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司一年亏16亿后“断臂”扭亏, 上市两年半市值蒸发超8成

鸿风天天2024-04-12 15:00:06  51

天天消费讯,近日,“小酒馆第一股”海伦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报告,在经历2022年亏损16亿元后,海伦司似乎找到了止损方法。

一年亏损16亿元,“断臂”扭亏

财报显示,2023年海伦司实现营收12.09亿元,同比下滑22.49%;实现净利润1.81亿元,2022年同期为净亏损16.0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8亿元,2022年同期经调整净亏损2.41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在经历2022年一年亏损16亿元后,2023年海伦司迅速扭亏为盈,而扭亏方式也“简单粗暴”——关掉那些不赚钱的店。

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海伦司关闭了194家门店,年内亏损高达16.01亿元,亏损数额接近2021年同期的8倍。在2023年3月的业绩会上,海伦司CFO余臻曾透露持续闭店计划,“上半年或还有几十家酒馆将完成闭店流程”,“放弃掉一些我们觉得可能短期之内是扶持不上来的一些门店”。

事实上,被放弃的门店远不止“几十家”。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伦司拥有总门店数为479家,比2022年减少了288家。截至2024年3月19日,海伦司的门店数为503家。

在这503家中,除去“嗨啤合伙人”酒馆数量的贡献,从2022年末至今,海伦司的特许合作酒馆关闭了30家,直营酒馆关闭了417家。

417家门店,对海伦司意味着什么?可以对比的是,当海伦司在2020年成为全国最大的连锁酒馆时,总门店数是351家;到2022年末,其直营酒馆总数为653家,也就是说,海伦司在此后一年里关掉了超六成直营门店。

对于大幅关店的原因,海伦司在财报中表示,2023年,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公司坚定向平台型公司、轻资产模式进行战略转型,主动调整存量门店网络,大力发展合伙人门店网络,以充分调动社会优质资源,重新进行长期的市场布局。

关店的确带来了明显效果,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伦司自有员工675人、外包员工2104人;而上一年度,自有员工为1637人、外包员工为4029人。门店数量的收缩意味着人员减少、开支下降,2023年的人力服务开支仅为2.99亿元,同比减少了70.2%。

转战下沉市场,市值蒸发超8成

海伦司被称为年轻人喝出来的“小酒馆第一股”。

2009年,海伦司创始人徐炳忠在北京五道口开出了第一家海伦司小酒馆。此后,他将目光锁定在以高校学生为主的年轻人,为了能稳定获客,还给海伦司贴上了“十元小酒馆”的标签。有着充裕的休闲时间和强烈的社交需求,但却囊中羞涩的在校大学生和刚踏入社会的职场新人,很快成为了海伦司的拥趸。

2021年,海伦司在港股上市,成为“港股小酒馆第一股”。彼时外界以为,小酒馆的辉煌时代要来了,但事情的走向越来越不如预期。

除了上述提到的业绩下滑、门店收缩外,海伦司的同店表现也不容乐观。

财报显示,2023年海伦司同店(年营业至少200天的酒馆)数量为333家,上年同期为313家;同店销售额10.39亿元,上年同期为9.86亿元,同比增长5.3%;日均销售额310.48万元,上年同期为339.26万元,同比下降8.5%;单店日均销售额0.93万元,上年同期为1.02万元,同比下降8.8%。

为扭转困境,海伦司开始向下沉市场寻找增量。同时,合作模式上,海伦司逐渐从重视直营转向重视加盟。

财报显示,海伦司2023年旗下拥有一线城市酒馆、二线城市酒馆、三线及以下城市酒馆数量分别为38家、186家、252家,相较2022年的80家、372家以及314家同比下降52.5%、50%以及19.75%。可以看到,门店减少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事实上,在创业初期,徐炳忠使用的便是加盟模式,到了2018年徐炳忠改变了主意,开始运营直营酒馆,认为这种模式更便于管理。但在形势的逼迫下,他不得不再次重启加盟计划。

2023年6月,海伦司发布“嗨啤合伙人计划”,以“合作托管”的形式开放加盟。截至目前,共开出191家门店,新开的门店主要分布于下沉市场。

在加盟模式上,最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18日,海伦司宣布取消对加盟店的毛利抽成,并将已抽毛利全数返还。据了解,此前海伦司在加盟模式上采取阶梯式抽成,最高抽成比率达40%。

在二级市场上,海伦司上市两年半以来,总市值从上市首日的292亿港元收缩至45亿港元左右,市值蒸发超过8成。

当通过“断臂”求生迈过亏损与盈利的十字路口时,下沉市场能否成为海伦司的救命稻草?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9870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