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作战史上,涌现出无数的优秀指挥官,创造出数不清的战争奇迹,但要说到最有代表性的指挥官,还得是以下五位。
他们是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他们五个人都有辉煌的历史成就,指挥风格各不相同,下面分别说说他们各自的指挥特点。 彭德怀:刚猛绝伦,所向披靡 彭德怀是五位将领中,资历最高的,彭德怀指挥作战的特点是,勇猛无前,宁折不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彭德怀在红军时期,是唯一一个打下省会城市的红军将领。在长征时他担任最为艰苦,最为危险的后卫部队,掩护大部队撤退。
在解放战争时间,他指挥两万人的部队,与胡宗南的三十万人马周旋,是各个解放军中处境最为艰难的部队,却最终战胜了胡宗南。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又勇挑重担,担起了赴朝作战的重任,在别人都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彭总不但收复了失地,还一度光复了汉城,打出了国威军威。
彭德怀,总是出现在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候,总是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最前面,所以主席的诗中才写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是彭大将军真实的写照。 林彪: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林彪打仗是出名的谨慎,善于谋而后动,绝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林彪好静,喜欢琢磨作战地图,时常嚼着黄豆对着地图出神,总是在大脑中反复盘算,推演战场情况。
他指挥最大的特点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不动则已,一动则一招毙敌。
林彪成名很早,在红军时期就是常胜将军,在抗日战争初期,指挥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林彪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四保临江,三下江南的战役胜利,使东北战场攻守易势,从而取得了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
林彪不但能够指挥作战,还善于总结,像“三猛战术”,“三点一面”,三三制,都是林彪总结出来的。 刘伯承:成竹在胸,算无遗策 刘伯承最早是川军名将,一度做到军长的位置,他还是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是我军的军事理论家,红军时期是红军的总参谋长。
刘伯承元帅是战术大师,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任八路军129师师长,129师武器装备在三个师中是最差的,人员也是最少的,却是抗日战争中战果最大的,发展最好的,可见刘帅的指挥能力之高。
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任中原野战军司令员,不顾牺牲,顾全大局,毅然决然的挺进大别山,打乱了蒋介石的军事部署。
在淮海战役中,攻占宿县,断了黄维兵团的退路,把黄维给死死围住,使淮海战役最终取得全面胜利。 粟裕:能因敌变化而取胜 粟裕在红军时期并不特别出众,在抗日战场上,取得过优异战绩,尤其是黄桥战役和车桥战役,都是以少胜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粟裕在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苏中战场七战七捷,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歼灭七十四军,豫东战役的“神仙仗”,淮海战役,极大的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粟裕打仗,会根据战场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在运动中,变化中捕捉到一闪即逝的战机,屡屡收到奇效。
像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都是根据敌情的变化,而部署下达任务,实现歼敌的目的。 徐向前:以少敌多,以弱胜强 徐向前是黄埔一期毕业的,他率红四方面军四、五万人在鄂豫皖,与来犯的二十几万敌军作战,歼敌八万,创造了红军时期歼敌最多的战绩。
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徐向前带领新组建的二线兵团,只靠五六万民兵武装,而且装备奇差,在临汾战役中,取得了歼敌十万的辉煌战果。
徐向前用兵非常大胆,和他的性格截然相反,敢于在敌我兵力对比占劣势时,大胆向敌进攻,甚至围歼敌人,及其擅长用兵,经常出现以少胜多的战例,让人叹服!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18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