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亿中央资金“储备”到位 政府投资带动效应凸显

中国经营报2024-03-23 02:23:00  74

本报记者杜丽娟北京报道

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互相作用背景下,政策组合拳的发力空间备受关注。

3月2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苏社介绍,今年在提高政府投资使用效益方面,资金总规模超过了6万亿元,今年投资工作的关键是发挥好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这也是重点工作。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这6万亿的资金包括4个内容,一是去年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二是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三是7000亿元的中央预算内资金,四是3.9万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仅从资金安排来看,相比2023年,2024年财政可用空间已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这意味着,2024年中央可用资金相对比较充足,这对打开稳增长空间释放了积极信号。

通过中央增加杠杆

在一季度收官之际,官方相继公布各项经济数据。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847亿元,同比增长4.2%(按可比口径),增速比2023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

对于下阶段的安排,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要狠抓政策落实落地,切实增强经济活力。

事实上,对于社会预期改善的佐证,不仅体现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也反映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信息渠道里。

在3月21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1—2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3%,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铁路、道路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27%、8.3%。“这表明2023年增发国债等政策效益正在逐步显现”。刘苏社说。

然而,经济数据背后,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也是困扰市场的一个问题。

“为实现全年5%的经济增速目标,今年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联动会更明显。目前为止,我们感受到的一个变化是,政府会加大对基建投资的资金支持力度,这为更多实物工作量的形成提供了保障。”一位财税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以去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为例,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消息,截至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分三批下达完毕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清单,增发国债资金已经全部落实到1.5万个具体项目。

从支持领域看,1万亿元增发国债中,超过一半用于防洪排涝等相关水利设施建设,超过2000亿元用于京津冀等地的灾后重建,其余资金主要用于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以及森林火灾等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研究员袁海霞认为,与长期建设国债不同,去年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不列入赤字,其发行仅纳入当年国债余额限额管理,在今年赤字率安排3%左右的情况下,这1万亿元特别国债成为积极财政的重要发力点,既兼顾了发展需要与财政可持续,也为未来宏观调控增加了灵活性。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特别国债和超长期国债都不列入赤字,但却会增加中央杠杆率。根据中诚信国际测算,今年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后,预计将增加中央政府杠杆率0.7个百分点至25.2%。

不过,考虑到目前中央加杠杆空间相对较大,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或超长期国债的方式来支持项目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近年来,伴随减税降费举措的实施,地政财政承压较大,债务付息压力进一步加大,2023年地方债付息规模达1.23万亿元、占地方广义财政收入的比重达6.7%,如果这6万亿元资金能全部到位,那不仅可以降低宏观债务成本,也能减轻政府债务付息压力。”经过测算,中诚信给出了上述预判。

财政货币联动配合

在稳增长前提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建立了增发国债项目的调度机制。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开始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全面调度。

刘苏社介绍,从目前掌握情况看,相关项目建设正在抓紧有序推进,比如北京市、河北省的项目开工率分别达到了48%、45%。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计划安排,督促地方加快工作进度,推动项目在年内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将是其年内一项重要工作部署。

此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为3.9万亿元,并增发1万亿元特别国债。从这些表述可以看出,年内政府债券的供给仍将处于高位,而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对项目的调度和督促,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提供了支持。

与此同时,财政支出节奏的适度发力也为经济增速预期打开了上升空间。

根据财政部的统计,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7%,完成全年预算的进度为15.3%,支出进度为近五年同期最快。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等领域支出增长较快,重点项目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从前2个月的财政支出总体看,既有总量效应,也有结构效应,这对于推动宏观经济的复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社会资本投资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袁海霞建议,当前货币政策也需要积极配合财政政策,以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比如,可以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调降存款准备金率等释放流动性,平抑政府债券集中发行带来的资金面扰动,维护资金面稳定。

“对一些重点领域,货币政策也可以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使用力度,比如,可以设立专项支持工具、专项再贷款等,引导商业银行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支持优质项目,同时也可以引导商业银行建立针对重点项目的绿色审批通道,简化审批流程,促进项目加速落地,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她说。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82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