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地区往返的城际高铁数量很多,日常单向通勤仅需30分钟左右,十分方便。”平日里,在北京工作的天津市民王阳习惯搭乘城际高铁通勤。但在4月6日,王阳在搭乘高铁时犯了难:“清明节假期出行人次激增,赴京高铁票一度售罄。好在最后约到了顺风车,一个小时后就回到了北京。”
今年清明节假期,城乡居民出游热情持续高涨,“民俗文化”和“踏青赏花”引领假日别样风景。文化和旅游部4月6日数据显示,清明节假期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
短途出行是假期众多居民的重要选择。在今年清明节前后,国内多个都市圈居民到临近地区出游或通勤。得益于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快速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多个主要都市圈的出行效率正大幅提高,居民出行意愿和频次也随之提升。
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涵盖多种要素。从国内各地2024年的新年目标来看,加快都市圈建设、推动“一小时通勤圈”屡屡被提及。除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都市圈,河南郑州、四川成都、山东济南等多地也在紧锣密鼓地推动“一小时通勤圈”建设,力争提高区域内居民出行水平。
当下,国内多个都市圈的“一小时通勤圈”建设已取得显著进展,这也吸引了众多与王阳一样的跨城工作者。不过在应对出行高峰或个性化出行需求时,以高铁、城际巴士为代表的公共通勤模式略显捉襟见肘。在此背景下,顺风车等点对点共享出行模式成为了通勤圈内的有力补充。
嘀嗒顺风车大数据显示,在今年4月3日-4月6日,顺风车跨城需求量较平日(3月初)涨幅超过30%,订单量也较21年同期涨幅超过15%。在这其中,各都市圈内城市间车程为1小时左右(50分钟-70分钟)的顺风车订单占比平均为21%,相较于平日(3月初)涨幅超50%。
国家大力推进“一小时通勤圈”建设
一小时通勤圈并非最新话题。在过去几年,国内多个都市圈内的“一小时通勤圈”建设已初现雏形,这和国家加速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息息相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今年3月6日的全国两会记者会上表示,都市圈是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将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共同发展为方向,加快培育一批现代化都市圈。
在加快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工作中,“一小时通勤圈”具有特殊意义。
在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都市圈要以“一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一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
国内多地对都市圈和“一小时通勤圈”建设的积极性很高。2021-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相继复函同意了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等都市圈发展规划。上海、江苏、浙江联合发布了《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杭州、郑州等多个都市圈规划也正在编制报批中。
尽管整体规划建设刚刚起步,但当下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地区,城乡居民已可实现更高效率的通勤。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出行时长已经来到了一小时上下,如北京到天津、上海到杭州、成都到重庆等。“一小时通勤圈”有了雏形。
不过,由于对“一小时通勤圈”缺乏清晰界定,各地对都市圈范围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差异。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指出,多地“勤而不通”“通而不勤”等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了高效率、高品质通勤圈建设。对此,有必要尽快明确“一小时通勤圈”的内涵特征,因地制宜、突出效率、提升品质、加强协同,有序推进“一小时通勤圈”建设,更好支撑现代化都市圈培育发展。
就目前而言,各地“一小时通勤圈”建设主要公共交通为主,如轨道交通(含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地铁、轻轨等)及公路运输(城际巴士、小客车等)等。相比过去,这极大提升了“一小时通勤圈”区域内的整体出行效率。但针对居民通勤本身路线大多为“住宅小区-工作园区”的类型,在公共交通覆盖大部分通勤需求基础上,还有部分个性化出行需求有待满足。此外在节假日等出行高峰,市场也需要更加灵活弹性的出行供给方式。
在此背景下,私家车、网约车、顺风车等点对点出行模式成为了“一小时通勤圈”的重要补充。
多地争相发展“一小时通勤圈”
国内各地对建设“一小时通勤圈”热情颇高,部分地区已取得初步成效。
以首都经济圈为例,2014年启动建设,交通被视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脉”。
十年间,以北京、天津为核心枢纽,贯通河北各地市的全国性高速铁路网已基本建成。开通运营的高铁线路包括京津城际延长线、京雄城际、京唐(京滨)城际、津兴城际等,区域内高铁总里程已经由2013年的1284公里增长到2624公里,长度增加了一倍以上。京津高铁出行时长缩短至30分钟,京津到河北多个主要城市单程时间也缩短至一小时左右。
与此同时,京津冀三省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990公里,较十年前增长37.7%,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06公里/百平方公里,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
长三角地区也在加速织密区域铁路图。
据悉,目前上海周边多条城际轨道正在加速建设。以最新的沪苏湖(上海-苏州-湖州)铁路为例:今年4月初,该轨道工程正线铺轨剩余156.8铺轨公里,计划6月30日完成。沪昆段(上海-昆山)改线铺轨剩余48.2铺轨公里,计划7月10日前完成。与此同时,目前沪苏湖全线正线无砟轨道铺轨基本完成,计划2024年底开通。
作为投资总额高达380.04亿元的项目,沪苏湖铁路将成为助推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在沪苏湖铁路通车后,湖州等沿线城市最将收益。如湖州同时位于“上海大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两大都市圈,是“接沪融杭、联通苏皖、环湖协同、辐射内陆”的重要枢纽。通车后,湖州将拥有‘十字’骨干高铁交汇枢纽,成为到达上海、南京、杭州最快高铁旅时均在50分钟以内的长三角唯一地级城市。
在大湾区,广州也将打造“全向多层立体网,高效便捷交通圈”定为总目标,高标准建成高效连接全球、便捷辐射全国、快速直连湾区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形成“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和“邻穗地区一小时通勤圈”,推动广州与周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立体成网,支撑核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联动的都市圈发展格局。
当下,大湾区内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佛山、东莞等地已可实现一小时出行。
广州预计在新空间结构下,需要构建更大范围的通勤交通圈。随着广州与湾区城市的融合进入深水区,跨界通勤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广佛莞同城化交通需求将增长90%,占广州与大湾区11市出行的2/3,其中通勤交通更高达80%,亟须提升区域通道的密度及可达性。
此外,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青岛、济南等多地也在推进“一小时通勤圈”建设,通过高铁、高速公路等形式联通区域,提高居民出行质量和效率。
顺风车创新助力“一小时通勤圈”建设
事实上,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都天府新区等目前区域一体化已经较高的区域,得益于不断完善的路网基础设施,居民自驾通勤正在变得越来越便捷,更多双城生活族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同时,高频的私家车往返还可以带来更多顺路空座的分享,不仅是点对点高效出行,对车主乘客而言也互惠双赢,这客观上也促进了“一小时通勤圈”的建设,进而辐射到一小时生活圈。
吴越是一位嘀嗒顺风车乘客,也是一位双城生活族。“我们平时在北京上班,孩子在天津上学。周六日我会给孩子打顺风车来北京,别提多方便了。孩子从小区出门,然后直接到我们这里。”
顺风车是基于相同或相近路线,顺风车车主将车上空座分享给顺路乘客,双方分摊出行成本的互助出行行为。从嘀嗒出行的实践看,顺风出行在市内以中长途为主,跨城以中短途为主,比如一个城市内的市区到郊区往返,或两个相邻城市的往返,这与一小时通勤圈覆盖的出行场景高度契合。
此外,从嘀嗒顺风车大数据来看,在很多热门城市,跨城/市内顺风车热门目的地或出发地中,有不少都是具体小区,这进一步提升了居民跨城通勤的效率和便捷度。
事实上,通勤本身就是顺风车的最主要出行场景。根据嘀嗒顺风车用户调研,顺风车前三大使用场景依次为:上下班通勤、外出办理个人事宜和返乡探亲,选择占比依次达64.08%、42.3%、31.92%。此外,前往火车站和机场、休闲购物娱乐、近郊出行或周边游等也有较高占比。
根据嘀嗒顺风车用户调研,顺风车吸引通勤用户的,不仅是其吸引用户不仅是方便快捷,还能满足职场人交流沟通需求,比如开拓视野、了解更多行业新鲜事;生活与职场经验交流借鉴、拓宽职场人脉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达29427万辆,同比增加1553万辆。不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2年中国小型私人乘用车的平均乘员人数仅为1.4人,座位利用率较低,约为30.3%。
同时,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在中国汽车客运市场中,顺风车市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其交易总额预计将由2022年的191亿元增至2027年的8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5.4%。此外,以出行距离计的顺风车渗透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0.21%增至2027年的0.71%。
随着私家车的进一步普及,顺风车等新兴通勤模式有望为“一小时通勤圈”建设提供更多新的助力,并且给予顺路合乘特点,不消耗额外社会资源,不会增加交通和环境压力,这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更高效利用。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便是顺风车助力“一小时通勤圈”的又一例证。
根据嘀嗒顺风车大数据,在今年4月3日-4月6日,顺风车跨城需求量较平日(3月初)涨幅超过30%,订单量也较21年同期涨幅超过15%。在这其中,各都市圈内城市间车程为1小时左右(50分钟-70分钟)的顺风车订单占比平均为21%,相较于平日(3月初)涨幅超50%。
此外,北京、天津、泉州、上海、青岛、广州、济南等城市旅游人气最旺,不少用户都愿意选择更加灵活便捷、绿色环保的顺风车跨城出游。随着顺风车平台的产品功能不断优化,顺风车跨城出行体验也不断升级,超95%的用户认为行程“值得称赞”。
业内人士认为,在“一小时通勤圈”的建设过程中,点对点的共享出行模式能与公共出行模式能够相互补充,在进一步提升通勤效率、推动区域融合发展的同时,也为绿色出行添砖加瓦,而顺风车的发展有望为其再添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