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情感谱系里,师徒情底蕴极为厚重。《吕氏春秋·劝学》有云:“事师之犹事父也”,即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然而,再可贵的情谊也经不住时局摧残、观点分歧和命运的消磨。今天我们就从人物建构与角色心理层面聊聊《追风者》。
王一博饰演“金融奶鳄”魏若来,王阳饰演“金融巨擘”沈图南,因相爱相杀而极限拉扯,因信仰分歧而针锋相对的师徒情谊,既上头又令人唏嘘。
一、情︱亦师亦友亦知己,半尊半慕半倾心
何者为师?人正者为师,德高者为师,能力强者为师,好学者为师,心胸宽者为师,眼界广者为师。沈图南是一位很好的老师,符合一切师者要素。他是典型的旧式绅士,风度气质优雅,但身为民国政府金融改革先锋,又深具勇敢和智慧。
沈图南做老师,很会!很难不在意他那些不经意的肢体接触。拍肩膀表示接纳,应用的是“自己人效应”,指通过缩短社交安全距离,把自己和对方迅速归于同一阵营。与魏若来说话或与他人说话提及时,总是亲切称呼“若来”,也是同理。
他用人不疑,魏若来夜闯沈府毛遂自荐成功,他第一时间就把小助理引荐给要人,这一波好感必须拉满!自己人效应让魏若来产生身份认同,并一度深刻影响到他的价值观。魏若来说“我的命都是先生的”,不是虚言,是“士为知己者死”。
而一切自己人效应巅峰,便是看似权宜的收徒。魏若来重归职场,他想把有政治异己嫌疑的爱将拉出旋涡。但此事绝非儿戏,若无托衣钵之心,沈图南绝不会以师徒名分做政治担保。受魏若来这一拜,实可谓是沈图南身家性命的孤注一掷!
魏若来自然明白!“沈师在上,受若来三拜”,因悸动而湿润晶亮的眸子里饱含孺慕之情。沈图南从来都是居高临下的上位者,从此刻步下阶梯走向魏若来开始就成了并肩战友,在以后每一次的磨难里就都有了“我们一起共渡难关”的情愫。
其次是擅用“角色置换”。师徒双方角色心理上加以置换,从而产生以心换心效应。譬如,魏若来因抢枪入狱遭大刑体无完肤,沈图南心疼不忍“我都没法想象你是怎样扛下来的”,单这一句,都够“他们就算打死我,我也不能拖您的后腿!”
“人不轻狂无少年,该走的弯路一步都不能少。”魏若来操盘狙击兴夏银行失手,印证了,走弯路是历练,也是必要经验。沈图南敢于放手是给他试错机会。无怪乎他看魏若来的眼神,总有些“我也是这么狂过来的,所以理解你”的意味。
“你不是低估了对手,而是高估了你自己”,沈图南明知魏若来有情报信息差,但身为引路人,他的做法是做好兜底准备静观其变,这就是“以战代练”。
虽说是改革派,但沈图南在推动金融改革的路上“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备受排挤还算了,死亡通牒与刺杀更是家常便饭。他对自身处境并非没有清醒认知,只是对南京政府和委员长仍存幻想,怀着“攘外必先安内”的认知。
兴夏一役,央行看似赢家实已步入颓势。虞沈之争就是孔宋之争。党争动摇国本,腐败蠹国病民,若不能优化国家体制清原正本,金融报国就注定只是清谈。面对爱徒诘问“您恪守本心了吗”,他又怎会对自诩的忍辱负重不生出些许迟疑?!
可叹沈图南自诩操盘手,实质却仍是官僚资本棋子。“你只是个凡人,你不是三头六臂,你不是无所不能”,这番话终会成为子弹,在不久将来正中眉心!
最后是 “可口可乐”效应。就是用小奖品鼓励好行为,两者相伴发生易使人联想,对好行为会起到正强化。是什么充当了可乐?譬如,给魏若来定制“战袍”。“为爱徒置装”这场戏的张力,颇有《王牌特工》哈利为艾格西置装的调性力道。
《王牌特工》师徒西装笔挺,绅士与嘻哈混搭,精致优雅而乖张;《追风者》师徒廓形英挺,巨鳄与奶鳄混搭,都非同一般惊艳。惊艳源于风格碰撞,一是老派绅士与年轻贫民子弟之间的文化隔阂,二是养成系师徒关系摩擦出的化学火花。
《王牌特工》有太多致敬设定让人会心一笑,优雅和中二共冶一炉,对手戏火花四射。《追风者》也有!如果说科林叔一把伞优雅大开杀戒,将特工逼格和时装元素一网打尽,那么王一博一个算盘算无遗策,亦让养成系和热血漫画双厨狂喜。
更何况是西装欸!西装对男人而言,不仅只是衣服!它是金融奶鳄的职场战甲,某种程度上,也是师徒与子同袍的隐喻,遭黄嫡长秘妒忌不是没道理!
再譬如,让魏若来拼酒。这场拼酒的意义是信任。代师出征、替师挂帅,这是沈图南对魏若来的“信任”转化为“信用”的关键一步。沈图南给出独当一面机会,而魏若来不辜负重托,拼酒事件师生情完成信任落地,为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信用就像心理账户余额,平时信任是零存,需时信用是整取。拼酒,也让汉斯确信沈图南授信魏若来,多多少少影响汉斯,对其能力建立起基础信任,后来钨砂交易才会接受魏若来的供货策略。所以,小酒馆成了信任与信用的魔力释放场!
更兼酒品见人品。饮酒是展示性格性情的方式,也是对人进行侧面考察的手段。醉后乾坤大,醺醺然就会飘飘然,暴露清醒状态下的隐藏面。魏若来是酒后酣睡型,可见心里不藏事儿,也可能是心理承受力强甚至有城府,符合金融人素质。
剧中师徒有三场酒戏。拼酒、买醉、断头酒,每场都是关系发展介质。酒后唱《送别》是全剧戏眼。假钞案真相被掩盖,师徒愤懑无奈,虽竭力自我安慰但信仰已近崩盘。夜色深沉,电车轨道没入夜色,正如魏若来不知自己的方向在何处。
选择不同,路也不同,注定分道扬镳。“你心中有一团火,别让它灭了,也别让自己成为曾经厌恶的人。”《送别》,是送别曾经的理想,也是送别彼此啊。
戏里,沈图南德操清美,一生充满传奇性,虽怀羊祜之德却历乱世之痛,被时局裹挟越陷越深。忠诚、智慧和担当是永恒美德,然本固枝方荣,栋梁材落在贫瘠壤,终是镜花水月一场空。以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谁料到屠龙者终成恶龙。
戏外,王阳不愧演技在线的叔圈天菜,沈图南上位者的清冷感、因信仰师徒手足决裂的撕扯感妥妥拿捏。便是颜值也若沉香老来俏,少时单薄今清癯,面相庄重气质雍容,倒真像伤后自愈的树,历经岁月自我修复,充满坚毅、力量与风度。
二、义︱敢想敢为敢担当,无怨无悔无囹圄
何者为徒?心诚者为徒,尊师者为徒,体勤者为徒,好问者为徒,求进者为徒,超越者为徒。魏若来,民国金融改革破壁少年,天资极好的寒门学霸,从备受器重的央行金融奶鳄成长为苏维埃政府红色金融家,他身上具有一切为徒的素养。
前半程师徒关系“如父如子”、“亦师亦友”。魏若来在沈图南的守护教导下一步步成长蜕变,共同经历困难挑战,分享欢笑和泪水。后半程师徒立场对峙“针锋相对”、“针尖麦芒”。道路不同前景不同,历史进展中他们的关系也倒反天罡。
师徒温情固然妙,但职场斗法显然更有戏。这种亲密关系即使没有时局推波助澜、政见火上浇油,大概率依然会相爱相杀,因为自古名师高徒多反目。
古今中外,著名的师生决裂事件并不鲜见。单是西方心理学领域,就有“实验心理学派”创始人冯特和“构造心理学派”创始人铁钦纳、“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与“受伤的治愈者”荣格等泰斗级心理学大家,从惺惺相惜到竞争乃至交恶。
国内亦非净土。古有“天纵之圣”孔子将“七十二贤”之冉有逐出师门,“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近代“民族复兴之父”康有为痛骂“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梁启超为“不屑之子、忤逆之徒”。喔豁,从圣人到夫子,从泰斗到巨擘,无一幸免!
我们试着用心理学“俄狄浦斯情结”弑父心理,来合理解析师徒恩怨,把师徒关系发展分为三阶段,归纳为由量变到质变、不断矛盾运动的发展过程:
入门期弟子渴求关注,需要得到老师承认、肯定和欣赏,而师父则会把“理想徒弟”投射到弟子身上。高期望下有皮格马利翁效应,但往往也让人不堪重负。为啥“嫡长秘”梗舞出圈?还不是因为失宠的“庶弟子”从匀情感需求未被满足!
熟练期弟子,眼界能力提升令师父不再完美,他将在试图颠覆超越的撕扯里成长。往往,弟子能力越强不满越多,内心冲突越容易外化。反倒是当弟子抵达精通期,原来的师徒关系瓦解,变成可平等对话的“世另我”,师徒关系将稳固下来。
譬如冯特铁钦纳,他俩拉扯主要源于学术竞争,在心理学发展历程中他们的故事是典型师徒传承和学术竞争故事;而弗洛伊德与荣格,荣曾对弗产生“宗教般的迷恋”,而弗则把荣当成“精神分析的王储”,两者后期矛盾也正是源于学术分歧。
越名师高徒越争论常有,分歧是发展契机。拜师戏便是隐喻:沈图南向下兼容,亲和但暗含江河日下之态;魏若来向上兼容,恭敬但大有乳虎啸谷之势。
魏若来又是怎样一步步逆天的呢?首先是做真诚倾听者,“格林斯潘效应”。如果想成为好的聊天伙伴,就必须是真诚倾听者。而要成为真诚倾听者,就要学会反馈。沈图南需要什么,魏若来央行面试失败后,七宝街“老法师”爷叔提点过:
“人家不用你,是因为你身上的价值还不够。”是提醒他自我增值,也是教他倾听。听啥?听锣听音,听话听声。当魏若来挑破央行商战意图,现场展示“愿尽毕生所学报效国家”,既表达了懂沈图南要什么,又重申了对党国的忠诚,上道儿!
若不是真诚倾听与细致敏察,让他对沈图南的心思与格局了若指掌,又如何能处变不惊,在偌大的关税投票事件中冷静操盘,在关键时刻,以小小助理一己之力,凭一页白纸打腹稿即兴发挥,便顺利扛起沈图南缺席而情势危急的大会现场?
“你们所看到的贫瘠土地,只要给予时间和耐心,一定会长成足以支撑世界的经济良田!”即兴演讲哪里即兴?分明就是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其次,擅用“富兰克林效应”。相比被你帮过的,曾经帮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也即,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是让他们来帮助你。上司兼恩师沈图南帮魏若来,不完全统计就有“职场捞人”、“监狱捞人”、“刑场捞人”、“火车捞人”。
当然有魏若来知恩图报在先,“先生可以永远相信若来”。但沈图南投桃报李也是实践“人可以趋利避害,但不能见利忘义”。正是恩师教诲催生他以天下为己任,为家国大义而不是只顾私利,"利在一人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的毅然决然。
而杀手锏是“反哺效应”。反哺是不仅对自己负责且能反向输出价值。“南京那些人是疯了吗?”“您恪守本心了吗?”“我真是以身在这座山中为耻!”魏若来的诘问里,有种如凝视父母身躯日益佝偻,既怜悯他们老怯又感慨物是人非的痛心。
此时、此地、此身,魏若来看清了沈图南的软肋与妥协,第一次真正理解近真赠他《资本论》的用心良苦,"一个健康良性的社会,应当自上而下进行财富再分配,定制最公平最合理的法律,让有钱人能够合法经营,穷苦百姓也能老有所依。"
沈图南爱才惜才,明知他有投共嫌疑,甚至后期敌我两分却三番五次相救,这是沈的性情。而魏若来对恩师的态度则更像“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出自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这对赫赫有名的师徒,也是千古名师高徒恩怨中的一员。
那么与沈图南喝过断头酒的魏若来,就真的忍心见死不救吗?你猜~"希望,我们重逢时风已经停了",近真这句话一直在耳边。孤雁,是你吗,先生?
魏若来形象的再次出圈,说明青年演员王一博,终于也像戏骨一样,演一部成一部,成就了自己鲜活影像人生的平行世界。我们见证王一博从idol到icon的成长,流量配得上正能量。他配得上盘踞巅峰的荣耀,更配得上主流媒体的认同。
角色为演员赋魅,演员为角色增彩。据说魏若来的原型参考借鉴了顾准先生,不世出的少年天才,著名红色经济学家。他曾留下“中国的神武景气一定会到来”的预言与希冀。某种程度,王一博于当代娱乐圈大抵也可算得某种神武景气罢!
导演解构红色金融主题,并将时尚揉进板正历史片,飙。王一博青春逼人,让历史褪去老人味重新变年轻,飒。一句话,《追风者》很敢!王一博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