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以来,更多人感受到了AI对生活的“入侵”——我们开始在地铁、电梯间和商店看到了AI生成的广告图像。
之所以称之为“入侵”,那是因为这些图像不仅具有浓浓的“AI味”,其中不合常理之处也未经修正,让不少人大呼“阴间”。
这种广告,简直就是在花钱广而告之人们不要相信这个品牌——连广告都那么随便,那产品如何值得信任?
然而,很多广告公司似乎坚信AI是未来。
让消费者反感的“AI味”没有削减广告公司对AI的兴趣,反倒激起了一轮“去AI味”的工作流创新。
当我们在“去AI味”的时候,我们在去什么?
在正处于AI发展洪流中的当下,“AI味”注定是一个将不断被重新定义的词语。
现在,“AI味”在图像中大多指的是某种特定“既高清,又模糊”——光亮平滑,缺乏真实细节。
作为人类,我们的眼睛会被不完美的细节吸引。
所以当我们看到现在这些(AI生成的)图像……我就觉得挺反感,老实说。
工业设计师TiChang说道。
正因如此,如何找到那些可以“让假变真”的“不完美”细节,成为了“去AI味”的一大重点。
你也许开始可以先用AI提示词来做生成,但之后你一定要去调整,有时候甚至需要用Photoshop这类传统工具来让它更好。
视觉艺术家和设计师VaunnYevo分享道。
在做商单的时候,Yevo会先用AI来生成图像,然后用PS去增加人像的“不完美”,如人脸上的毛孔、细纹、或者微小的毛发。
Yevo也曾经试过想用AI提示词直接给图像增加这些“不完美”,但出来的效果并不理想:“有时候如果你让AI模型去添加雀斑,出来的效果会让整片皮肤都很怪。”
左图为Yevo的标志性风格,右图为尽量模仿其风格生成的照片。右图也彰显了想用AI来生成自然人像的困难:混乱的手指固然致命,非常夸张的雀斑也很不自然
毫无悬念,当有人找到了可以“让假变真”的规律,就会有人开始基于此开始做AI工具。
2023年年底,名为“Magnific”的工具开始外网火了起来。
这个被称为“AI生图精修师”的工具,可以为AI生成图像增加更多细节,并支持不同生成模式,在发布一个多月就吸引了40万注册用户。
右图为Magnific修图后效果
全球著名广告公司McCannWorldgroup现在也开始尝试在工作流中加入Magnific这类工具。
在McCannWorldgroup为文化组织Black&Abroad做的图中,原本模糊的AI生成图,经由细节调整后有了很大改善(右图)。
对比可见,第二个不仅在人像添加了更多皮肤、头发细节,背景场景和人物手上的饮料都进行了调整。
与此同时,McCannWorldgroup还在尝试另一种“以AI治AI”的方法——多模型+人工混合模式。
去年在为墨西哥食品公司Bimbo设计数字广告时,McCannWorldgroup就用一个模型来生成图像的前景,然后再用另一个模型来生成图像中的汉堡和热狗,再用另一个模型来生成背景,至于海报字体部分,直接开用人工设计。
这是一个和技术以及技术专家来回往复的对话过程,但我们会有一套统一但不断进化的创意构想,其中也会包含很多层次。
McCannWorldgroup全球AI创意负责人兼加拿大首席创意总监IanMackenzie解释说。
正如前文提及,我们这个时期对“AI味”会有一种特定的风格定义。
今年超级碗上的一则广告就因为风格太过“AI味”而遭吐槽,但这些摄影作品的确是人类摄影师拍摄的
这也意味着,只要跳出了那种风格,人们就不会觉得那“AI味”有那么浓,即便那其实也是AI生成的图像。
数字营销公司Media.Monks今年就组了一队特别的艺术创作者:动画师、色彩专家、导演、摄影师等,特别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懂得AI图像生成技术,更是能够做出独特的视觉美学。
在这支团队协作下,Media.Monks对AI提示词进行了非常精细化的设计,更充分地表达出想要艺术风格的色彩、灯光、饱和度、摄影角度和景深等等,最终生成出和一般“AI味”相当不同的风格化图像。
制作公司Tool和广告公司奥美则直接打造了自己专门的设计系统,可以将服务品牌的过往物料用作素材,给系统转录出特定的参数,最后做出和品牌美学相符的生成图像。
奥美的首席转型官AntonisKocheilas表示,这套方法下,AI生成出“六个手指”这类情况会减少,但依旧无法完全避免。
我不认为生成“假人”是当下必需的。
Tool制作总裁DustinCallif说道。在他看来,用AI来生成超现实和更具幻想性质的图像会更合适。
Tool做的AI生成图主题更超现实
“AI味”为何不受待见?
我们对“AI味”的厌恶,有时候不仅来自于风格审美上的疲惫,它也带着我们对背后隐喻的抵触。
有位读者曾写信给《连线》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我有一位艺术家朋友给我送了一幅AI生成的画作作为礼物。
我能看出她尝试将概念更个人化,装裱得也很精美,但我还是觉得自己被骗了。
在回信中,《连线》肯定了这位读者的感受,并指出模型生成的图像既“不要求任何金钱上的牺牲”,也不“需要任何真正的创意上的投入,除了写提示词以外”,它“缺乏你朋友创意头脑的独特印记”。
大白话来说,就是“没诚意”和“不真心”。
这种对“AI味”的反感,甚至并不限于图像。
YCombinator联合创始人PaulGraham就曾在X上发帖吐槽,自己收到了一份“AI味”过浓的邮件:邮件里单词“delve(钻研)”一词出现了很多次,而这也是AI语言模型很常用的词语。
在这帖子下,AI公司Akto创始人AnkitaGupta也表示自己深有共鸣,她也开始看到那些“标志性ChatGPT词汇”就转头走人:
这些词语本身没有问题,但它们让人类语言变得更机械化了。
显然,这种情绪存在时间也不短了。毕竟,现在GPTstore上写作类工具推荐里就有不少“Humanizer”,也就是让AI生成文字看起来更不像AI文字的工具。
更夸张的是,现在甚至已经有公司将“100%不用大语言模型”作为卖点来宣传。
这也算是一种终极的“去AI味”方法。
回到AI图像领域,“AI味”让我们产生的反感还来自于它夺走了一种特别的情感——敬畏感。
因为AI实在太“无所不能”,现在当我们看到一张从前会让你发出“大自然/世界真是太神奇了”的照片时,我们脑海里第一句冒出来的话却变成了——“这是AI生成的吧”。
摄影师Aytek?etin的作品现在常被怀疑是AI生成的图像
在这之前,社交媒体和短视频都已经将我们的“刺激阈值”拉得巨高,而AI影像技术则几乎快要把我们的头脑注满,让大部分事物都变得廉价和无聊。
然而,我们需要感受到惊喜和敬畏。
这是其中一种让我们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感受。“BigThink”作者KevinDickinson在一篇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敬畏感”的文章中解释:
(敬畏感)是一种过程——人们在遇到新的体验或信息时,对自己的想法和信念开始进行重新评估。
换言之,当我们感受到敬畏感,人们会开始质疑其世界观并且有可能会走向改变。
自然的力量,或者人类成就的美好,这些事物会减少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影响,要求我们去重新审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
这让人感到失落。
但我们并非未曾感受过这种失落。
Photoshop和其他修图软件的普及,让“有图有真相”一说变得过时。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人们开始恐慌,认为摄影已死。但那并不是真的。
媒介一直以来都有“被操控”,通常被用来制造复杂的“欺骗”。
研究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的DerekConradMurray评论说。
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味”会不断改变,很可能将变得越来越微妙和难以识别。
对于在这个全新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互联网世界中,《连线》作者JasonParham的建议挺实在:
让我们拥抱被扭曲,接受生活在图像充满了欺骗性的无常中。
我们要保持勤勉,因为未来是一个持续理解和“去理解”,崩塌和重建的游乐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2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