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定都之战: 15000清军败亡, 斩杀3位封疆大吏

聊聊历史2024-04-13 17:01:16  63

1853年3月,江宁将军祥厚哀叹:数千八旗精兵,就这么被太平军斩杀,全军覆没。祥厚不愿意投降,率兵与太平军巷战,力战而亡,是第3个被太平军斩杀的封疆大吏。

定都之战,太平军前后用了40天,15000清军败亡,斩杀3位封疆大吏,以及南京城内几乎所有文武大员,拿下了南京,与清朝隔江对峙。

1853年2月,过完新年,号称60万的太平军顺江而下,开始东征。此时,太平军精锐不是很多,除了数千广西老兵,主要是6万从湘南加入了天地会、矿工等武装,其余都是家属。

6个月前,太平军在蓑衣渡遭遇埋伏,南王冯云山阵亡,太平军进入湖南后兵马不到5千人。半年之后,太平军不但满血复活,还具备了东征江南的本钱,而清军毫无招架之力。

太平军东征,咸丰皇帝惶恐不安,便急忙下令各路兵马去防堵。两江总督陆建瀛、安徽巡抚蒋文庆率兵增援上游,正面迎战太平军。琦善率北方军团南下,与向荣的追击军团合作,两面夹击,把太平军消灭在长江中游。

三路清军迎战,太平军主帅杨秀清丝毫不乱,林凤祥李开芳的陆军很能打,加上罗大纲水师配合,夹江东征,又具备建瓴之势,清军难以抵抗。

武昌之战后,清军有了“恐太症”,陆建瀛率5千兵马驻扎九江,被林凤祥正面击溃,直接撒腿就跑,连安庆也不进去。

蒋文庆驻扎安庆,得知陆建瀛逃走,也没作战的信心。但是,作为封疆大吏,安徽巡抚,蒋文庆也不好意思逃走,而是强调自己外出搬救兵,借此机会逃脱。

蒋文庆,还是慢了一步,太平军拿下九江后,只用6天时间就攻克安庆,将其斩杀。如此,九江、安庆都落入太平军手里,可惜都没有分兵驻防,旋即放弃,清军又入城。

陆建瀛回到南京,江苏巡抚杨文定为了逃走,故意挑起“督抚矛盾”。杨文定假装强硬,要求依托坚城与太平军决战,然后自己出去搬救兵,以此逃走。

陆建瀛知道杨文定的想法,他是想让自己“送死”,便要求督抚一起留下,两人旋即争吵起来。杨文定不管这么多,陆建瀛是总督,他最应该留下。

两江总督、江苏巡抚还在争吵,林凤祥、李开芳、黄益芸已经杀来,分别驻扎在仪凤门、聚宝门。次日,罗大纲的水师也抵达,封锁江面,准备攻城。

督抚吵架,杨文定溜之大吉,以招兵为由逃到镇江,再也不回来。江宁将军祥厚也想让陆建瀛当炮灰,强调总督要留下来组织军队防御,自己则躲在内城(满城)。

江宁将军,清朝驻防八旗在南方的最高军事长官,与总督平级。但是,一起领衔上奏朝廷时,江宁将军的名字在两江总督之前,以此显示旗人的尊贵。

八旗驻扎南京,从清军入关开始,兵丁4千余人。如果算上家属,南京城内的旗人大约是两万,数量仅次于燕京,是清军控制江南的核心力量。

南京城北八旗、绿营,以及团练武装,总计15000余人。如果坚守城池,齐心协力,太平军也难以迅速破城而入。但是,清军战斗力虚弱,文武大员之间矛盾重重,且琦善、向荣见死不救,局势对太平军相当有利。

林凤祥、李开芳发起进攻之前,陆建瀛把全部兵马调入城内,消极应对。在城外与太平军战斗,并造成一定伤亡的,是自发组建而来的数百人“米工”,他们拿着扁担与太平军厮杀。

这些“米工”相当能打,但陆建瀛却破坏了好事,非但没有支持,还下令清军开炮轰击正在战斗的“米工”,帮了太平军大忙。

“米工”怨恨清军,便丢弃扁担,各自回家。如此,林凤祥、李开芳得以从容攻城,挖掘地道,在仪凤门爆破,杀入城内。

太平军入城,祥厚、霍隆武率八旗兵退守内城,丢下绿营兵不管,两江总督陆建瀛被打死,太平军控制了外城。

太平军要求旗人投降,给他们两天时间考虑,祥厚拒绝,八旗妇女也纷纷登上满城,协助八旗作战。黄益芸、吉文元猛攻,八旗体力不支,内城陷落,数千八旗兵被太平军打死,祥厚、霍隆武阵亡。

从武昌东征到夺取南京,太平军前后花了四十多天,速度相当快。此战,包括八旗在内的清军损失15000余人,向荣、琦善不敢参战,否则死伤更惨重。

江宁将军祥厚、副都统霍隆武、提督福珠洪阿阵亡等八旗高级官员被杀。安徽巡抚蒋文庆、两江总督陆建瀛、布政司祁宿藻、盐巡道涂文钧、粮道陈克让、知府魏亨逵、同知承恩、通判文荣、知县刘同缨、张行澍均,要么被打死,要么自尽。

南京城内的主要清朝官员,几乎都被太平军“报销”。此战后,太平军士气更加旺盛,向荣、琦善两大军团不敢来招惹,太平军乘胜东征,又拿下镇江、扬州。

局势一片大好,杨秀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清军不堪一击。因此,杨秀清偏师北伐,派林凤祥、李开芳率2万兵马北上,葬送了这支精锐,也影响了西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0655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