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看《陈三两》有感, 只要演员不胡闹, 中国戏曲死不了

我就是个码字的2024-04-25 17:55:00  79

关于中国的传统戏曲,网络上一直存在一个很有争议的观点:戏曲快死了,理由就是年轻人不喜欢,戏曲太陈旧太缓慢还听不懂。

当陈丽君李云霄破圈爆火带动浙江小百花和越剧也走红之后,网上也有一种争议性观点:如果没有陈丽君李云霄这种撞大运的流量,越剧还那样。

之所以说这是争议观点,是因为其观点有一定道理同时也没道理。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特意去现场看了两场越剧《陈三两》,这也是笔者第一次到剧场听戏,通过直观感受去回答疑问。

一、视觉

如果你是冲着陈丽君李云霄的颜值去看越剧,你会发现其实你走进了一个颜值宝藏,戏曲行业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在舞台上最大限度提升演员的颜值。

戏曲行业在选材时都会注意演员的颜值底子,但和影视行业又不一样的是,戏曲行业对颜值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哪怕只是中人偏上的颜值在戏曲化妆的帮助下也可以提升为顶级颜值。

戏曲在服装的选择上也非常讲究,要不就是雍容华丽要不就是简洁束身,可以最大限度提升角色的形象。

这样一来就会形成最终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用一位网友称赞陈丽君的话形容,她就像一个大号的戏曲手办,又漂亮又精致。

像《陈三两》舞台上,不论是李凤鸣还是一寸金,不论是富春院小姐姐还是八府巡按护卫,每个人物在视觉上都显得非常精致,观众光从视觉上就会产生好感。

有网友感叹,难怪很多影视剧里都有军阀在看戏时对演员动歪心思……确实养眼啊。

二、故事

有很多网友认为,戏曲故事太老套,比起现代宫斗剧、悬疑剧和谍战剧,戏曲的剧情普遍太简单。

这倒是实话,不论是《铡美案》还是《陈三两》,故事情节都不复杂也确实比较老套,表达的也都是传统道德观念。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戏曲很多故事都有着非常朴素且普世的价值观,以《陈三两》为例,父亲留给李素萍李凤鸣的家训“洁身永自好”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很强的正能量引导作用。

李凤鸣贪财误拶亲姐,刻画了人性的黑暗面,陈奎不忘旧恩报答恩姐,又歌颂了人性的美好,这些很朴素很直接的故事别说演几十年就是演几百年依然不会过时。

三、铺垫

更多的网友经常会将戏曲不吸引年轻人的主要原因之一归咎于戏曲节奏太慢,因为戏曲很多时候都是唱,而唱的节奏普遍较慢,就会让整出戏显得慢腾腾的,在有些人追剧都用1.5倍速度的今天,节奏慢确实是一个要命的问题。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反之亦然,戏曲节奏慢的优点在于铺垫极其细腻,剧情的高潮和人物的情感经过各种铺垫之后会更加到位。

以《陈三两》为例,该剧为了营造剧情的高潮做了一大一小两个铺垫。

大铺垫是剧情主干,李凤鸣当上知府之后正好遇上陈三两状告张子春,而陈三两恰恰就是李凤鸣失散多年的亲姐李素萍,更关键的是,李素萍当年将自己卖给富春院得来的二百两银子,一半用于葬父一半供弟弟读书。

李凤鸣当官之后,却因为二百两的贿银要毁掉陈三两也就是李素萍的人生,在陈三两痛斥他贪赃枉法之后还给亲姐施加拶刑。

小铺垫是姐弟相认过程,从陈三两会双手写梅花篆体开始一直到陈三两背出李父临终遗言,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一直到姐弟终于认出对方。

笔者连续看了两场《陈三两》,这两场戏每到姐弟相认这个桥段时,全场台上台下几千人都极其安静,真是静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的那种感觉,这就证明观众们全都成功入戏,而这种入戏则必然是铺垫极好才能做到的。

慢节奏的戏曲一般在剧情铺垫和人物刻画上都非常出色,只要你静下心来听,肯定会被剧情所吸引。

多说一句,有些观众非常有意思,国外那些歌剧和戏曲一样故事节奏非常慢,咏叹调和戏曲唱腔的节奏也差不多,而且外国歌剧还存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别,有些人嫌弃传统戏曲的同时却将外国歌剧捧为经典艺术,太双标了。

四、感染力

作为一个戏曲外行,可能不太懂戏曲的唱腔到底是什么流派什么特点,但戏曲唱腔的感染力有多强还是能够深刻体会到的。

之前笔者在听评剧《三勘蝴蝶梦》时曾被鲜灵霞的大悲调哭腔感染到根本不知道剧情的情况下满眼含泪。

这种被唱腔感染到的现象也发生在看越剧《陈三两》时,李素萍卖身葬父后有一段跪在父亲灵位前道别时的唱,这时候的她没有大悲大哭,只是向父亲娓娓道来不舍之情,作为观众你能深刻体会到那种被努力压抑到极致的悲,听戏时眼眶忍不住盈满泪水,这大概就是演员的功底,同时也是戏曲的魅力。

现场看《陈三两》被李云霄的唱腔感动到掉泪同时,也终于理解陈丽君演《梁祝》时为什么下场了还在痛哭,那种感情一旦投入进去,真的犹如自己经历一样。

五、戏曲不会死

如果说进场看《陈三两》之前还在憧憬着李云霄,现场看完戏之后才终于明白,戏曲确实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不是戏曲不够好,而是我们对戏曲的了解太少。

现在有些戏曲团体为了招揽顾客迎合观众在戏曲舞台上大改特改,扭秧歌唱口水歌跳韩国女团舞,还有的演员甚至打擦边球,这种所谓的“创新”其实更像是胡闹,虽然一时间能够迎合一些追求低级趣味的观众,却从根上毁了戏曲。

戏曲的魅力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我们有时候陶醉在崇洋媚外的自惭形秽里,有时候又迷失在自甘堕落的低级趣味里,放着真正的好东西不去欣赏,还总被人忽悠以为戏曲快死了。

笔者相信,只要中国的戏曲演员们不胡闹,踏踏实实去创作和表演,中国戏曲永远都不会死,喜欢戏曲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每个人身上的传统文化血脉终将觉醒。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3271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