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证监局下发辖区私募基金2024年自查工作的通知,从内容来看,规模低于1000万元的私募以及量化交易成自查重点。其中提到,对于登记超过12个月且存续管理基金规模低于1000万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将核查从业人员、经营场所等是否能够持续符合登记备案条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随着私募监管加强,2024年以来截至4月8日,合计567家私募机构注销了管理人资格,行业出清速度加快。
私募行业出清速度加快
近日,厦门证监局下发辖区私募基金2024年自查工作的通知,自查时间为通知下发之日起至2024年4月30日。
在之前的私募自查中,监管部门更多地着眼于督促私募基金管理人恪尽职守履行职责的同时,也重点督促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严格遵守监管规则。此次厦门证监局的自查活动部分内容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比如对于开展量化交易的私募机构,应该填写量化交易情况表,对于未如实填报的,将采取约谈、现场检查等方式加强监管。另外私募管理人的存续规模也成为自查的重点内容,通知显示,此次厦门证监局还要求,对于登记超过12个月且存续管理基金规模低于1000万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对照基金业协会的登记备案要求,核查从业人员、经营场所、资本金等是否能够持续符合登记备案条件。逾期未报送的,将作为经营异常机构向基金业协会进行通报。
从规模角度来看,监管加强必然导致私募行业出清速度加快,小型私募不可避免地成为出清的对象,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处于备案存续的规模0~5亿元的私募证券管理人共有7016家,占备案存续私募证券管理人总量的84.74%。
对此,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私募监管要求进一步细化的同时,厦门等地监管机构还开展了私募基金管理人自查工作,其实私募行业的自查是有针对性的,尤其是自查重点关注的问题可能会成为后期监管机构的重点关注领域,当然加强私募行业的监管,使得私募行业出清速度加快。
今年来567家私募注销
实际上,2023年5月是私募产品备案的转折点。基金业协会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及配套指引自2023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要求私募管理人实缴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私募基金规模不低于1000万元,私募法人或高管要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投资于单一标的的基金认定标准等规定。
据中基协数据,2024年以来截至4月8日,合计567家私募机构注销了管理人资格。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证监局在3月26日发布通报称,2023年全年,基金业协会已注销北京地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就有485家。与此同时,进入的机构却在缩水,尤其是证券类私募的登记仍处于迟缓状态。2024年以来截至4月9日,登记备案的私募机构仅有9家,而2023年同期登记备案了77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严管政策提高了私募备案门槛,自此私募证券备案产品断崖式下降。
中基协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截至4月9日,证券私募基金合计备案了1799只私募产品,而2023年同期证券私募基金合计备案了7228只私募证券产品。
中基协数据还显示,截至2024年2月末,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5.51万亿元,其中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8351家;而2023年同期数据显示,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为5.64万亿元,存续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为8606家。对比数据发现,经过一年发展,证券私募基金规模缩水1300亿元,私募机构减少了1023家,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减少了275家。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76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