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晚年,奄奄一息,不由感叹:“一生碌碌无为,将来到了黄泉,会被司马师、司马昭嘲笑”。接着,桓温大喊“不能名垂千古,也要遗臭万年”,但他最终没有迈出这关键一步。
东晋时代,皇权微弱,士族掌权,王敦、桓温都无限接近皇位。但是,桓温没能成为后来的刘裕,被谢安、王坦之活活“拖死”。桓温的失败,是性格的失败。
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不敢放手一搏,做事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桓温终究成不了帝王。这一点,桓温就比刘裕差远了。
桓温的实力,究竟有多强?东晋的江山社稷,桓温基本掌控了百分之八十,就差迈出哪一步了。
晋朝南迁后,主要行政区域是扬州、雍州、兖州、徐州、豫州、江州、荆州、湘州、广州、交州。此时,江南还没有大规模开发,广、湘、交的实力,可以忽略不计,影响不了局势。
扬州、徐州、兖州、豫州位于长江中下游,扬州是绝对的核心。因为,徐、兖、豫是北方行政区域,中原沦陷后,南迁到长江沿线,疆域太小,还要看别人脸色。
长江上游,荆州无疑是核心,不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且战略地位重要。至于襄阳的雍州,就显得过于一般,都是南迁而来,不足以影响大局。当然,南朝时代的雍州,情况又不一样。
长江中游的江州,则是扬州、荆州之间的缓冲地带。东晋,以及南朝时代,主要政治力量的博弈,都是扬州、荆州在争斗,江州作为缓冲,起到平衡作用。
桓温,究竟掌握哪些地方呢?这是一个变量,以371年消灭袁瑾,拿下豫州为节点,桓温包括其亲信,掌握了益州、荆州、江州、兖州、豫州、徐州,长江沿线的疆域,都是桓氏阵营。
益州,从何而来?答案是,346年桓温先斩后奏,攻灭“成汉”。徐州、兖州是流民帅的天下,起初是郗鉴经营,如今郗超是桓温的铁杆亲信。荆州、江州则是桓氏子弟掌握。
豫州,进入南京的锁钥,时刻压着东晋朝廷。拿下豫州,桓温就已经打开了通往皇帝宝座的大门。如此,皇帝、朝廷都非常忌惮他,担心他成为司马懿、司马昭这类人。
手握大权,桓温可以废立皇帝,海西公司马奕“不能生育”被桓温踢下台。司马昱,也就是简文帝,见到桓温入朝则胆战心惊,经常流泪。
简文帝整天提心吊胆,心情抑郁,垮了身体。驾崩之前,司马昱一夜连续下发4道圣旨,让桓温入朝,明显有退位让贤的意思,但桓温不敢来,怕有埋伏。
可以说,桓温事实上就是皇帝,就差一套“仪式”而已。但是,桓温最终还是不能迈出这一步。373年,桓温在苦苦“等待”谢安修改的圣旨,却没能如愿,含恨而终。
那么,桓温为什么当不了皇帝呢?关键一点,就是桓温性格柔弱,没有刘裕那种赌徒的勇气,不敢放手一搏,怕自己输不起。
历史,往往很有趣,越是担心的东西,就越容易出现。桓温一生,几乎可以说是败在性格上。从西征、北伐立威,到后来准备“篡位”,桓温都是输给性格。
346年,桓温西征益州,攻灭“成汉”,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桓温决定打四川,朝廷并不知道,算是擅自行动。当然,桓温也假装客气一下,出兵之后,给朝廷上奏,走一趟程序。
第二,成都之战,桓温遇到挫折,没有战斗到底的勇气,便鸣金收兵。此时,晋军将士误以为是“擂鼓助威”,反而发起冲锋,最终“逆袭”成功。可以说,这次战斗很“乌龙”,桓温捡漏。
西征之后,桓温3次北伐。第一次,北伐关中,与苻秦交战。第二次,北伐中原,欺负姚襄。第三次,北伐前燕国,对打鲜卑慕容。
3次北伐,要么虎头蛇尾,要么惨败而归。第一次北伐,桓温起初还比较顺利,关键时刻却不敢渡过灞水,结果退兵时被苻雄反杀,损失两万余人。
第二次北伐,拿下洛阳,姚襄败逃。结果呢?桓温在洛阳任命官吏后,直接回到荆州,没有扩大战果也就罢了,中原许多地方又被前燕拿回去。
第三次北伐,桓温已经杀到邺城附近的枋头,慕容评、慕容暐都打算逃回辽东龙城老家。结果,桓温退兵时,被慕容垂、慕容德夹击,损失4万兵马,几乎全军覆没。
枋头惨败,让桓温威望受损,更加没有底气篡夺皇位。桓温北伐,为何这么糟糕呢?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性格,让桓温错过太多的机会。
前燕内部矛盾重重,慕容垂一直坐着冷板凳,慕容评、慕容暐无能。如果桓温能采取郗超的意见,直接奔袭邺城,胜利的概率非常大。
但是,桓温求稳,水运不畅通的情况下,慢慢开凿运河,还把希望寄托在劲敌袁真身上,岂能不败呢?
第一次北伐,第三次北伐,桓温都是失败,但不是正面厮杀被击败,而是撤退时被反杀。大好局势下,桓温不抓住机会,“天与之不取,必遭其咎”,桓温自食其果。
北伐,目的是立威,结果反而威望受损,桓温苦不堪言。准备“篡夺”皇位,桓温又犯了类似北伐的错误,他犹豫不决,不敢效仿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为了重新树立威望,桓温先是攻灭袁真、袁瑾,然后废司马奕,立司马昱,效仿“伊尹、霍光的故事”。接着,以谋逆为由,诛灭庾氏家族,并暗示司马昱退位让贤。
从枋头之战后桓温布局看,他已经朝着皇位发起冲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必要隐藏着。但是,关键时刻,桓温不敢主动出击,而是“等待”司马昱把皇位交到自己手上。
司马皇室,显然无法阻止桓温称帝。谢安为代表的陈郡谢氏,王坦之为代表的太原王氏,还有一定实力,但手中没有兵权。如此,谢安、王坦之想维护“士族共和”,阻止桓温篡位,难度很大。
桓温是如何“等待”呢?桓温没有进入南京(建康),而是在姑孰坐镇,遥控京师政务。桓温为何不入京,就是缺乏自信,担心士族对自己不利。
其实,桓温大可不必担心,只要多带亲兵,足以震慑士族。实在不行,就效仿司马昭,对士族动手,武力消灭,如同灭庾氏。
桓温武力控制京师,然后暗示亲信出击,劝说简文帝司马昱退位,并假装“拒绝三次”,做足了戏份,谁又能阻止呢?要知道,此时谢安、谢玄还没组建出“北府兵”,下游打不赢上游。
“九锡”,帝王专用的仪仗,也是权臣篡位的必由之路。桓温得不到司马昱的“逊位诏书”,便想欺负年幼的孝武帝司马曜,暗示朝廷授予他“九锡”。
谢安如何应对呢?没说不给,但就是不给。谢安一直以“诏书行文不规范”为理由,反复修改,摆明着不想给桓温,故意拖延时间。桓温呢?除了叹息,还是叹息。
桓温病逝时,谢安还没修改好。不敢放手一搏,桓温真的被“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嘲笑。”当年,司马师、司马昭策划“篡夺”曹魏,杀伐果断,连皇帝曹髦都得横尸街头。
桓温要是有司马家族一半的狠辣,也不会含恨而终。当然,桓温还是具有很强的生存智慧,关键时刻还为家族留一条退路。桓温病逝时,没有把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择弟弟桓冲。
桓冲,能力强,野心不大,忠于朝廷,跟谢安关系还不错。如此,桓冲可以保住桓氏族人,桓温不用担心自己死后家族被清算,这也是一种智慧。
事实证明,桓冲保住了桓家,可惜桓温的儿子桓玄不争气。桓玄本事不强,野心却不小,没有桓温的底子,却敢干桓温不敢干的事情,篡夺皇权,结果被刘裕扑灭。
不管怎么说,桓温都是失败者,接近皇位时不敢迈出这一步,郁郁而终。桓温一生以司马懿、刘琨为偶像,鄙视王敦。结果,桓温没能成为司马懿,为子孙完成“篡位”工作,也没有成为刘琨一样的忠臣。
王敦、桓温,在《晋书》中是合传,都是一类人。桓温瞧不起王敦,如今却“合传”,也是有意思。此时,桓温若地下有知,知道自己跟王敦“合传”,不知有何感想,会不会后悔不当皇帝。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82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