶策略,如加速、减速、转向等。
而最后一步的执行主要是执行决策层的指令,负责控制车辆的制动、转向、照明和油门等系统,以完成具体的驾驶任务。
简单来说,其实就和人开车一样,先看看周边的环境,然后判断要加速还是减速,到路口要不要转弯,判断完就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那么,问题来了,即便大家都知道通过这几个步骤,可以实现智能驾驶,但谁又能确保其中的判断 100% 正确呢?
毕竟人是有思想的,也有生活经验,可以主动思考,而智能驾驶只能依照底层逻辑做有限的判断。
也就是说,它的判断靠的是已经设定好的判定机制,比如你告诉它四条腿、有毛,爱摇尾巴、吐舌头就是狗,只要符合这些条件的,它就判断为狗。
即便是有 AI 赋能的一些智能驾驶系统,最多也是根据照片学习识别哪些是狗,哪些是人。
但如果面前的东西不在他的判定机制里,那它也就不灵了。
所以,在 L3 还没有落地前,第一责任人还是司机本人。不管车企的牛皮吹得有多大,现在依然没有哪家车企敢宣传自己的车是自动驾驶的车,最多就是高阶智能驾驶。
不信,大家可以去看他们的发布会。
无底线吹捧智驾,有多离谱?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老狐今天把这句话送给那些靠“ 小视频 ”引流的某些人。
我们经常可以在抖音之类的平台上,看到某些人拍的关于汽车智能驾驶的短视频,选取智能驾驶中最炫酷的部分,短暂的拍摄剪辑几十秒,就能带来智驾无敌的效果。
这样的视频无疑给很多并不太了解智能驾驶的网友带来了错觉,毕竟中国并不是人均“ 汽车专家 ”,大家了解当下汽车技术的渠道,往往就是看一些博主视频。
通过剪辑无限放大智能驾驶功能,会造成很多网友对它的了解过于片面。再加上部分厂商刻意营造智能驾驶的卖点,而不去真正的引导用户理智应用。
最终会导致大家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因为过于相信对其产生过度依赖,忽略它的潜在风险。
实际上,你我都知道,车企都不敢打包票的智能驾驶,技术绝对还没有那么成熟。至少在 L3 级别都没有达到的当下,去过度宣扬智能驾驶的“ 完美 ”,等于是把无辜的用户推向“ 火坑 ”。
可能有人会觉得老狐今天话说的有点重,实话说,的确是重了点,但我希望这样的话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警醒。
毕竟,智能驾驶成功无数次,也抵不过一次失误带来的伤害。
结语
什么才是真正的安全?老狐认为应该是用户与车企 1+1>2 的结果,而不该 100% 依赖智驾本身。
这也是老狐写下这篇内容的初衷,希望用户能更清醒的看待当下的智能驾驶,希望车企能够给予用户更客观的引导,也希望某些“ 流量党 ”别再误导网友。
毕竟,很多东西,并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完美。
但老狐今天并不是去否定智能驾驶这项技术,此前的视频中我们也多次强调过,“ 智能驾驶不是自动驾驶,现在的定位是辅助驾驶 ” 。
新能源汽车在智能驾驶技术研发方面的发展大方向,已是大势所趋!
相关技术,立足于万亿级的未来市场,也是国家现有提倡的 “ 新质生产力 ” 的核心产业之一,最近,部分城市的相关法规条例也已经在落地试行了...
所以老狐一直很看好我们国内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不断突破,甚至抱有高期待。毕竟再怎么说,车上几十个传感器,比人的眼睛和耳朵还是要强很多,特别是“ 端到端 ”的到来,我相信智能驾驶会越来越好。
而对于这次的事故本身,老狐实在没法先入为主,我们可以再等一等官方的调查,给真相一些时间。
参考资料:
买车 CarBuyer :智能驾驶技术:真的能确保安全吗?
澎湃新闻:华为问界 AEB 技术 99% 是假的?余承东反击何小鹏:缺乏基本认知,他们在争什么
百度百科词条及其他网络截图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8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