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提起明朝初期的开国功臣,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开平王常遇春与中山王徐达:
徐达是朱元璋的凤阳老乡,在朱元璋刚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不久便跟随朱元璋身边,在朱元璋离开郭子兴独自创业的时候,徐达作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亦是跟随朱元璋身边,是朱元璋身边能征善战的第一大将,而且还是智勇双全之人。
作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徐达领兵对战陈友谅、张士诚等枭雄,之后又领兵北上对战北朝残余势力。就连“第一猛将”常遇春都在徐达的麾下做副将,如此便可见徐达的地位。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徐达位居榜首;在朱元璋为功臣们修建的功臣庙中徐达位居第一,被封为魏国公。徐达共有四个女儿,其中三个女儿都做了朱元璋的儿媳,其中长女徐氏更是在后来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后。徐达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魏国公爵位在大明王朝传了十世十一代,与大明王朝有始有终。
而开平王常遇春则比较可惜,在洪武二年死在了北伐的路上,于洪武三年被朱元璋追封为开平王,位居功臣榜第二位。虽然常遇春去世的早,但是他能位居开国功臣第二位,便可以看得出他的功劳有多大。
值得一提的是常遇春虽然不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比徐达晚了两年的时间投奔朱元璋;但他骁勇善战,人称“常十万”,逐步成为朱元璋麾下“第一猛将”,地位仅次于徐达。
虽然常遇春在大封功臣之前便已经去世,朱元璋感念常遇春的战功,便将其子常茂封为郑国公,位居“开国六公爵之一”,成为开国六公爵中唯一一位不是靠战功被封公爵之人。而常遇春的女儿则是嫁给了太子朱标,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一位太子妃,未来的皇后。
明朝开国功臣除了徐达、常遇春外,功劳最大的便是冯胜,与徐达、常遇春不同的是,冯胜比较“低调”,若是提到明朝的开国功臣不太容易想到冯胜,反而是功劳比冯胜少的汤和、李文忠等人。但实际上冯胜,是朱元璋麾下非常不容忽视的一位功臣,而且是前三位开国功臣中活的最久的。只可惜冯胜并没有善终,而是被朱元璋无罪赐死。
很多人都说:朱元璋如此做,冯胜实在是死得冤,但实际上冯胜当真死得冤吗?
笔者认为并非如此!
01 兄弟二人皆为太祖心腹
冯胜一开始名为冯国胜,兄长是被追封为郢国公的冯国用。兄弟二人从小都非常喜欢读书,尤其是《孙子兵法》,所以兄弟二人皆精通兵法。元朝末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来反抗元朝。冯胜便同兄长冯国用一起在山寨上召集了上百人来自保,在朱元璋率兵攻打秒山的时候,冯胜兄弟二人便决定归附朱元璋。
《明史·冯胜传》:冯胜,定远人。初名国胜,又名宗异,最后名胜……太祖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
冯国用一副儒生的打扮,看上去温文尔雅;但是在朱元璋面前露了几手,朱元璋才知其是文武双全之人,对其十分信任。
而且还曾问过冯国用:应该平定天下?
冯国用是这样回答朱元璋的:金陵(南京)是龙虎盘踞之地,历代皇帝都以此为都城;大帅可以先将金陵夺下作为自己的根据地,然后再征战四方,奉行“仁义”,收罗人心,先不要忙着为自己的子女争取荣华富贵;如此,天下便没有难平定了。
朱元璋听到此言很是高兴,便将冯国用当成自己身边的谋士。
历史的结局我们也都很清楚:朱元璋确实率兵攻占了集庆(南京),依次为根据地,对战陈友谅、张士诚等人;之后更是将此地改为南京,在南京称帝。
后来冯国用亲自领兵作战,朱元璋对其十分信任,还让其统领自己的亲兵,冯国用不仅立下不少战功,还曾救过大将徐达的命。凭着战功一步一步做到亲军都指挥使的位置上,只可惜在1359年的绍兴之战中,冯国用在军中突然去世,年仅36岁而已。
朱元璋得知消息后很是悲痛,亲自在鸡笼山祭奠功臣。
在朱元璋称帝后将其置于功臣庙第八位,并将其追封为给郢国公。
若非冯国用去世如此早的话,成为比肩徐达、李善长的开国功臣还是不成问题的;但历史并不能假设,只能惋惜。毕竟此时的朱元璋身边,谋臣并不多,冯国用十分难得。
像“开国六公爵”中的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人称“诸葛亮”、被封“诚意伯”的刘伯温等人还未投奔到朱元璋麾下,而冯国用不仅文武双全,且善于出谋划策,深得朱元璋的信任。
冯国用不死,其在韩公、岐阳伯仲乎?
在兄长冯国用在时,冯胜还是十分“低调”的;因为冯国用的儿子冯诚尚且年幼,不能领兵,所以兄长去世后,冯胜便直接袭其都指挥使的位置,代替兄长继续掌管朱元璋身边的亲兵;
南征北战,立下战功
朱元璋之所以让冯胜袭其兄长都指挥使的位置,不仅仅是因为冯国用之子冯诚年幼;还因为在冯国用去世之前,冯胜已经建立了不少战功,而且靠自己的战功做到了元帅(元朝末年元帅的含金量并不高),朱元璋是认可冯胜能力的;再加上朱元璋本就信任冯胜兄弟二人,所以由冯胜袭亲军都指挥使的位置是最合适不过的。
《明史》:国用之卒,子诚幼,胜先已积功为元帅,遂命袭兄职,典亲军。
在此之后,冯胜便不再活在兄长冯国用的光环、帮衬之下,而是真正的靠自己的实力建立战功;而且事实证明冯胜在出谋划策上可能不如兄长,但若是领兵上战场杀敌的话,并不输于兄长。而且很快冯胜便立下了大功:
朱元璋占领集庆后便将其改名为应天,并将此处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虽然朱元璋手握十万大军,但是占据的地盘非常少;朱元璋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四面都是敌人。1360年刘伯温被朱元璋邀请应天(南京)成为自己身边的谋士,提出的很多建议也被朱元璋采纳。
很快陈友谅率兵攻占了太平,朝着东边而来,而且气势汹汹。
朱元璋便召集麾下大将们商量对策,大多数人都建议“避其锋芒”;正在朱元璋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时,刘伯温也一句不言。朱元璋便将刘伯温召到内室询问其建议,刘伯温的建议是:
凡是提出投降或者逃走者,应该将其诛杀,不能让这些人扰乱军心;陈友谅傲气十足,不将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应该利用他的这一弱点,诱敌深入,并且一举歼灭。
朱元璋听从刘伯温的建议,对陈友谅的大军设置了两层埋伏:
第一层便是冯胜率领的大军
而第二层是常遇春率领的大军
等到陈友谅的大军进入埋伏圈后,冯胜率兵攻打,结果将陈友谅打得落败而逃;而冯胜仍旧觉得打得不过瘾,继续追击陈友谅,在太平再次将其大败,顺便将太平收复。之后冯胜又跟随大军一起征讨陈友谅,接连攻了安庆等地,并且进入江州,陈友谅再次溃败而逃。
此次能够大败陈友谅,除了战功赫赫的常遇春外,冯胜的功劳是最大的,朱元璋将其擢升为亲兵都护。
1363年二月,张士诚派兵攻打安丰,而小明王与大将刘福通正在安丰城;虽然刘伯温并不建议朱元璋率兵救援小明王,但朱元璋还是去了,冯胜跟随一起,安丰一战朱元璋大获全胜。而冯胜也凭其战功被擢升为同知枢密院事。
紧接着在对战陈友谅60万大军的鄱阳湖之战中,冯胜亦是作战十分勇猛,立下大功;
陈友谅被灭后,朱元璋便转头开始对战张士诚,先后淮东、海安坝、泰州等地。在徐达久攻高邮不下时,宜兴又需要救援,徐达只好将冯胜留下继续攻打高邮,而自己则是率兵回援宜兴。徐达走后,高邮城内守将假装投降,冯胜轻易相信了高邮守将,所以便派指挥使康泰率领上百人先行进城,没想到康泰等上百人全部被杀。
朱元璋得知后非常生气,直接将冯胜召回南京,杖责十下,然后让冯胜走着回高邮。
冯胜是又惭愧又生气,在回到高邮后便拼尽全力攻打高邮,恰好徐达率领大军从宜兴赶回,二人合力一起攻下了高邮城。紧接着将淮安、安丰攻下,并且活捉了张士诚麾下大将吕珍。
在接连攻克湖州、平江后,冯胜便被擢升为右都督,并且跟随大将徐达一起开始北伐。
被封宋国公
跟随大将徐达一起北伐时,冯胜率兵接连攻克陕州、统管、华州等地,被朱元璋命为征虏右副将,在汴梁驻守。没多久又跟随大军一起征伐山西,不仅越过太行山,还活捉了北元右丞嘉成;紧接着又攻克平阳等地,活捉北元左丞田保保等人。
朱元璋得知后非常高兴,直接下诏冯胜位居常遇春之下,但是在汤和之上。
可以说冯胜的功劳是非常大的,但是只要有徐达、常遇春在,冯胜便只能“屈居”第三位,毕竟论智谋冯胜不如徐达,论勇猛冯胜不如常遇春。但能仅次于徐达、常遇春,便可见冯胜在朱元璋麾下的地位有多高。
不过冯胜并没有徐达的“安分守己”,经常会犯一些小的错误,高邮之战中轻信高邮守将的话是其一;而洪武元年冯胜再次因为犯小错,而被贬为都督同知。可见冯胜虽然战功颇丰,但并不懂得如何谨言慎行、谨小慎微,甚至并不会跟徐达一样低调做人做事。这或许,是在为冯胜最终的结局埋下伏笔吧。
而且在洪武二年,冯胜又一次惹怒了朱元璋。
洪武二年,冯胜率领大军渡过黄河,接连攻克凤翔、巩昌;又同大将徐达一起攻克庆阳,至此陕西全部平定。这年九月朱元璋下诏徐达班师回朝,但是冯胜要率兵驻守在庆阳。然而冯胜居然公然违抗朱元璋的圣旨,认为陕西一带已经平定,实在需要驻守,便私下里率全军返回京师。朱元璋得知后大怒,狠狠将其斥责一顿。
九月,帝召大将军还,命胜驻庆阳,节制诸军。胜以关陕既定,辄引兵还。帝怒,切责之。
但是念在冯胜的功劳颇丰上,朱元璋并未处罚,而是减少了给冯胜的赏赐。
不遵皇命,便是要被处死的大罪,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坐上了皇位,但是北元朝廷的势力仍在,朱元璋还需要冯胜为自己北伐北元,自然朱元璋不会对冯胜动手;更何况冯胜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朱元璋自然不能让功臣寒心,但是冯胜所有的过错都会在朱元璋那里积攒着,等攒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一并处置。
了解朱元璋的都知道,即便是谨言慎行的臣子都不一定能善终,更何况是冯胜此人呢?
洪武三年,冯胜跟随大将徐达一起出兵西安,大败王保保(元朝名将);紧接着领兵进入沔州,并且紧随其后调兵吐蕃。凯旋而归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冯胜被封为宋国公,位居“开国六公爵”之一。
冯胜与兄长冯国用,都是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战功赫赫的功臣,朱元璋对冯胜倍加称赞。
被封宋国公后,王保保多次率兵侵扰明朝边陲,朱元璋命徐达、冯胜、李文忠、傅友德等人率兵出征。此战线段出师不利,李文忠所率大军则是与元军一样死伤相当,唯独冯胜所率大军杀敌颇丰立下大功。
不过冯胜也未收到赏赐,据说冯胜私下里藏了不少战马,被朱元璋得知,功过相抵。
之后冯胜要了前往北平等地练兵,要么就是率兵出征北伐,要么率兵镇守在陕西或者河南,并不长久地待在京城。
冯胜的女儿,一个嫁给了开平王常遇春的儿子郑国公常茂,一个则是成了朱元璋的儿媳、周王朱橚的王妃。可以说此时的冯胜在朝中的地位非常高,不仅与朱元璋联姻,而且还与常遇春家族联姻,但冯胜的这两个女婿都不安稳。冯胜与女婿常茂向来不和,甚至还被自己的女婿常茂状告而丢了大将军之位,之后再也没有任主帅。而冯胜的另一个女婿周王朱橚,因私下里见岳父冯胜而被贬云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两个女婿都很坑
洪武十七年,年仅四十六岁的曹国公李文忠病逝。
次年,五十四岁的魏国公徐达病逝。
此时的朝中,冯胜的地位几乎是最高的。
元朝的太尉纳哈出在辽东一带用兵十万,成为大明王朝在辽东的隐患。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便派冯胜为征虏大将军率兵出征纳哈出,颖国公傅友德、郑国公常茂、永昌侯蓝玉等率领二十万大军一同前往。与此同时,朱元璋派纳哈出昔日的不将乃剌吾前去劝降纳哈出。
面对明朝二十万大军,且在乃剌吾的劝降之下,纳哈出终于决定归降明朝。
冯胜便派蓝玉前去设宴款待纳哈出,双方饮酒正在兴头上时,蓝玉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让纳哈出穿上,纳哈出自然不肯穿,并且跟身边人说蒙古语。
郑国公常茂身边有一个懂蒙古语的下属,对常茂说:纳哈出想要逃走。
常茂突然起身朝着纳哈出砍去,将纳哈出的胳膊给砍伤了,纳哈出部得知消息后便想要逃走。此事闹到了冯胜那里,冯胜便对纳哈出好生安抚一番,并且派人前去将招降纳哈出部。
冯胜对女婿常茂的行为非常生气,便上疏状告常茂的罪行,虽然常茂冲动是真,但在奏疏中冯胜添油加醋了不少,导致常茂很是不满,便趁机揭露了岳父冯胜不少不法的行为:
冯胜藏匿不少良马
而且还派人向纳哈出的妻子们斟酒,像她们索要大量的金银珠宝
王子才去世两天,冯胜便强行去了娶了他的女儿
冯胜如此种种失去了降臣们的心,再加上常茂的攻讦,朱元璋便收回了冯胜的大将军印,让其回凤阳来家修建宅子养老居住。
常茂被贬龙州,洪武二十四年去世;
而冯胜,则再也没有统率过大军。
冯胜之后崛起的便是凉国公蓝玉,而蓝玉在洪武二十六年被处死,并且牵连一万五千人被杀,其中便包括冯胜。
冯胜回到凤阳后,洪武二十二年,其女婿周王朱橚竟然没有朱元璋的允许,私下里离开封地前往凤阳见自己的岳父。一个是手握重兵的藩王,一个是朝廷战功赫赫的老臣,朱元璋如何能不忌惮呢?
朱元璋非常生气,将朱橚贬到了云南。
「周王迁镇云南,至日择第居之,应有军民之务,尔英自理之。」
虽然朱元璋并未因为周王私下里见冯胜一事而处置冯胜,但了解朱元璋的应该知道朱元璋是一个疑心非常重的人,尤其是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的身边更是无人时常劝谏。
冯胜与周王朱橚此举,无疑是在自掘坟墓;
朱橚是朱元璋亲子,朱元璋即便是再生气都不会处死朱橚,但冯胜便不同了。
被无罪赐死,但当真“无罪”吗?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培养了二十五年的皇太子朱标病逝,其次子朱允炆被封为皇太孙。而冯胜作为开国功臣之最(活着的)被加封太子太师,至于已经位居凉国公之位的蓝玉,则已经成为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眼中钉。
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太子妃常氏的亲舅舅;然而太子妃常氏病逝后,朱元璋与太子朱标便将侧妃吕氏扶正为太子妃,朱允炆是吕氏所生。至于常氏所生的嫡长子朱雄英年仅10岁便夭折了,吕氏成为继太子妃,朱允炆便成为名副其实的嫡子。
朱元璋将朱允炆封为皇太孙,但是朱允炆尚且年幼,而且性格儒雅仁弱。
而蓝玉虽然战功赫赫,但恃宠生娇,做出很多不法的事情;朱元璋便担心朱允炆多年后坐不稳皇位,便发动了蓝玉案,将蓝玉全族处死或者是流放。而很多的开国功臣以及功臣之后、姻亲等都受到了牵连,受此案牵连的一万五千多人被杀。
皇太孙年幼,朱元璋年事已高,对太孙很是担心,对人猜忌也是越来越多。
在所有活着的功臣中,冯胜是功劳最大、地位最高的,而且周王朱橚还曾密会冯胜,二人难道不是有不臣之心吗?朱橚作为周王,是“八大藩王”之一,手握重兵,再加上有老将冯胜的加持,若是有不臣之心的话,皇太孙朱允炆未必能稳得住。
更何况冯胜自跟随朱元璋以来,多次违背了太祖的心意:
洪武元年是第一次
洪武二年九月擅自领兵回京是第二次
洪武三年冯胜私下里藏了不少良马是第三次
洪武二十年,与女婿常茂互相攻讦时,冯胜的很多不法之事被揭发出来;
洪武二十二年,私下里与女婿周王朱橚见面,而未告知太祖
.....
多次违背朱元璋的心意,战功越大,地位越高,对于朱元璋而言威胁便越大。冯胜从一开始就没有明白“伴君如伴虎”的涵义,在朱元璋称帝后仍旧我行我素,做了很多过分的事情。若是冯胜能够跟徐达、郭英一样安分守己、谨言慎行,深谙为人臣之道,尤其是作为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应该如何低调为人处事的话,也不至于落得一个被赐死的下场。
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逾二年,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冯胜死后,朱元璋并不准许其子承袭宋国公爵位,便可见在朱元璋的眼里,冯胜的存在,就是对皇太孙的威胁。
朱元璋在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中,确实是处死开国功臣最多的,猜忌心非常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很多人为冯胜被赐死而抱冤;然而笔者认为冯胜其实死得并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