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加速,车载摄像头被大范围运用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部位,360°全景影像、远程监控、乃至远程智能泊车、哨兵模式、千里眼等已经成为许多新车的卖点。
然而,车上配备的摄像头越来越多,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担忧:这些摄像头安全吗,会不会泄露我们的个人隐私?
近日,高合汽车和理想汽车均因为车内摄像头问题,发布澄清声明,同时报警,再次引发人们对这个话题的关注。
理想法务部:色情图片系移花接木
4月15日,理想汽车法务部在微博发文称,近日,理想汽车收到用户举报,称其在微信群看到有人传播所谓理想汽车车内摄像头拍摄的色情图片,理想没有任何一辆车的车内传感器具备远程查看,以及存储图片、音频、视频的能力。对于不法分子通过移花接木的造假手段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理想汽车已收集相关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理想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已交付的超过70万辆理想汽车,没有任何一辆车的车内传感器具备远程查看以及存储图片、音频、视频的能力。”
“我们把隐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连行车记录仪都只允许车主本地存储,且不录制声音。理想汽车尊重和保护用户隐私安全,所有的数据处理行为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要求。”
高合回应:厂家无法调取摄像头
在理想汽车之前,高合汽车也遭遇过同样的困扰。上周,社交媒体上一张“高合车内摄像头拍摄的不雅照”疯传,引发关注,有网友发文质疑该私密照片被上传了云端。
4月9日凌晨,高合汽车对此回应称,关于近日车主群和社交媒体中,散播的所谓“高合车内摄像头拍摄照片泄露”,我们声明绝不存在高合官方获取或泄漏相关图像的行为,高合车机后台从技术和法律上都无法远程调取摄像头本地影像。
4月10日下午,高合汽车再次发文回应,高合无法调取摄像头影像,请勿造谣、传谣或误导公众。公函已经发出,报警立案中。请立刻删除微博,否则我方将进一步采取法律手段要求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车内隐私到底会不会泄露?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摄像头开始和算法结合,加上5G以及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快速普及,车载摄像头开始大范围运用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部位。据统计,我国车载摄像头出货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21年我国乘用车载摄像头平均搭载数量为2.5颗,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量将达到4.9颗。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车内摄像头主要有三个功能:人脸识别,即通过人脸识别可以启动车辆、调节座椅;监测驾驶状态,识别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如果疲劳驾驶,车就会报警提醒;拍照摄像。
毫无疑问,车内摄像头在监控驾驶员状态和车内情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存在也意味着我们的个人隐私可能受到威胁。2021年,“特斯拉车内摄像头高清画面”曾登上微博热搜。一名黑客提取到特斯拉车内摄像头的拍摄画面。特斯拉此后回应称,驾驶室摄像头在北美以外的市场并没有激活。即使是在美国,车主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开启使用。
正因为担心隐私外泄,一些车主选择在摄像头上粘贴胶布来遮挡摄像头,以确保自己的隐私不被侵犯。比亚迪唐EV甚至还创新地车内摄像头配置了一个小盖板,让车主可以轻松地打开和关闭。
其实,关于车载数据安全,我国已有法规。2021年10月1日,《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开始施行,这个法规由国家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是我国首部针对汽车数据安全制定的法规。
其中规定,国家鼓励汽车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倡导汽车数据处理者在开展汽车数据处理活动中坚持四大原则:车内处理原则,除非确有必要不向车外提供;默认不收集原则,除非驾驶人自主设定,每次驾驶时默认设定为不收集状态;精度范围适用原则,根据所提供功能服务对数据精度的要求确定摄像头、雷达等的覆盖范围、分辨率;脱敏处理原则,尽可能进行匿名化、去标识化等处理。
《规定》还要求,汽车数据处理者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或者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因保证行车安全需要,无法征得个人同意采集到车外个人信息且向车外提供的,应当进行匿名化处理,包括删除含有能够识别自然人的画面,或者对画面中的人脸信息等进行局部轮廓化处理等。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各家车企可能并没有完全执行到位,尤其是这些规定只是倡导,并不是强制性规定。而且每辆智能车辆每天采集的数据是TB级别的,但车上的存储卡都是GB级别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上传到云端可能是绝大多数车企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而云端数据万一受到黑客攻击还是存在泄漏的可能。
在国外,车载数据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23年10月13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签署一项法案,要求配备一个或多个车载摄像头的新机动车制造商披露这一事实,并禁止将通过车载摄像头操作收集的任何图像或视频记录用于任何广告目的,不得出售或与任何第三方共享,除非另有规定。
法案还禁止通过车载摄像头获得的任何记录被保留在车辆本身以外的位置,或被定义为用户以外的个人或实体未经明确的事先同意,下载、检索或以其他方式访问,除非图像和视频被用于诊断、服务、维修或改进指定设备和系统,或另有规定。
相信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以及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信息安全,政府的监管会越来越严格,未来我们再也不用为个人隐私而担心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27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