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冯雨瑶
拿出真金白银实施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馈投资者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之一。随着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分红督促力度的持续加大,《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多家曾连续多年“零分红”的公司陆续披露分红预案。
据统计,包括京粮控股、中国铁物、浙江世宝、永贵电器、抚顺特钢、安孚科技等在内的逾10家2018年至2022年均未分红的上市公司近日陆续披露了《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监管政策正在发挥作用,促使公司更加注重投资者利益,提高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告诉记者,“分红是回馈投资者的重要方式。而且,公司分红的增加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意愿和长期持有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市场,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和活力。”
“分红的增加也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的改善,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和竞争力。”田利辉补充称。
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15日,有423家公司在上市后从未进行过现金分红。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电子、化工、医药等行业。
对于不分红,多家公司曾直言,可供分配利润连年为负,不具备利润分配的条件,因此始终未进行利润分配。但也有部分公司即便手握大把现金,滚存的未分配利润颇多,也多年“一毛不拔”。
4月15日,吉林高速就因吝啬分红遭到上交所问询。4月12日披露的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增长38.84%。然而,与公司业绩大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公司董事会在审议通过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时,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不进行现金分红、不实施送股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对此,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其说明在货币资金余额较高且多年盈利的背景下,连续多年不进行或少进行现金分红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大额资金闲置的情况等问题。
“对于那些盈利却常年不分红的上市公司,可能存在多种原因。”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记者表示,“一方面,公司可能将利润再投资以支持公司的扩张和增长,或者用于研发和创新以维持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公司可能存在资金管理不当、财务透明度不高等问题,或者管理层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股票回购等方式来提升股价而非直接分红。”
柏文喜还表示:“公司应当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解释不分红的原因,并在适当时候调整分红政策以满足投资者的期望。此外,公司应当注重提升内部治理结构,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避免因管理层决策不当而损害股东利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37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