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年报显示,随着机床数控系统、智能产线业务的提升,公司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7.13%和45.70%。
不过,华中数控在2023年仍未摆脱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的状况。华中数控曾对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长期为负的情况有过解释,这与公司承接大量国家与地方专项的课题研究项目,以及相关的会计准备规定有关。
3月25日,华中数控方面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负的原因,投资者都比较了解,对公司二级市场市值的影响不会很大。
此外,在智能产线业务方面,华中数控在2023年取得了出海的历史性突破,获得超过5亿元出口订单。前述华中数控方面人士向记者介绍,公司比较早在海外市场布局,在匈牙利也设立了子公司。“公司在2022年就开始开拓动力电池领域的海外市场,去年(2023年)中标了海外的一些大额项目。”
去年获政府补助1.22亿
年报显示,华中数控2023年录得营业收入21.15亿元,同比增长27.13%;归母净利润为2709.07万元,同比增长45.70%。
归母净利润实现盈利,仍旧有赖于政府补助。2023年,华中数控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达1.22亿元。因此,华中数控2023年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7901.60万元。拉长时间线来看,华中数控仅在上市当年的2011年录得过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盈利。
华中数控此前在深交所互动易上多次解释称,公司承接了大量国家与地方专项的课题研究项目,并根据课题与项目任务书的约定按进度获取相应的经费资金。公司承担国家、地方相关科技项目收到的政府补助非无偿性质,在承担项目的过程中,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相应项目的研发投入较大,且研发费用均计入经常性损益,而根据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公司承担项目课题收到的政府补助需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因此,在核算扣非后的净利润时,仅扣除了确认的政府补助收入金额,而未扣除为此发生的相关研发投入支出,如上会计核算方式造成了公司扣非后的净利润为负。
何时才能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转正,暂时仍无法定论。“当前国家的会计准则还没有发生变化的话,那么按照目前的会计准则,以及我们还是像以往一样能够承担国家在工业母机领域的项目的话,那这种情况(扣非净利润为负)可能还是会有。”前述华中科技方面人士表示。
该人士也认为,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长期为负,对公司在二级市场市值的影响不会很大。“目前大家对我们这个情况都比较了解,对于我们二级市场的影响是在逐渐减少的。”
事实上,研发投入较大一直是华中数控引以为傲的地方。2022年和2023年,华中数控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46亿元和4.1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79%和19.63%。
此外,持续高企的应收款项和存货也给华中数控的业绩带来了一些压力。截至2023年末,华中数控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金额分别为9.23亿元、1.24亿元和0.54亿元,总共占公司资产总额的比例超过20%;华中数控的存货价值为9.01亿元,与公司资产总额的占比同样超过20%。
2023年,华中数控的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总共约9000万元。
智能产线实现海外突破
华中数控主要拥有三大业务板块,即机床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产线、新能源汽车配套。在从事最久的机床数控系统业务方面,华中数控主要定位于中高档市场,此前已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8型高档数控系统。
2023年,华中数控的数控系统与机床业务实现营收8.92亿元,同比增长26.22%。而且,华中数控的数控系统与机床业务毛利率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上升,分别提高了3.89和2.76个百分点。
华中数控曾在其2020年年报中披露,根据工信部组织第三方进行的数据统计,2020年华中数控在国产高端数控系统市场领域占有率近50%,居全国第一位,继续引领国产高端市场。
华中数控的机器人业务来源于其在2016年收购的江苏锦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随着工业机器人与智能产线业务的快速增长,该板块业务营收已在2022年超过数控系统与机床业务,并在2023年占到了华中数控整体营收的一半以上。
华中数控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受益于国内外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公司工业机器人与智能产线业务实现收入11.18亿元,同比增长35.53%。不过,华中数控的工业机器人与智能产线业务毛利率在2023年仍未止住下滑,已从2018年的38.28%下降至2023年的26.88%。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产线业务方面,华中数控在2023年取得了出海的历史性突破,获得超过5亿元出口订单。在展望2024年时,华中数控表示,公司将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大力抢滩海外市场,海外市场或将成为华中数控一个不错的潜在增长点。
华中数控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也得益于中国新能源产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上各类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去年(2023年)我们在海外进行了一些参展,其实在海外,国外企业对我们产品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因为国外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还比较平稳,没有像国内这样高速发展。”前述华中科技方面人士表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