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电动车(包括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全球涨了12%,但按照地区来看,中国、北美分别涨了27%和15%,欧洲市场却“逆市而行”,降了9%。
对于电动车销量下降的原因,有几个层面的理解,从市场端,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是消费者购买意愿减弱;政策端,欧洲车企认为,多地补贴退坡影响了消费者购买意愿。此外,欧洲同样有“等等党”,比如在意大利市场,其3月份电动车销量下滑34%,原因是消费者预测当地政府将推出新的补贴政策,因此处于观望状态。
数据机构预测,今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上涨25%至30%,但欧洲销量“拖后腿”,全球电动车销量增速也将放缓。
欧洲车企电动化道路,有些受阻
中国多个完全没有造车经验的品牌,电动化进程上的受关注度以及发展推进速度,至少从表面来看,要好过很多欧美传统车企,也就不难看出,电动化技术本身,并不是制约传统车企电动化发展的主因。
更大的原因,在政策导向、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发展意愿。
比如3月份全球电动车销量格局,中国市场增幅最快的原因,在于新一轮价格战,而能打价格战的底气,就在政策扶持和资源整合。就在4月初,新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其中一方面的导向是,对报废高排放乘用车或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符合节能要求或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定额补贴。
政策推出后,多地响应,比如上海,对于符合条件的燃油新车,可申请一次性2800元的购车补贴,而对于新能源车,补贴一下就涨到1万元。各汽车品牌也同样积极响应,如重新上市的智界S7,北京上海的用户,以旧换新能享受1万元的购车补贴等等。
也就是说,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从开始的国补政策,到现在一直延续的购置税减免政策,再到新推出的各项补贴政策,政策支持不降反增,非常有效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拉动了需求。
另一方面,中国车市的内卷,造就了新能源车型的不断更新迭代,以至于部分车型,经历半年就要小改一次。且价格上,由于供应体系成熟速度加快,以及生产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中国新能源车有将新车做到低价的能力。
美国市场与中国类似,同样以补贴促进市场发展。以特斯拉为例,Model 3在享受完7500美元的补贴后,起售价不到3.3万美元,以当下的汇率计算,其售价与中国市场目前售价相当,而我们都知道,中国市场的特斯拉售价,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处在全球最低价。
此外,有超过一半的电动车,在美国享有同样的补贴,个别州政府,还会给予额外的补贴。
反观欧洲市场,一切都不一样了。德国取消电动车补贴后,曾遭到车企埋怨。用户层面,德国消费者不理解的是,同样是大众ID.3,为什么中国的售价,仅是德国售价的三分之一。
再加上开篇提到的,意大利消费者正在等待新的政府补贴,结合因经济冲击,导致多地购买力下降,而电动车售价又居高不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欧洲电动车市场一直不温不火了。
长期关注欧洲电动车销量走势的人应该清楚,当政策导向有促进作用时,欧洲电动车销量会持续走高,当政策退坡,销量将大幅下降。实际上,这一现象在任何市场都适用。
电动车市场,将怎么发展?
如果没有政策支持,欧洲电动车市场可能会持续萎靡。
势必会带来影响,奔驰已经宣布推出电动化进程,宝马也表示电动化产品今年会相应涨价。而这些燃油车时代的霸主,目前仅在中国市场,全力开展电动化进程。
原因就在,中国市场有一整套性价比超高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全球发展最快的新能源技术体系。无论在北美市场还是欧洲市场,甚至是日本市场,都没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新能源土壤。
从新车趋势不难看出,除中国是纯电和插电混动并行外,欧洲和北美更侧重于混动技术研发。尤其是美国车企,近期不同的品牌推出几款HEV车型,一是能看出碳排放需求促进产品的进步,二是针对各地用户的需求,节能、高效的车型更受欢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欧洲正经历着中国两年前经历的瓶颈,电动车型的产品性能刚需,与性价比的平衡,通俗来说就是如何让用户低价购买到综合性能比燃油车有优势的电动车产品。这里的重点就在于成本,欧洲汽车供应体系虽然也在向电动化靠拢,但资源成本、人工成本,转型成本的压力下,再加上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发展进程远达不到中国的水平。而欧洲传统车企,尤其是奔驰宝马等全球化顶尖车企的追求,不仅在于造出主流的产品,还得能实现盈利,这是目前阻碍这些车企电动化进程的最大因素。
而两年前,中国车企也曾受困于此。高昂的电池成本,没有800V超充,没有高阶智驾支撑产品的高端化,仅是普通的新能源车型,也需要卖到30万甚至更贵的价格,显然与市场需求不符。而当原材料成本下降和供应体系优化后,今天的中国车企,虽然绝大部分还未实现盈利,但至少亏损额度越来越少,正走向盈利的道路。
总而言之,欧洲车企,包括北美和日本的主流传统车企,都在经历这条道路。有些车企先下手为强,通过与中国车企的合作,想要快速通过电动化发展的“地狱期”,有些不想出卖灵魂,想要依靠自己能力改变现状的车企,仍处在摸索的道路中。
结语:
中国车企选择竭尽全力通关“地狱模式”,目前来看有所成效,虽然还未完全通关,但至少已经有了通关秘籍和必要的武器。外国车企,不是没能力通关,更多的是不想放弃目前更好的营收和利润。不过从中国市场电动化发展进度来看,部分车企看到了盈利的希望,也就是说这条赛道不久之后或将步入正轨,外国车企不放弃利润的前提下,也只有等中国车企将这条路走通之后,再进行复刻。
更重要的是,电动化时代,产品的技术门槛已经低到“有钱就行”的地步,因此,虽然中国车市的电动车销量节节高升,但并不意味着就能撼动全球化头部车企,未来全球化市场竞争,中国车企依然不能放松。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74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