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 授衔结束后台下站着一人, 总理问原因: 没有念到我的名字

观今品古2024-04-18 13:16:35  115

自明清时期起,我国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清朝时期,其他国家为了弥补他们贸易逆差,用坚船利炮攻破了我国的大门,引发了一系列战争的爆发,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在长达数十年的抗战中,无数英勇的战士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尊严。他们的牺牲和付出,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最后付出了三千万的伤亡,中国人民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团结一心,最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工农国家。

这个国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始终铭记着那些为了革命胜利而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军人们。他们是我国历史上的英雄。

为了表彰这些英雄们,于1955年的9月27日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授勋典礼。在授勋典礼上,分别授予了10名元帅,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798名少将。

这场盛大的授衔仪式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人们纷纷向那些为抗战付出巨大牺牲的英雄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周总理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方案:首先以15人为一组进行授衔仪式。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优化流程,这个数目被调整为20人一组。整个仪式顺利的进行着。

但就在授勋仪式即将圆满结束之际,周总理注意到台下有一名军官始终坚守着位置,没有离场。

周总理感到有些疑惑,于是亲自走到那位军官面前询问原因。军官站立如松,庄重地回答道:“总理,名单上没有念到我的名字。”

听到这个回答,周总理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迅速安排人员核实名单。名单是经过多次仔细核对和确认的,理论上不可能出现遗漏。如果没有名字,这位军官是不可能在台下等待授勋的。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位将领到底是谁?为何他会声称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最终,这个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黄火星中将

那名没有念到名字的将领叫做黄火星,烧瓷出身的一位老革命。

黄火星,这位出生于1909年的历史人物,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当时,晚清政府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整个中原大地都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在这样的背景下,黄火星一家人每日都生活在忐忑不安之中,提心吊胆地度日。

黄火星的家庭并非出身于显赫的富贵之家,而是深深扎根于江西抚州市乐安县的一个偏远小乡村。当黄火星刚刚懂事时,他便深知家庭的贫困。

他的父母都是朴实勤劳的农民,在那个腐败的朝廷统治下,百姓生活极度困苦,全国各地纷纷涌起推翻清廷统治的起义。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黄火星自出生起便随着父母四处奔波,逃离战乱的侵扰,寻找一丝安宁。黄火星的童年几乎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没有安定的日子可言。

在黄火星七岁那年,因为战乱的影响,他被迫与父亲一同逃离家乡,逃难至景德镇。原本就身患重病的母亲,在长时间的颠沛流离中病情愈发严重。抵达景德镇不久后,她就彻底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

家境本就贫寒,哪还有多余的钱财来为母亲治病呢?黄火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在病痛的折磨下苦苦挣扎,最终痛苦地离世。对于年幼的黄火星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悲痛。

面对这一连串的困境,黄父也是束手无策。他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安葬亡妻,更无法独自承担起抚养儿子的重任。在万般无奈之下,黄父只好决定将黄火星卖给当地一户黄姓人家。这样做既能安葬亡妻,也能确保儿子不会跟着自己饿死。

虽然黄火星心中充满了不愿意,但在现实的压力下,他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从此,他成为了黄聚发的养子,改名为黄火生,开始了新的生活。在黄聚发的带领下,他进入了景德镇瓷器厂当学徒,开始了自己艰辛的学艺之路。

黄聚发和他的现任妻子,因为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将黄火星视如己出,如同亲生儿子一般对待。

黄聚发对黄火星寄予厚望,有意将其培养为自己的继承人,期望他将来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继续发扬家族的传统。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军阀混战连连,社会动荡不定。然而,革命的星星之火却越烧越旺,已经蔓延到了黄火星所在的瓷器厂。黄火星逐渐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开始对工人革命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1930年,红军进驻了江西景德镇,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希望和新生。黄火星深知红军是穷苦人民的队伍,代表着正义和公平。

因此,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被委任为游击队的政治委员,负责为队员们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引导他们为正义事业而奋斗。

尽管黄火星主要负责的是文职工作,但在各个阶段的战争时期,他都身先士卒,战斗在战争的最前沿。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一心想着为全天下的穷人争取一份希望和未来。

在每次反围剿战斗中,他都表现出极高的战斗精神和勇猛作风,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他就从一名普通士兵迅速晋升为红11军33师95团的政委,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名杰出领袖,也得到一个“猛子政委”的称号。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后,他选择了与长征队伍分道扬镳,毅然决定留下来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游击战。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无论是选择长征的红军战士,还是像他这样选择留守的游击队员,都面临着生死未卜的严峻考验。反动派在老根据地实施了残酷的“五光”政策,其凶狠程度甚至超过了日本侵略者。

这使得游击队失去了稳定的落脚点,只能在福建西部的深山老林中与敌人斗智斗勇。经过长达三年的艰苦斗争,直到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他们才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在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后,开始全面侵华,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被整编为新四军。

黄火星所在的游击队也被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他被委任为第二支队第三团的团长。当时,黄火星的部队是一支新成立的队伍,战士们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因此,最初的几场战斗,部队的伤亡都相当严重。

黄火星意识到,要提升部队的战斗力并减少伤亡,就必须尽可能提高装备。因此,他开始密切关注日军动向,计划从敌人手中夺取物资来增加军备。

在了解日寇的行动规律后,黄火星亲自率队去伏击日寇的运输车队,并成功截获了大量粮食、武器弹药等物资。这不仅强化了他的部队,还为其他部队提供了充足的物资。

抗日战争胜利后,黄火星原以为和平即将到来,然而蒋介石却违背了双十协定,为了自身私利,毫无底线地挑起了内战。

共产党被迫再次拿起武器,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在1947年,黄火星率领部队进入山东莱芜地区,在粟裕和陈毅的指挥下,进行了声势浩大的运动歼灭战,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南北夹击山东的阴谋。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了淮海战役等战斗,展现出了出色的战斗力和军事指挥才能。在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职务更是包括第十兵团政治部主任、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厦门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以及江苏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等。

可以说,以他的功绩和职务,授予中将军衔是实至名归的。然而,在授衔时为何没有念到他的名字呢?

没念到名字的中将

当时,身为江苏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的黄火星收到了一份重要文件,得知自己荣获中将军衔的消息。这个喜讯让他倍感振奋和自豪。

9月27日下午,黄火星早早地穿上了整洁的军装,来到了庄严肃穆的紫光阁。他与其他战友们一同期待着毛主席和周总理为他们授衔的那一刻。大厅内充满了紧张而激动的气氛,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和自豪。

在周恩来总理慷慨激昂的演讲之后,最令人期待的授勋环节终于拉开了帷幕。随着扩音器中传来周总理的声音,一位位将军手持崭新的命令状,满面春风地走出典礼大厅。然而,黄火星却发现自己仍然站在原地,没有被念到名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仪式逐渐接近尾声。黄火星心中的紧张感逐渐加剧,不禁开始感到一丝慌张。他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冷静,但仍然无法掩饰内心的焦虑。

之后,便是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后来,经过周总理的仔细调查,事情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原来,在宣读授衔名单时,由于工作人员的口音问题,将“黄火星”中的“星”字误读成了“青”,导致黄火星误以为自己并未被念到名字。

实际上,我党中确实有一位名叫“黄火青”的同志,其资历与黄火星相当接近,因此这种读音的混淆更增加了黄火星的困惑。

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周总理迅速作出决定,指示工作人员重新为黄火星宣读名字,并为他单独奏乐。当黄火星走上主席台时,周总理亲自为他授衔颁奖,以表达对他的尊重和认可。

事后,有人开玩笑地对黄火星将军说:“黄将军,您这次可真是享受了特殊待遇啊!别人都是十几个人或者二十几个人一组上台领奖,您却是独自一个人走上去,还是总理亲自给您授衔,这待遇可真是够特殊的!”

每次听到这样的调侃,黄火星将军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不愿过多炫耀自己的特殊经历。

然而,尽管在授衔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更加坚定了黄火星中将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虽然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但黄火星骨子中带的朴素的品质一直没有丢。

实事求是,朴素的一生

黄火星将军的一生都沉浸在简朴和自律的生活中,他随身携带的针线包是他生活态度的见证。衣服一旦破损,他总是自己动手修补,从不轻易打扰他人。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为战友们缝补衣物,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黄火星将军的子女们,无论是他的三个儿子还是三个女儿,都深受父亲朴素生活作风的影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着公私分明的原则,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待他人则宽容大度。

这种精神的延续和传承,无疑是黄火星将军朴素作风的最好诠释。

1955年5月,中央决定成立军事检察院,黄火星将军被选为该机构的筹建工作负责人。

他深知这一职务的重要性和责任,因此在政策制定和人员调配方面,都亲力亲为,不遗余力。他经常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尤其重视法律专业人员的意见。

在军事检察工作中,黄火星将军始终坚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他深知在军事检察工作中,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至关重要。

他坚决贯彻中央对肃反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确保在工作中“有反必肃,有错必纠”。

黄火星将军的这种工作作风和原则,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也为军事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1971年4月27日,黄火星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共和国痛失一位忠诚不渝、以天下为己任的杰出将领。

正是像黄火星将军这样的无数革命先辈,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英勇奋斗,为我们今天安定美好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火星将军的逝世,让我们深感痛惜和惋惜。然而,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烧瓷出身的“猛子政委”黄火星中将

江西黄火星:军事检察院首任检察长

党史30秒|军事检察院首任检察长黄火星中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5948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