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又来: 中国得跟我们一样, 出更多钱帮助穷国应对气候变化

观察者网2024-04-26 11:48:32  46

[文/观察者网张菁娟]“我强烈敦促那些有能力的人加入我们,特别是当今最严重的污染者,也包括二十国集团(G20)国家。”

4月25日,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的气候会议开幕式上作出上述表述。

据路透社报道,贝尔伯克当天在会上“暗暗敲打”中国,声称在各国准备联合国就新的气候融资目标进行谈判之际,中国和其他污染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应支付更多资金来帮助贫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报道称,富裕的发达国家有义务根据条约为帮助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他们希望说服中国和富裕的、高排放的海湾国家也加入他们的行列。

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在开幕式致辞 图源:德国外交部

此前,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作出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

2015年的《巴黎协定》又提出,在2025年前设定一个气候资金新集体量化目标(NCQG),这一目标建立在1000亿美元承诺的基础上且应当高于每年1000亿美元,必须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和优先事项。

然而,富裕国家“每年筹集超过1000亿美元资金”的小目标屡屡失败。贝尔伯克在开幕式上透露,德国仅在2022年首次达标,并鼓励其他国家也加入进来,共同履行承诺。

她称,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在联合国纽约总部通过以来,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1992年,提供国际气候融资的二十几个国家占世界经济总量的80%。现在,这一比例下降到50%,其他国家的占比增加了一倍多。

“这就是为什么我强烈呼吁那些有能力的国家加入我们,尤其是当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也包括G20国家。因为强大的经济体要分担更多的责任。”贝尔伯克说。

贝尔伯克还表示,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超过2万亿美元用于生态转型,其中一半必须来自发展中国家内部,另一半来自国际资金流动。

她称,尽管预算有限,德国已经并将履行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融资承诺,并确认德国从2025年起每年提供60亿欧元的气候融资目标。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德国多个城市进行绿色改造建设 图源:IC photo(下同)

根据德国外交部网址,此次气候会议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气候谈判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多过将在会上讨论COP29会议议程。

路透社援引2021年科学家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气候融资需要大幅增加到每年5万亿美元,以资助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报道称,各国正准备在COP29气候峰会上商定一个新目标,即富裕国家每年向贫穷国家提供多少气候资金。

在会议期间的一个小组会议上,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长舒尔策也表示,德国将做出贡献,提供他们的公平份额,但希望其他国家也这么做。“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我们需要更多的国家承担自己的公平份额,所有排放大国,还有海湾国家,还有中国,我们都需要做得更多。”

据报道,当被问及欧盟最近限制中国清洁技术进口的举措是否会破坏合作和气候谈判时,贝尔伯克表示,德国和欧洲需要在气候问题上与中国合作,各国在生产清洁技术方面的竞赛对绿色转型有积极作用。

她说:“这是一个积极的挑战。如果每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生产出气候中和产品的人,而且在未来也生产大型绿色工业产品,那么这对世界来说是最好的答案。”

本月初(4月9日),欧盟宣布,对涉嫌通过外国补贴在欧洲市场获得“不公平优势”的中国风力涡轮机供应商展开调查。在此之前,布鲁塞尔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和火车补贴也展开了类似调查。

中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已实现“碳中和”,实现真正“零碳”排放,年减碳量超30万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曾在2020年宣布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确定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根据目前各国已公布的目标,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美国、日本将分别用71年、43年、37年,而中国只给自己30年的时间。

德国联邦议院气候保护和能源委员会委员弗里德里希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设立的目标意义重大,“只有与中国携手,我们才有可能在应对气候变化这场全球性‘战役’中取胜”。

近年来,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强有力行动。据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介绍,截至去年底,在中国的推动下,风力发电的成本已经降低了80%,光伏发电成本降低了90%,这为全球大规模部署可再生能源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同时,中国的能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超过煤电。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3475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