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中专”, 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年代的回忆2024-04-26 13:39:34  90

记得很久以前,身边的哥哥姐姐大多以“中专生”为傲,上了中专,就意味着工作和就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专”就是“铁饭碗”的标志。现在打开一些老领导的简历,他们的最高学历也是“中专”。中专在过去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首先要说的是,中专的主要来源是初中生。也就是说,一个初中生毕业后,他可以选择去读高中,也可以去读中专,不过中专可不是谁想读就能读到的,用一种类比来看,当年的初中生考上中专的难度相当于今天高中生考上985 211的难度,能考上中专的初中生都是在当时学习成绩比较好的人了。所以,在当年那个时代,中专的学历是很受到社会认可的一个学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只要考上了中专,你也是拥有一个“铁饭碗”甚至“金饭碗”的人了。

中专的难不仅仅在于“考试题目”的“难”,更重要的是它的门槛比较高。据了解,在当年中专走红的时候,每个县区只有前五十名的学生才能有资格去报考中专。等到你考试通过了,报考的时候又会有另外的条件限制你入学。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就好比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在某些地区招生限制名额一样的情形。从横向对比来看,中专的分数线是要高过考入重点高中的分数,也正是如此,只要你是在1992年前考上中专,那觉得是给家族争光了。

在有的地方,考上中专那是要全村欢庆的。在小编所在的湖南某乡村,有人考上了中专,村里的村长大手一挥,“这是荣耀,必须庆祝!”于是决定在村里加映一场电影和一次花鼓戏演出,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高考生考上985 211也似乎变得稀松平常,不再这么拥有仪式感了。

中专生毕业后也是“包分配”的。那时节,“包分配”三个字就是相当于“好工作”的代名词。中专生只要顺利毕业(当年也有不能毕业的中专生,一般都是早恋怀孕、考试作弊被开除的),去的地方一般是编制内的成员单位,在当年小学里,一些老师甚至都是初中毕业,如果哪个学校去了一个中专生,那绝对是“人才”级别,会让校长高兴一个礼拜。

再联想一下现在,一个大学的毕业生去小学任教,早已是一件很普通寻常的事情了。联想一下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在1992年前,中专生还是有质量的毕业生存在,当1992年过后,中专生已经慢慢没了“数量”和“质量”优势,它也慢慢从学历鄙视链的顶端掉到了末尾。

但不论如何,当你看到30多年前的“中专生”,你一定要了解和明白,他们也曾经是过去的“天之骄子”,是“学霸”一样的存在。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3521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