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许世友就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当时的军区参谋长是谁呢?他叫张才千,那是许世友的老乡。现在我们都说许世友是河南新县人,新县是后来设立的,许世友的出生地是湖北麻城乘马岗许家洼。
“三条半枪闹革命,二十六将出乘马”。乘马岗是中国第一将军乡。许世友和张才千都是乘马岗人,他们都是英雄的大别山子弟,能征善战的红四方面军将领。
(右二,许世友旁边是张才千)
1933年,红四方面军在川中扩编成4个军,许世友是红九军的副军长,兼红二十五师师长,张才千是红四军第十二师师长。乍一看,他们似乎是平分秋色,许世友略胜一筹。
后来,许世友调任红四军军长,张才千继续担任师长,又调到军部担任参谋主任,作战科长,从那个时候起,许世友就是张才千的顶头上司,张才千是许世友的高参和好助手。
1946年,张才千参加了中原突围,冒死突围后,和主力部队脱离了联系,长期孤军奋战在鄂西北一带。一直到建国后,他才重新回到许世友麾下。
所以,许世友领导的南京军区一经成立,张才千就当了参谋长,2年后,张才千升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主管作战。南京军区有很多副司令员,张才千在他们中间排名第一,主管最为重要的作战。
可见许世友对他非常信任和倚重。可是到了特殊时期,许世友竟然对张才千进行不点名的批评,而且批评得非常严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王必成许世友)
特殊时期,为了躲避造反派,许世友非常机智地选择暂时离开南京军区,到大别山,然后又到北京住了一段时间。许世友虽然离开了,可南京军区的造反派还在。
为了维持局面,南京军区的几位副职,比如王必成,鲍先志和林维先等,三位开国中将,他们竭力避免冲突,出面接见了造反派的代表,还在他们的意见书上签了字。
真是岂有此理,造反派的口号是打倒许世友,三位副职居然趁许世友不在的时候,和造反派妥协。其实他们也是不得已,为了维护大局,避免冲突。许世友回来后,非常生气,点名批评了三位开国中将,让他们放下工作,去北京参加学习班。
学习班结束,三位开国中将都离开了南京军区,到其他军区任职了。许世友对三位副职批评得非常不客气,点名批评,而对张才千,批评得还算客气,因为没有点他的名字。
在点名批评三位副职的大会上,许世友还说道,有的领导大权旁落,让人钻了空子,自己却不闻不问,也不进行抵制和斗争。许世友这是批评谁呀?明眼人一听就知道: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张才千。
许世友不在,张才千负责主持工作,这是南京军区的惯例,说明许世友对张才千比较放心。可是这一次张才千却并没有把工作主持好,没有充分发挥好第一副司令员的作用,让许世友很恼火。
(右一张才千中将)
许世友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的人,在原则性问题上绝不让步,绝不讲面子,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他一生最反对和稀泥,他认为张才千在关键时刻和了稀泥,没有原则。
从此,他们两人之间也产生了隔阂。1971年,张才千离开南京军区,进京担任了副总参谋长。这是升官了。许世友为张才千饯行。吃罢饭,张才千一定要跟许司令谈谈心,说说他的心里话。
可是许世友却板着脸说,你喝多了,回家休息吧。然后坐上车就走了,把张才千晾那了。显然,许世友还是没有原谅张才千。可怜张才千一肚子话,憋在心里,说不出来,硬拉着肖永银参谋长和许世友的秘书李文卿,一定要和他们谈,不然不让他们走。
此时再不说,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张才千回顾了他和许司令的战斗历史和战斗友谊,讲了他对许司令如何尊重,许司令对他如何信任,两人配合如何默契等,一谈就是一个多小时。
说到最后,张才千非常伤心非常无奈地说,许司令不信任我了。此后,张才千的发展很不错,他在总参谋部工作好几年,主持过总参谋部的日常工作,1980年调任武汉军区司令员。
那一年,许世友退出了大军区司令员的领导岗位,进京担任了军委常委。张才千离京,许世友进京。非常庆幸的是,两位老将军后来互相谅解了,和好如初,经常往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2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