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数字重庆建设,犹如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正在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融入数字化的浪潮中。
在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下,重庆这个超大城市,正在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数字重庆正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让城市的运行更加顺畅、高效。
数字重庆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品质,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也正在全面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数字重庆建设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属于这座城市的辉煌篇章。
值此数字重庆建设周年之际,上游新闻将推出全媒体系列报道,展示数字重庆建设一年来的丰富成果和实践路径。
4月10日一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部,68岁的吕婆婆走进关节外科的诊室,春节过后,她身上的几处关节总是隐隐作痛,她想请医生看一看,到底怎么回事。
在其他医院的检查医生在电脑上就帮她查看了
“我春节前做过检查的,当时就说有毛病,但是吃了药也没有多大好转。”医生问起病史,独自前来看病的吕婆婆也说不太清。
“好久做的检查您记得到不也?”一边查看吕婆婆的状况,重医附二院骨关节外科副主任聂茂医生一边询问,吕婆婆摇了摇头,有些着急。
为了进一步探查吕婆婆的病情,聂医生与吕婆婆商量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吕婆婆同意了,但在开具“踝关节DR检查”的检查单时,聂医生的电脑上却突然弹出了对话框,“患者近期做过同类检查,是否查看。”
聂医生反应过来,这是医检互认应用在重庆市医学影像云中心中检测到了吕婆婆此前在其他医院做过的同类检查。
“婆婆,您之前做过类似检查,能不能同意我调阅一下之前的检查结果看看?”聂医生在征得吕婆婆授权后,通过自己的电脑进入了“渝阅医检互认”医检互认平台,并查看了吕婆婆两个月前在重庆市渝中区一家医院进行的踝关节DR检查影像资料和核磁共振影像资料。
“婆婆,这个很清楚,您得了滑膜炎,我看了一下,不用再重新做检查了,这个就可以用。”随后,聂医生在电脑点击了“互认”,确定使用这一份影像学资料。
“噢哟,可以,省钱了,你喊我个人把检查结果找给你,我还找不到!”对于不用再次做检查,吕婆婆很高兴。
重庆112项医学项目医检互认小程序一分钟查看报告
实际上,类似吕婆婆的看病故事每天都在重庆不同的医院发生着。除了医生可以查看医检互认的相关影像学资料,病人自己也可以随时通过“渝康健”小程序查看。
10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在自己的微信登录“渝康健”小程序后,授权建立了自己的健康卡,在主页上就有“医检互认”版块,可以选择查看自己的检验报告和数字影像资料及报告,记者点击进入“数字影像”相关选项后,又进行了人脸实名认证,随后就出现了上游新闻记者在多家医院做过的相关检查报告,最早的报告为2023年下半年进行。
在网络通畅的情况下,从进入小程序到调取到详细报告,整个过程仅1分钟左右。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开发建设的医检互认应用,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这些公立医疗机构的45项医学检验项目,67项医学影像学检查项目都实现了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医检互认。
“病人来看病,我们在开具检查项目时,如果患者近3月内在重庆市其他公立医疗机构做过相同的互认检查项目,系统会主动弹窗提醒医生。”聂茂医生说,患者扫码授权或者医生征得患者同意后辅助授权后,医生可以调阅查看该患者在“渝悦医检互认”云平台上所有检验检查项目,病人也不用再拎着实体影像学资料来回跑了。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重庆市医学影像质控中心的牵头单位,上游新闻记者从该院获悉,通过搭建影像云平台,重庆已实现全市医学影像数据云端汇集、线上质控、结果互认、资料共享。
医检互认是数字健康的重要工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何大维介绍,推进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患者的时间和金钱。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工作效率。同时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建立更加紧密、高效的医疗联合体。”
目前,在重庆市卫健委、医保局的推动指导下,重医附二院也在进一步加强医学影像数字化质量控制,同时,加快智能化技术应用,将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认知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前沿科技融入医院系统的建设中,为医疗机构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医学影像服务。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7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