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网》报导,中国或许正在使用日本生产的机器进行核武研发。这一看法意味着,没有日本的机器设备,中国的坦克和火炮生产将面临巨大的阻碍。
机床有“工业之母”之称,它对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涉及到高端武器的生产。其发达程度既是一国制造业发展的标志,也是一国机械化、机械化、现代化的标志。据德国机床制造业联合会(VDW)(2014)统计,中国,日本,德国三家主要的机床制造商,合计为343亿欧元,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7%。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机械消耗国。然而,在国内,机床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对机械设备有着庞大的需求。但是,中国为何还要进口机器呢?我们自己做不到?数控机床是一种新型的数控加工设备,它是一种新型的数控加工设备。相对于一般的机床,数控机床在高精度、高复杂曲面的制造上有着显著的优越性,特别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尽管日本、德国生产的机器从外表上看很一般,但是他们在机械加工方面有着很高的准确性。比如,目前国内很多厂家能够装配简单的立式机床,但是其精度却很难达到要求。机床的控制系统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精度是控制的重点。其中,以法兰克、三菱等为代表的国外机械制造企业在这一领域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实践证明,国内模具与国外模具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原料。市场环境对此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一些工业领域,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是非常重要的。以航空发动机叶片为例,对其表面粗糙度、垂直方向等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需要高精度的数控加工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五轴和四轴机床,大部分都是从日本引进的。哪怕只有0.5 mm的误差,都会让火箭无法升空。高精密机床是制造发动机,核武器,导弹,战斗机,坦克等重要零件的制造所必需的。
日本相信,缺少了它的机器制造技术,中国的军备发展就会受到阻碍。这引起了人们对日本机床技术水平的探讨。日本紧随美国、德国,是全球第3个实现机床工业化生产的大国。1952年,美国首次开发了带有控制器的三轴机床,并在1958年成功开发了 CNC加工中心。但是,美国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却远远落后于日本。日本参照德国的标准,采用“模仿再创新”的策略,制订了自己的产业规范,引进了精密的检测手段。日本的机械加工企业,尤其以 Fanuc公司最为知名,他们不但研发了高精密的 CNC,而且还把机器和机器人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以787飞机为例,它的机翼采用了特殊的折弯工艺和精确的加工工艺,堪称日本高精度机械加工工艺的杰出代表。
但是,很多人仍然对精密机床的重要性表示质疑。就拿日本目前最大的常规动力攻击型潜艇“苍龙号”来说,它所采用的7个高曲率推进器对其制造精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机械加工工艺,在减少噪音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国的机器制造产业,尽管刚刚起步,但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它的专利申请上看出来。中国在主要机床上申请的专利越来越多,并呈现出向电子元器件、刀具和金属加工等方向发展的势头。
华中理工大学,航发曙光,上海交通大学等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最近有报告指出,中国在高精度机床方面有重大突破,产值达1822亿人民币,居全球之首。其中,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就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龙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已经能够完成11米以上的大型机床关键零部件的淬火处理,显示出我国在高精度机械制造领域的巨大进步。
中国机床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重大装备制造业,更关系到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推进机械工业的技术创新和工业升级。国家重点研究开发项目及工业政策,一直在鼓励、扶持高端机床的研究与制造。如“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均对高精度机床的研究与开发给予了有力的财政与政策支撑。同时,中国的机械制造企业也在不断地与国内、国外的研究院所、大学进行技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
中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对高精度机床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中国机床工业将进一步向高科技、高精度、智能化方向发展,以适应更大范围的工业应用需要。与此同时,中国还将持续推进国产机床自主创新,降低对国外高端机床的依赖,在世界机床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体而言,中国机床产业正处于一次深刻的转型之中,这一变化关系到中国制造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的机械产业格局都将发生巨大变化。中国机床行业将迎来一片光明的发展前景。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11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