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路透社报道,瑞典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星(Polestar)表示,该公司第一季度交付了7,200辆汽车,较去年同期的12,076辆下降了40%。
对于极星这个品牌,或许很多人比较陌生,至今还有很多消费者,不认识这个汽车品牌,甚至把它和小鹏汽车弄混。
2017年,Polestar放弃了沃尔沃御用高性能改装部门的身份,化身吉利与沃尔沃共同拥有的高性能电动品牌——极星。那时“蔚小理”还都没有成事。
极星品牌从一开始,就是奔着高端豪华的定位去的,背靠沃尔沃的极星,似乎自我感觉比其他造车新势力更有优越感。
极星的成立时间仅比领克晚了一年,旗下首款车型Polestar 1定位豪华混动GT轿跑,对标特斯拉Model S,售价——145万元!
为了强化品牌的高端属性,极星还玩起了“饥饿营销”,极星1号称全球限量1500辆,年产限定500辆。
可惜在2020年开始交付后,有数据显示当年的极星1国内上险量仅为24辆。而在国外销量也并没有预期的好,2022年,极星1在美国售出231辆。
值得一提的是,极星1不仅没有打响口碑,反而在J.D.Power公布的2022年美国出厂质量报告中,拿到倒数第一的成绩。
对标完Model S后,接着就是Model 3了。2019年4月极星2上市,相对于极星1的145万元,售价29.8万-46万元的极星2则显得便宜多了。
从极星1到极星2,极星似乎在效法特斯拉——用百万级豪车梳理高端品牌标杆,再借助二、三十万车型进军主流市场。
不过极星并没有学到特斯拉的精髓,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极星1与极星2都曾延迟交付近一年多,最终导致品牌失去先发优势,被国内新势力车企追上。
极星产品定位不清晰,三电技术并没有任何亮点,智能化水准又没有鲜明的卖点,但售价却依然维持着豪华品牌的水准。
这样的产品在“蔚小理”面前毫无竞争力。恰恰,这也是蔚来、理想等在豪华新能源车市场崛起的原因。
此外,极星多起大规模全球召回事件,致使品牌口碑受损。
消费者之所以为高端产品的高溢价买单,除和产品的品牌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高端产品自身的质量需要特别能打。
虽说召回在行业常见,但多次被召回的极星均是因涉及动力电池能量控制模块这些核心零部件问题,不免让外界对极星造车能力产生严重质疑。
极星是沃尔沃和吉利共同出资成立,但从其发布的几款车型来看,外观形象和品牌内涵更接近于沃尔沃低调小众的市场风格。
车轱辘话了解到,极星在研发方面完全由外方掌控,中方没有任何话语权。最重要的是外方根本不懂中国市场真正需要什么,还是以15年前的豪华品牌心态自居。
在电动汽车领域,连BBA这样一线豪华品牌的号召力都大打折扣,何况是背靠沃尔沃的极星了。
在资本市场上,极星的股价也是一路走低。最近一年,极星股价下跌超过80%。最近,极星还表示将在全球裁员15%。
再说几句
实际上,不只是沃尔沃、极星在国内市场不好过。丰田、本田、奥迪、宝马、奔驰等燃油车领域的老大哥们,纷纷逐步走向没落。
随着销量增长放缓和财务亏损堆积,投资者对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热情已经降温,这使得极星的日子尤其艰难。
沃尔沃汽车在2月表示,将停止对极星的进一步资助,并将其大部分股权移交给吉利等股东。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2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