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与孝慈高皇后马氏的合葬墓(殉葬嫔妃46人、宫女15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依山为陵,在山体内用砖石构筑墓室,始建于1381年。1382年9月,马皇后病逝,暂厝与孝陵。1398年6月,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在位31年,正式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庙号“太祖”。
£长陵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和仁孝皇后徐氏(明仁宗朱高炽生母)的合葬墓(殉葬嫔妃16人),是明十三陵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也是首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1407年,徐皇后去世,朱棣派江西术士廖均卿卜选陵址,最终确定在北京昌平的黄土山下。1409年,朱棣将黄土山改名天寿山,开始营建长陵,1413年玄宫建成。1424年8月,朱棣北征蒙古鞑靼部,班师途中病死在榆木川,享年65岁,在位22年。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以后,将朱棣与仁孝皇后徐氏合葬于长陵,庙号“太宗”。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期间,改庙号为“成祖”。
£献陵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和诚孝昭皇后张氏(明宣宗朱瞻基生母)的合葬墓(殉葬嫔妃5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西峰之下。1425年5月,明仁宗朱高炽因病崩逝,享年48岁,在位10个月。1425年7月,献陵动工营建,同年8月玄宫基本落成。9月初,朱高炽入葬,庙号“仁宗”。1442年10月,诚孝昭皇后张氏合葬献陵。
£景陵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和孝恭章皇后孙氏(明英宗朱祁镇生母)的合葬墓(殉葬嫔妃10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西峰黑山之下。1435年,明宣宗病逝,享年38岁,在位10年。1435年正月,景陵动工营建,同年6月玄宫落成,朱瞻基入葬,庙号“宣宗”。1462年11月,孝恭章皇后孙氏合葬景陵。景陵规制狭窄,因受到地形限制,宝顶为长椭圆形,与明朝其他帝陵的圆丘形差别很大。另外,《帝陵图说》记录明十三陵“献陵最朴,景陵最小”,目前来看也是比较符合的。
£裕陵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和孝庄睿皇后钱氏、孝肃皇后周氏(明宪宗朱见深生母)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1464年,朱祁镇去世,享年38岁,曾两度临朝,共在位22年。1464年2月,裕陵动工营建,同年6月玄宫落成,朱祁镇入葬,庙号“英宗”,遗诏要求钱太后与自己合葬、不要嫔妃殉葬。自此,明初的殉葬制度得以废除。1468年8月,孝庄睿皇后钱氏合葬裕陵。1504年4月,孝肃皇后周氏亦合葬裕陵,但“鸠占鹊巢”,钱皇后棺椁被移入了配殿,并用砖块将隧道券封死。
£茂陵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与孝贞纯皇后王氏、孝穆皇后纪氏(明孝宗朱佑樘生母)、孝惠皇后邵氏(明世宗朱厚熜祖母)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聚宝山下。1487年,朱见深因思念万贵妃而病逝,享年41岁,在位23年。1487年9月,茂陵动工营建,同年12月玄宫落成,朱见深及孝穆皇后纪氏合葬茂陵,庙号“宪宗”。1518年6月,孝贞纯皇后王氏合葬茂陵。1523年2月,因朱厚熜继位,孝惠皇后邵氏亦合葬茂陵。
£泰陵
明孝宗朱佑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与孝康敬皇后张氏(明武宗朱厚照生母)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笔架山南麓。1505年,明孝宗病逝,享年36年,在位18年。1505年6月,泰陵动工营建,同年10月玄宫落成,朱佑樘入葬,庙号“孝宗”。1541年10月,孝康敬皇后张氏合葬泰陵。
£康陵
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6日—1521年4月20日)与孝静毅皇后夏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金岭莲花山东麓。1521年,明武宗在外游玩时意外落水,不久病逝,享年31岁,在位16年。1521年4月,康陵动工营建,同年6月玄宫落成,9月朱厚照入葬,庙号“武宗”。1535年3月,孝静毅皇后夏氏合葬康陵。因明武宗无子,帝位传承至堂弟朱厚熜,即明世宗。
£永陵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与孝洁肃皇后陈氏、孝烈皇后方氏、孝恪皇后杜氏(明穆宗朱载坖生母)的合葬墓,位于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十八道岭阳翠岭南麓。1536年,永陵动工营建,1547年全部建成,耗费白银800万两,为十三陵第二大陵寝,仅次于长陵(若加上外罗城,规模将超过长陵)。1548年,孝烈皇后方氏入葬。1567年,朱厚熜病逝,享年60岁,在位45年,庙号“世宗”,孝洁肃皇后陈氏、孝恪皇后杜氏从他处迁来合葬永陵。
£昭陵
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与孝懿庄皇后李氏、孝安皇后陈氏、孝定皇后李氏(明神宗朱翊钧生母)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大峪山东麓。早在1539年,大峪山地宫就已建成,原本是明世宗为迁葬其父母而所建的陵寝,后因种种原因搁置未用。1572年,明穆宗因纵欲过度病死,享年36岁,在位6年。同年8月,孝懿庄皇后李氏迁葬昭陵,9月,朱载坖入葬昭陵,庙号“穆宗”。1596年9月,孝安皇后陈氏合葬昭陵。1614年6月,孝定皇后李氏合葬昭陵。
£定陵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与孝端显皇后王氏、孝靖皇后王氏(明光宗朱常洛生母)的合葬墓,位于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大峪山东麓。1584年,定陵动工营建,历时6年完成,耗银800万两,为十三陵第三大陵寝,仅次于长陵、永陵。1620年,朱翊钧病逝,享年58岁,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同年10月,朱翊钧入葬定陵,庙号“神宗”。一同合葬定陵的还有孝端显皇后王氏以及从天寿山陵区东井迁来的孝靖皇后王氏。1957年,国家考古发掘了定陵地宫。1966年,万历帝后三具尸骨被“HWB”焚烧。
£庆陵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与孝元贞皇后郭氏、孝和皇后王氏(明熹宗朱由校生母)、孝纯皇后刘氏(明思宗朱由检生母)的合葬墓,位于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黄山寺二岭南麓。1620年,朱常洛因“红丸案”突然崩逝,享年39岁,在位29天。1621年3月,庆陵动工营建,因时间仓促且要举办两朝皇帝(明神宗、明光宗)的葬礼,庆陵直接利用了原景泰皇帝被拆毁寿陵的建筑材料。同年7月玄宫落成,朱常洛入葬,庙号“光宗”,迁孝元贞皇后郭氏、孝和皇后王氏合葬。1627年,又迁孝纯皇后刘氏合葬庆陵。
£德陵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和和懿安皇后张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陵区东部的潭峪岭西麓。1625年,明熹宗因溺水身体变差,不久病逝,享年23岁,在位7年。1627年9月,德陵动工营建。1628年3月玄宫落成,朱由校入葬,庙号“熹宗”。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皇后张嫣自缢身亡、殉国明节。清军入关后,顺治皇帝命人打开德陵地宫,将张嫣葬入其中。清朝皇陵的规制,很有可能参考了德陵地宫。若真如此,德陵地宫将是一座没有左右配殿、规模减制了的帝陵。
£思陵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与孝节烈皇后周氏、恭淑皇贵妃田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陵区鹿马山南麓。1644年,周皇后自缢而死,第二天,朱由检也自缢煤山,明朝自此灭亡。李自成进入北京,命人打开了田贵妃墓,把朱由检和周皇后葬入其中,朱由检的棺椁居中,周皇后居左,田贵妃具右。1657年,南明弘光政权为朱由检上庙号“思宗”。1933年,北平土匪侯显文带人挖穿思陵,把地宫内仅有的几件金银器皿全部盗走。不久,第二波盗贼下到地宫,没有找到值钱之物,一气之下便将崇祯的棺椁拖出墓穴,暴露荒野,后被附近村民捡拾做了柴伙。
另外,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后下落不明,没有建造陵寝。朱元璋长子朱标虽被儿子建文帝追尊为孝康皇帝,但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其懿文太子,且东陵是按照亲王规格修建的,不能算作帝陵。第七位皇帝景泰帝朱祁钰在位7年,原在天寿山陵区建造了陵寝(寿陵),后遭遇“夺门之变”被赶下皇位,又离奇死亡,被明英宗以亲王礼葬在了北京西山口,亦不算作帝陵。天寿山的陵墓后来也被拆毁,遗迹就在今天的景泰洼一带,庆陵附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8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