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百里: 一位从没有带兵打过仗的陆军上将, 为何被视为“军神”

青林知青2024-04-10 08:28:23  140

蒋百里:未曾统兵帅,却肩上将衔

我对蒋百里的认知一直很模糊,作为军界大名鼎鼎之人,蒋百里的头衔有很多,妥妥的斜杠人物一枚,但我除了知道他曾担任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以及出过一本《国防论》外,其他皆云雾中,甚至不知道他为何这般地被世人推崇。

然而,蒋百里的家世及朋友圈的确是让人惊叹,他的老师是梁启超,他的同学是蔡锷,他的媒人是袁世凯,他的女婿是钱学森,他的侄儿是金庸,而金庸的表哥是徐志摩,金庸的表外甥女是琼瑶……

钱学森夫妇

在近代中国,一提起军校,肯定会想到黄埔军校,然而,比黄埔更早的军校却是保定军校,不说黄埔军校绝大部分的教官是保定军校出身,连他们的校长蒋介石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所以,这些教官们的地位是远超黄埔的,难怪在蒋百里逝世后,蒋介石给他追赠为陆军上将,不然,蒋百里的弟子们一个个地都是上将,不给老师弄个上将的荣誉,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蒋百里虽在军界有着崇高的威望,但其底色却是文人,说他是儒将都有些勉强,因为,他此生未曾带过一兵一卒,没有指挥过一次战斗,只能说,他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军事理论家,仅此而已。

之所以说他是文人,是因为他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位标志性的人物,1918年,他随老师梁启超一起去欧洲走了一圈,回来后就编写了《欧洲文艺复兴史》,由梁启超作序,于1921年正式出版。

1919年赴欧考察团(前排左二为蒋百里,左三为梁启超)

这是中国有关文艺复兴的第一部著作,一年内再版三次,此时正是“五四精神”席卷全国之际,而他在书中提出的人文精神,与当时的进步思潮不谋而合,所以,说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位标志性的人物,当不为过。

那时,梁启超担任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而蒋百里则开始潜心研究军事,发表了很多军事论文,编辑为《军事常识》上下册,并出版了《孙子新释》等著作,此时的蒋百里,已是全国闻名的军事理论家。

同时,他在梁启超组织的共进会中,主持《共进会丛书》编撰,这可是一套历经15年,分为16套85种的大型丛书 ,也是民国规模最大的学术文化丛书之一;可以说,他是在全国仅次于梁启超和陈独秀的文化名人。

这一时期的蒋百里一直活跃在文艺战线,他与周作人、郑振铎、茅盾等一帮浙江老乡,在北京成立了“文学研究社”;又主编了《改造》杂志,每一期至少有一篇文章发表。成为继《新青年》后的又一影响很大的杂志。

1922年,蒋百里与胡适和徐志摩等人创立了新月社,他与徐志摩感情深厚,被徐大才子尊称为“福叔”,1930年,蒋百里因支持学生唐生智反蒋,还被蒋介石囚禁在南京狱中,气得徐志摩带着行李闯监狱,硬是陪着蒋百里住了一宿。

从以上的叙述来看,蒋百里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人雅士,所以,民国元老李烈钧曾说蒋百里是:“脑袋中装了四馆二院”,四馆指的是博物、图书、历史、科学;而二院则是文学和军事。

然而,知道他还是一位文学家的人是少之又少,让蒋百里名声大震的却是军事,他是民国首席军事学家,整个抗日整体战略的制定者,中国抗战的搏杀进程,早就被他推演了出来,可以说,他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军事战略家。

蒋百里是浙江海宁人,名方震,字百里,他天资聪颖,16岁就考上了秀才,19岁东渡日本留学,23岁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第三期毕业,同期的毕业生中就有许崇智和蔡锷等牛人。

(1906年,日本军校留影,右一为蒋百里)

而他同蔡锷最为要好,因为,他们都是秀才出身,而蔡锷又是梁启超的学生,所以,在蔡锷的引见下,蒋百里得以结识梁启超,并执弟子礼。

在日本留学期间,网传最让国人感到自豪的,是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天皇所赐的指挥刀,蔡锷是第二名。

蔡锷

要知道,在同期的日本军人中,以后在中国臭名昭著的牛人一堆,如东条英机、岗村宁次、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本庄繁、松井石根等等。

这个说法最早见于陶菊隐的《蒋百里传》,其实,这个是有误传之嫌,因为日本的陆军士官学校从没有天皇赐刀的传统,有这个传统的是日本陆军大学,而当时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日本和中国学生的成绩是分别计算的,所以,这段被人广为传颂的事迹,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

蒋百里戎装照

当时在日本留学的浙江籍学生有很多,于是,他便组织了“浙江同乡会”,创办了鼓吹革命的杂志“浙江潮”,他在此刊物上发表了很多有见地的文章,如《国魂篇》、《民族主义论》等等,同时也得到鲁迅和章太炎这些名人的协助和赞赏。

1906年,蒋百里回国,在南苑禁卫军中任管带,在很多留日学生都化身革命党人,同清王朝死磕时,蒋百里的心思却在国防建设上,他一心想寻求一条能让国防强大之路。

这似乎与当时主流的思潮有很大的区别,也可以解释蒋百里为何在日本时,没有与孙中山或秋瑾等革命党人有交集的重要原因,因为,他的思想中,国家的意识左右着他的言行。

为考察当时最先进的国防体系,蒋百里在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支助下,前往德国陆军大学深造,并同后来的总统兴登堡元帅有了很深的友谊。

有一次,欧洲著名的军事学家,《战略论》的作者布鲁姆同蒋百里一起散步时,问他回国后打算做什么时说道,我们这样的人是不适合率兵打仗的,甚至不适合做参谋总长。

这位德国步兵将军似乎有先见之明,他应该看出了蒋百里的长项和短项,只是他没有直接说,蒋百里最适合的,就是当军校的校长。

四年后,蒋百里毕业回国,在东北公署担任总参议,辛亥革命爆发后,任浙江都督府总参议,又调任陆军部高等顾问,以及袁世凯的总统府军事参议。

1912年,在北洋速成武备学堂的基础上,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习称保定军校,第一任校长赵理泰上任只两个月后,便调任总统府侍从武官,袁世凯决定由蒋百里接任。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的陆军军校,蒋介石、白崇禧、曾泽寰、唐生智、张治中、叶挺、傅作义、陈铭枢、薛岳等等皆从这里走出,也是黄埔军校的教官摇篮。

如同后来的蒋介石最喜欢别人叫他校长一样,蒋百里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军界的历史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军界泰斗。

其实,蒋百里担任校长的时间并不长,仅九个月而已,这并不是他被撤职或调离,而是缘于一次意外之事,他竟然当着全校两千多人的面举枪自杀,幸好被抢救了回来。

这一离奇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段祺瑞任命的魏宗瀚为军学司司长,直接负责保定学校的管理,处处与蒋百里为难,后来又因为经费不足,催要无果,而蒋百里的辞呈又被袁世凯驳回,走投无路的他遂有了这激愤之举。

蒋百里的自杀之举太不值得,类似于他这样的遭遇,在任何时候都是平常事,从这里也彰显了蒋百里的性格特征,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袁世凯听闻后,立即请日本公使馆选派最好的医生前来医治,并将其送往日本继续治疗,在医治的过程中,蒋百里对照顾他的护士佐藤屋登一见钟情。

佐藤屋登

于是,袁世凯又通过日本公使前去说媒,最终,蒋百里抱得美人归,并为其改名为蒋佐梅,这是因为蒋百里酷爱梅花。两人曾在海宁植梅数百株,意将来归老此地,可惜,尽毁于抗日战争之中。

蒋佐梅嫁给蒋百里后,就同日本断绝了一切关系,她改掉了在日本时的所有习惯,坚决不说日本话,学习一切与中国相关的文化和知识,在此后的整整64年中,蒋佐梅再未回日本。

钱学森 蒋英

蒋百里夫妇有五个女儿,个个了得,其中的三女儿蒋英成为中国著名的歌唱家,夫婿便是“两弹元勋”钱学森。

蒋百里病愈回国时,正值袁世凯忙着称帝之际,他先是协助蔡锷逃离北京,后又南下加入讨袁司令部,参加北伐,

1929年3月19日,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时,在蒋百里先生家中与众人合影

袁世凯死后,他又陪蔡锷去日本就医,旋即为之料理丧事;1917年回国后,任黎元洪总统府顾问,开始首次撰写军事论著《孙子新释》、《军事常识》等等。

1925年,蒋百里再度出山,任吴佩孚的总参谋长,因吴不“讨奉”而辞职,去上海投孙传芳。

蒋百里全家福

1929年,他因支持唐生智起兵“倒蒋”而入狱,一起被关的还有邓演达和居正这些民国大佬,不久蒋介石同蒋百里握手言和,但邓演达却被蒋介石秘密杀害。

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蒋百里奉蒋介石之命再赴日本,拟就国防计划,以备将来不可避免的中日之战。

1935年,他被聘为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翌年赴欧美考察军事,归后提出建设空军的建议。中国最早关于空军构建的思想,却是来自陆军出身的蒋百里。

1937年初,蒋百里发表了他最重要的军事论著集《国防论》,这是一部被公认的中国近代国防理论奠基之作,影响巨大。

在这本书中,他推演了中日战争发展的进程,如“以空间换时间”和以云贵川为大后方,等待美英这些强国入局等等,后来的事实表明,蒋百里的先见之明无比的正确性。

同年,他又将自己长久以来对日本的观察,写成《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一文,文章最后一句为抗战时期的名言:“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其《关系千万重》里慨然道:“1937年在中国被逼作战,无全盘作战计划,无财政准备,无友邦支援。当日的决策,可以说完全依赖前述蒋百里的十四字秘诀。”

1938年10月,蒋百里出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但是,就在学校向南搬迁的过程中,蒋百里病逝于广西宜山,时年56岁,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噩耗传出,举国震惊,命运的多舛,将他止于盛年,短暂一生,江风猎猎,满眼都是苍茫辽阔,蒋介石亲自主持了葬礼,并追赠蒋百里为陆军上将。

可惜了,百里先生,他没有活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没有看见他的预言化为现实;蒋百里病逝后,许多名人写挽联哀悼他,其中我觉得黄炎培先生的挽联最为准确地概括了他的一生:

天生兵学家,亦是天生文学家。嗟君历尽尘海风波,其才略至战时始显;

一个中国人,来写一篇日本人。留此最后结晶文字,有光芒使敌胆为寒。

文字有光芒,死敌胆为寒,整个抗日战争,铁血14年,践行不过是蒋百里《国防论》的预言,蒋百里先生在书的扉页题词道:“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69952.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