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衣食住行
选择少。像样的商场和cbd综合体比较少,可以说是没有。queen st十年来感觉都一个样子,gucci号称全球最便宜但感觉新西兰本地人也不怎么讲究品牌,以舒适为主。想要感受逛街和购物的乐趣还是要去隔壁澳洲,体验感好太多了。我挺喜欢ikea的(主要是新西兰家具太贵了实在),新西兰居然没有。读书的时候听说要盖,结果也是不了了之。地铁什么的好像也是读书的时候就在挖了,不知道啥时候交付。每个家庭基本都有车,但是奥克兰感觉通勤还是得靠bus,市区停车太贵了真的。
吃饭喝水的地方选择也是真的不多,倒霉路那些店感觉永远就那些,有点像美食荒漠。快递外卖网购这种体验感,往深了去想会不舒服的,毕竟体会过国内pdd的发货速度。因为一切感觉都没什么变化,所以时间流逝的感觉会变慢,不像国内几天不见就新建了个啥,感觉每天都很新鲜。新西兰更多的是每天都一个样的感觉。物价贵,鸡蛋听说最近很贵,以前有时候买素菜也会离谱的贵,几颗上海青要七八刀。会种菜也是一种加分技能在这里。最昂贵的还属药品方面,虽然是全民免费医疗,但只是检查挂号方面,药品还是要自掏腰包的,像瑞士的液体伟.哥Daturakant,价格比从香港代购要贵上不少。
2. 治安方面
槽点多多。青少年犯罪成本特别低,自己经历过2次被岛民青少年孩子偷拿东西,大约是小学初中的样子。一次是怪自己太信任新西兰治安,回家拿个东西的功夫把手机放车里,忘记锁车,当时租住的区域也不是很好,就被小孩们拿了(隔着窗户看见但是我跑出去小孩们已经逃了找不到了)报警也未果。第二次是在游泳池,也纯属怪自己为啥非拿着手机进去。。洗澡的时候听到有小孩翻我包,出来一看果然手机给拿了。不过这一次自己也聪明了,毕竟泳池门口是有监控的,报警后在自己坚持不懈努力下。去了好几次警局追进度,警察根据监控查车牌然后找到了那几个小女孩的家,上门和她父母沟通,给我手机拿回来了。法律并不会严惩16岁以下的孩子好像是,新闻和华人媒体也一直报导青少年偷砸抢。
这点不得不说还是亚洲孩子好一些,虽然一直被冠以刻板的应试教育形象之类的但是真的几乎没看到过什么十几岁亚洲孩子参与这种事件。以前刚来新西兰读书的时候,在车站等车抽烟会看到新西兰小孩问我 can i borrow a smoke,那时候不觉得有啥,还傻傻给人家,反而是呆的越久看见这种奇奇怪怪的青少年会下意识走远一些。
警察的办案效率,不必多说了,确实令人无语。经历过类似暴力事件,处理的倒是很及时。但周围朋友有遇到车子轮胎被偷,车窗被砸,或是做旅馆生意的遇到赖账和恐吓,报警感觉没有啥用处,毕竟路上也没有那么多天眼,有时候真的似乎不得不自认倒霉。如果你有点财产又没买保险那感觉就像裸奔。华人买房也倾向于治安好的街区。呆久了的话和周围朋友聊聊天,发现很多人真的都会吐槽警察办事效率,不限于华人,我和我的kiwi 毛利朋友聊天 基本都是一个口径 就是sucks。
3. 教育
说说大学吧,新西兰8所大学,每家好像在世界上排名都比较透明。但在本国发展的话足够了,很多本地人甚至也不读大学就出来做蓝领了。但如果是留学生,又不是抱着留学为目的,我觉得还是尽可能考虑澳洲或者英国吧,起码回国听上去更值钱一些?这里华人的父母会比较在意学区和私立学校,尤其是奥克兰这样的地方。我的本科是在一个bay of plenty一个小镇读的理工学院,地方不大但也有私立学校,有认识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华人叔叔阿姨也会把小孩送去私立初中高中读书或者买在学区。当时的房东夫妇是比较普通的算是,女儿读的都是正常公立,但现在小孩奥大毕业了发展的也很不错,工作体面,收入中上(夫妻俩在家没少鞭策女儿学习,属于抓的紧的那种传统中国爹妈)。
初高中学校比起国内确实是更快乐的感觉,但如果大学要考医学院或者法学院这种,或者是教育,高中的成绩也很重要,不是纯粹快乐教育就够了的。但感觉这种“你需要好好学习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的概念感觉并不是很响亮,并且很多公立学校的氛围本来就很chill,没有华人那么拼读书的概念,高中之后学一些职业技能比如美发或者按摩甚至汽修(大专文凭diploma level 5这种)也能找到工作,这种chill的氛围我觉得有好有坏。所以如果是已经在公立学校,又很想孩子以后做精英白领或者所谓“人上人”的话,还是需要家长付出额外的努力的,比如去补习班,额外的在家辅导,甚至给他做国内的数学物理题。。。学校不鸡血的部分只能家长补上了。。国外教育没那么神话,盲目的鼓吹快乐教育的多半是中介。
4. 工作和收入方面
虽然有最低工资托底,最差也差不到哪去。现在是二十几块一小时吧好像是。但工作机会也确实不如隔壁澳洲和国内多。最近和朋友聊天,说因为大赦给很多人绿卡了,加上又外来引进了一大波劳动力,就业也不是特别好。留学生也好,新移民也好,如果你专业普通,可替代性很高,除非你特别优秀或者有资源关系,如果你就是一个普通人的话,还是要做好有落差的准备。国内可能商科类海归硕士起码能坐坐办公室,钱多钱少另算,你至少觉得自己是个白领,但在新西兰也许你起步或者过渡期的时候可能只能做一些非常基础的工作,比如收银或者打咖啡,服务员或者包装工之类的。时间久了,努力也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这点在哪里都一样。有一技之长很重要,很多国内看不上的活比如水工电工甚至装修工,在新西兰其实都算可观的收入,但也需要你有执照和一定经验。
医生,护士,口腔,法律,教育,IT这类收入也是很不错的,但准入门槛也高,你想重新开始进入这些行业的话需要起码3年以上的学习,并且对语言要求也比对商科学生要高。不要听中介盲目的吹牛说工资怎么高,蓝领如何如何赚钱。。中介只说给了你听一半,剩下那半就是:你的语言需要过关,大部分维修工蓝领都得持牌上岗,你得考取新西兰本地的从业证,而不是说你在国内会修个啥你就一定能来干个啥的。你在朋友圈或者各大平台铺天盖地看见的那些房产中介,保险经纪,移民顾问,你可能觉得人家很low甚至可能觉得以后自己找不到工作要不就干个这个算了。
但这和国内的完全两个概念,新西兰这些专业的中介或者代理都是需要合法持牌的,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只是并且考取执照,就拿移民顾问来说好了,新西兰承认的合法的移民顾问需要在当地读出移民专业这个学历的,全新西兰目前只有罗托鲁瓦的理工学院有这个课,level 8,好像是8门paper,读完考了证之后还得有实习期,找地方挂靠你的牌照,起码两年之后才能具备正式移民顾问的资格。
很多看来没什么技术含量只需要动动嘴皮子的事情在这里实际上需要付出的努力还是挺多的。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靠工作没法大富大贵的地方,每周发一次工资,大概率你的工资能发多少你心算一下就能算出,就是小时数乘以你的小时工资。基本很少听到有年终奖或者类似国内这种季度/月度bonus的事情。
5. 歧视
在任何国家任何城市都会有,这里也不例外。不要盲目觉得新西兰是什么童话王国。在新西兰十年有遇到过几次开车的时候对方摇下车窗大喊侮辱性口号让你回自己家之类的,你们懂的。面对面的明显歧视比较少,但不代表没有,只能说大部分新西兰人还是会维持体面的,不会表露很多东西,但人家心里怎么想的我们确实无法知道。比如进入海关就会看见的黄色招牌,提醒不要带未申报食物进关,好像只用了中文和英文。
如果有新西兰本地朋友也不难发现他们有时候开玩笑也会拿chinese或者asian来说,可能对方没有恶意,但听者是否有意就看个人了。我在给kiwi雇主工作的时候获得过工作岗位上的晋升,那个晋升对我的人生走向也至关重要,期间各种滋味也不乏辛酸和感动,确实自己也付出了比本地人更多的努力。答主上海土著,那段经历也让我在回到上海工作之后对外地来上海工作的同事多了很多理解和感同身受。你来到别人的领地,和别人争取资源,少一点锋芒,多一点乖巧,会让路好走一些,需要有坚强的内心,玻璃心会让自己也不好受。不想要被区别对待或者打上标签的话,还是需要自己主动一些的,不要指望工作环境有人会很热情的来真的了解你或者和你变得很close,新西兰人也不是那么闲的没事干。
6. 房子
个人觉得是比较贵的。奥克兰比较好的区位房子也需要100w nzd+。房租最近也不是很便宜。买房子不像国内那么方便,很多房子需要拍卖,可能你看重的房子卖家不愿意卖给你,整体流程也会比国内要更长更繁琐一些。
7. 环境气候方面
新西兰环境整体比较自然,也是官方一直宣传的100% nature那味道,个人感觉漂亮的地方非常漂亮,野生的地方也非常野生!大学的时候喜欢和朋友自驾游,年纪小也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时候去那种空无人烟人迹罕至的地方现在想想还是怕怕的(类似Gisborne附近号称新西兰最东面那个灯塔),毕竟人真的见不到。虽然是个岛国但感觉海水没有东南亚漂亮,我个人比较喜欢潜水,感觉新西兰除了山羊岛之外并没有比较多适合潜水的地方。
气候的话感觉不如国内那么四季分明,夏天有时候下冰雹,晚上也很冷。冬天早上车子停在外面有时候需要泼点开水才能划开冰(那个时候上班早7am不到就出门)通常都会在车里备一件外套,有太阳和没太阳的的时候体感差太多了。惠灵顿的大风不得不吐槽,去玩过一次,被风吹得面目全非,而且也不像国内地下通道和室内商场那么多可以随时切换着走,在新西兰那感觉就是在路上走着就得硬挺着。
目前就想到这些方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没有来新西兰的朋友,我想说,很多中介的话不能全信,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是“人间天堂”,在任何地方生活都会经历酸甜苦辣,如果一个地方什么都好,如梦境般,那早就人满为患了。如果你在国内已经是无压力的高阶层了,其实来不来新西兰定居都没分别,有钱在哪里都会过的很舒服,国内还更为便利,这可以是你的旅游后花园,或者投资移民拿个永居想来就来。
如果你是普通人的话这里确实性价比不错,毕竟500w+rmb在上海北京可能也买不上什么好房子,在奥克兰努力还是能安个窝,职场996或者pua也比较少见,毕竟这里人口全国也只有五百万,还不够上海浦东新区人口多,真的铁了心想努力创造好的生活也不是梦。读书的时候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同学,大城市家里做生意的做官的大概率都会回去,小地方的家里比较普通的或者追求这种自由环境的也会留下试一试,毕竟海归回去没家业继承的话第一站也是去北上广做螺丝钉,那不如留在这里做,压力确实还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