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随着德军的坦克轰隆驶入苏联领土,斯大林的这一雄图伟志被迫搁置。当时,苏维埃宫的地基虽已挖掘完成,但随着战争的爆发,所有的建筑材料、工人乃至国家的心思都被重新分配去支援那场耗资巨大的战争。钢铁被拆除,用于加固莫斯科的防御工事,而原本用于建宫的场地,转瞬间变成了军事物资的临时堆放地。
战争结束后,斯大林尝试重启这一项目,但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战后苏联的经济困境使得工程进展极为缓慢。斯大林去世后,这一地标性建筑的命运似乎也随之尘封,直到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决定将这个地方转变为某种全新的公共设施。
苏维埃宫的雄心壮志与挫败
1937年,随着苏维埃宫建设的启动,莫斯科城市景观准备迎来一次重大变革。这座建筑被设计为苏联政权的象征,以其规模和豪华程度来展示苏联的国力和工业成就。工程的规划涉及数百名工程师、设计师和规划专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空前的建筑挑战。然而,现实的工程条件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顺利。
工程队在莫斯科市中心的一块广阔土地上开始了工作。首先是地基的挖掘工作,这是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工程团队首先需要挖掘数十米深的地基来为巨大的建筑物打下基础。然而,他们很快发现,当地的地质结构极其复杂,由于缺乏强大的工程机械,传统的挖掘设备难以达到设计的深度。
挖掘工作缓慢而困难。随着工程的深入,工人们遭遇了多处硬岩层,这些岩层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挖掘速度。工程队不得不频繁更换破岩设备,每前进一点都需付出极大的劳力和时间。此外,这个区域的地下水位较高,这给工程带来了额外的挑战。
地基工程进展的同时,设计团队在地面上进行详尽的测量和规划。巨大的蓝图和设计图纸在工地办公室内外传递,每一次调整都需要精确到毫米。建筑的每一部分都被精心设计,以确保它能承受预期的重量和外界的环境压力。
然而,就在地基挖掘进行到一半时,一个意外问题出现了。春季的大雨加剧了莫斯科河的水位,部分河水开始渗透进入挖好的地坑。最初只是少量的水渗入,但很快,水的流量增大,整个工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泥潭。工程设备和材料部分被水浸泡,施工现场一片混乱。
此时,为了防止进一步的水害,工程队不得不部署大量水泵设备,试图把积水抽出。同时,紧急增加了排水沟和加固措施,以阻止更多的河水侵入。这些临时措施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和时间,使得工程进度大大落后于原计划。
挖掘地基的困难和挑战,加之水害事件,极大地增加了项目的成本和时间表。每一天的延误都意味着巨额的财务压力,而工程的巨大规模和复杂性使得简单的解决方案行不通。这座计划中的宏伟建筑,原本象征着苏联的力量和前进的步伐,现在却暴露出当时苏联在工业和技术实力上的局限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苏联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巴巴罗萨行动”,这是一场空前的军事攻击,迅速席卷了苏联的西部边境。这场突如其来的侵略,迅速改变了苏联整体的战略和资源配置,所有非战争相关的项目几乎立即被迫停止,其中就包括了苏维埃宫的建设。
随着纳粹军队的快速推进,莫斯科很快就成了战争的前线城市之一。苏联政府迅速作出反应,一项紧急命令要求所有可用的资源和劳动力转向国防和战争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用于苏维埃宫建设的材料和人力被迫重新分配。工地上堆积的钢铁、水泥和其他建材被迅速转运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前线及其后方的防御工事建设地。
其中,苏维埃宫原定使用的大量钢结构,特别是那些已经部分安装的钢柱和梁,成了防御工程的重要材料。这些钢材被拆除并运往莫斯科各处,用于构建和加固那些急需的防空洞、地堡以及其他军事设施。在战时,莫斯科城市周边迅速建起了一道道固定防线和掩体,用以防御可能的德军攻击。
随着战争的进展,前苏维埃宫建筑工地的许多工人也被征召入伍,或是被派往工厂和其他工地,参与战争物资的生产。这些工人之前在建筑领域的经验,在战时被用来建造和维护军事设施、修理受损的基础设施等。战争对人力资源的巨大需求,使得许多原本的建筑技术人员不得不迅速转变角色,适应新的工作需求。
而在莫斯科市内,战争的阴影迅速笼罩了整个城市。随着战线的逼近,城市防御变得尤为重要。苏维埃宫原定的位置,一度计划成为苏联政治和文化的象征,现在则成了抵抗外敌的阵地之一。市民们在空袭警报响起时,匆忙寻找掩护,而那些原计划用作建设盛大宫殿的设备和材料,现在被用来构筑生命安全的防护工事。
在这场突然的战争中,莫斯科的面貌和城市的功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街道上不再是建设的繁忙景象,而是防空洞的出入口、沙袋的围栏和匆忙搭建的防御设施。莫斯科的每一块砖石,每一份资源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用途——保卫家园,抵抗侵略者。
斯大林的执着与挑战
战后1947年,苏联开始着手重建由战争严重破坏的城市和工业设施。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国家面临庞大的重建需求和经济困难,斯大林依然下令重启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苏维埃宫建设项目,这座未完成的建筑象征着苏联的崛起和国力展示的雄心。
随着工程的重新启动,工人和机械再次汇集到这片长满野草的废弃地。原先用作建筑基础的部分由于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而部分损坏,需要重新评估和加固。新的地质勘探工作开始进行,以确保地基的稳固性能满足巨大结构的需要。然而,这一次,工程团队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战争后物资短缺,很多基础建设材料如钢铁和水泥的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施工需要。
在斯大林的指令下,苏维埃宫的设计被略作修改,以适应更为紧张的经济和物资条件。工程进度缓慢,主要因为战后苏联的经济恢复速度远未达到战前水平。此外,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多次施工中遭遇地下水问题和不稳定的土层,不得不反复调整施工方案。
在1950年代初,尽管施工团队倍加努力,苏维埃宫的建设仍然步履维艰。当地负责的工程队长在多次尝试加固地基并重新铺设钢筋后,发现由于长期的水侵和土壤移动,部分已经建成的结构出现裂缝和下沉。这一发现使得原计划中的建设工期不得不再次延长,增加了新一轮的评估和加固工作。
与此同时,整个莫斯科市也在经历战后重建的热潮,许多资源被优先分配到居民住房和基础设施的修复上。这进一步限制了苏维埃宫项目的物资供应,施工现场经常因为材料不足而停工。这些延误逐渐使得项目成本飙升,超出了最初的预算估算。
斯大林于1953年去世,他生前的这一梦想未能实现。随着他的去世,苏维埃宫的建设项目失去了其最坚定的支持者。新的苏联领导层对这一项目的热情远不及斯大林,更关注经济建设和国家的实际需求。因此,工程逐渐放缓,最终停止,未能恢复的建设地逐渐被野草覆盖,积水形成了一个大水洼。
赫鲁晓夫的转变与创新
随着斯大林时代的落幕,赫鲁晓夫成为了苏联的新领导人。在他上台初期,面对莫斯科市中心的一片废墟——未完成的苏维埃宫,他决定对这个问题采取直接行动。赫鲁晓夫意识到,这座未完成的建筑不仅是物质上的浪费,也是城市景观的一大污点。在探讨了多种可能的方案后,他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创新的想法:将这座未完成的建筑改建为一个大型公共游泳池。
这个提议得到了政府其他成员的支持,因为它不仅解决了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而且提供了一个大众化的休闲设施,能够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政府迅速着手调整原有的建筑计划,将这个未完成的建筑项目转变为一个具有实际用途的公共空间。
赫鲁晓夫指示工程团队对现有结构进行评估,以确定哪些部分可以重新利用,哪些部分需要拆除重建。考虑到原建筑的设计是为了承载重型建筑的重量,地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足够稳固,可以用于支撑游泳池的结构。工程师们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圆形池体,直径超过130米,深6米,能够容纳数千人同时游泳。
游泳池的设计考虑到了四季使用的需求,特别在寒冷的莫斯科冬季,也能为市民提供服务。因此,除了开放式的夏季游泳池外,还规划了可移动的覆盖结构,使其在冬天可以转变为室内游泳设施。此外,为了增加游泳池的吸引力,设计团队还加入了人工造浪系统和音乐喷泉,这些现代化的设施使得游泳池不仅仅是游泳的地方,更成为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综合场所。
建设过程中,赫鲁晓夫亲自关注项目进展,他多次访问工地,确保一切按计划进行。工程团队在保留了部分原有建筑元素的基础上,对建筑进行了必要的结构加固和美化。新建的部分使用了大量现代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和防水涂料,确保游泳池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到了1966年,这个被赫鲁晓夫重新设想的游泳池终于对公众开放。开放当天,数千名莫斯科市民涌入这个新建的游泳设施,体验这一全新的公共休闲空间。游泳池很快就成为了莫斯科夏日最受欢迎的避暑地之一,不仅吸引了本地居民,也成为了吸引外地游客的热点。
张波,王芳.斯大林式建筑及其中国影响-从苏维埃宫到北京火车站[J].建筑·建材·装饰,2015,0(20):283-284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9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