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日本,很多人脑海里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那会儿的日本简直是全球经济的明星选手。你看,本田、丰田的汽车在全球大卖,索尼、松下的电器产品更是家喻户晓,到处都能看到"Made in Japan"的身影。那时候的日本人有钱到什么程度呢?传说中光是东京的土地价值,就比美国全国的土地加起来还要高。呵,有钱了不起啊!
但是,好景不长。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突然就变了一个样:股市大跌,楼市崩盘,经济一蹶不振。这一低迷就是30年,被人称作"失去的三十年"。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
先说说日本是怎么富起来的。二战后的日本是废墟一片,但重建得很快。一个重要原因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需物资,这让日本的重工业迅速崛起。后来日本又抓住了几次产业升级的机会,像60年代搞汽车工业,70-80年代搞家电,产品远销欧美,赚得盆满钵满。
但让日本经济真正腾飞的,还要数80年代那场声势浩大的资产泡沫。当时日本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疯狂放贷,钱都流入楼市和股市。疯狂的投机导致东京房价飙升,日经指数一度突破4万点大关。满大街都是土豪,大把大把的烧钱,日本经济简直就是坐上了火箭。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大的泡沫也有破的一天。1990年,日本股市率先崩盘,一年内跌去近40%。楼市紧随其后,地价直线下挫。到1992年,整个资产泡沫彻底破裂,日本经济由盛转衰,长达30年的萧条期就此开启。
为啥泡沫会破得这么惨?说白了,就是前期风险积累太多,一次性集中爆发。日本搞泡沫是靠疯狂举债,杠杆率高到吓人。一旦资产价格跌了,负债就会瞬间放大,财富就会大幅缩水。更要命的是,日本的决策层没有看清泡沫破裂的严重性。他们起初反应迟钝,政策互相掣肘,眼看着危机一步步失控。等到想要补救时,已经晚了。
泡沫破裂,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毁灭性打击。银行巨额坏账,企业大面积破产,消费者信心崩溃。政府放水都难以刺激经济,日本就这样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接下来的30年,日本经济就像坐过山车,跌宕起伏,但总体难以摆脱低迷。90年代,日本政府动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想要提振经济,但收效甚微。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日元大涨,出口行业遭殃;盲目上马的公共工程带来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更糟的是,日本决策层在危机应对上可以说错误不断。他们总是对危机估计不足,对形势盲目乐观,在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上摇摆不定,让市场莫衷一是。尤其是面对银行不良资产,日本政府优柔寡断,错过了最佳处置时机,让风险越积越多。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又给脆弱的日本金融体系来了一记重击。大批银行和证券公司倒闭,整个金融体系濒临瘫痪。之后的十年,日本经济更是每况愈下,通缩阴霾不散,增长乏力。
到了21世纪,日本经济虽然偶尔有点起色,但总体低迷的局面并没有改观。"安倍经济学"曾让人眼前一亮,但由于结构性改革不彻底,好景也难以为继。如今,日本经济还面临着不少难题: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财政赤字高企,政府背负沉重债务;创新乏力,产业升级无力。30年过去了,泡沫留下的创伤仍在隐隐作痛。
说了这么多,日本的教训到底给我们什么启示?我觉得有这么几点:
第一,泡沫经济害人不浅。泡沫是人们非理性繁荣的产物,背后往往藏着巨大风险。一旦泡沫破裂,经济就会遭受重创,陷入长期萧条。无论是日本的房地产泡沫,还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无一例外。所以啊,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防止资产泡沫过度膨胀,遏制金融风险堆积。
第二,危机来了要果断应对。危机爆发后,政策及时有效与否至关重要。日本的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决策层对形势判断不清,对风险认识不足,就会错失化解危机的最佳时机。相反,如果能够及时出手,果断处置,就能把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为经济恢复赢得时间。这就需要决策者头脑清醒,沉着应对,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
第三,各项政策要协调配合。对付危机光靠单兵突进是不行的,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必须形成合力。日本的教训说明,如果政策目标含糊其辞,手段不得要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比如说,过度放水搞货币宽松,结果可能助长资产泡沫;盲目上马搞财政支出,结果可能加重债务负担。所以说,政策制定要统筹兼顾,多管齐下,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最后,还是要放眼长远。对付危机固然要立竿见影,但更要着眼未来。如果只顾眼前,不注重深层次改革和结构调整,就难以从根本上化解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说到底,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根子还是结构性矛盾没解决。所以啊,我们在对付危机的时候,也要未雨绸缪,通过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后劲,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失去的三十年",对日本来说是段惨痛的记忆,但对我们来说却是笔宝贵的财富。它警示我们,经济发展的路上荆棘遍布,泡沫崩盘、金融风险、结构失衡等问题随时都能给我们下个绊子。唯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68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