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传》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夫!
圣人以易洗心,洗心是为学求道之功夫。
孟子曰性善,程朱曰性即理,王阳明曰心即理。
性、心,一也!赋予人而言则是性,主于身而言则是心。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于此?
洗心是为了达到至诚,至诚便可动。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天道至诚,人道思诚,圣人洗心至于至诚,便可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便可尽性穷理。
无思无为者是中,用中即是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心包含宇宙万物之理,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天地万物失去我的人心亦不可有天地万物。人心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人心即天理,杂于人伪则是人欲,天理人欲不并存,人欲存则天理灭。
洗心是为去人欲,心不杂则天理自现。
圣人以易洗心,学者应该如何洗心?
圣人所授之法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格,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物,意之所在也。意在事亲则事亲便是一物,意之所在便是物。何为正何为不正,有物欲则不正,存人心则正。
致,可理解为循,知即良知,心之昭灵明觉是良知。良知知善知恶,不学而能不虑而知。
致良知即是循良知指引行事,事事物物皆致良知,如有圣人指导,良知是活生生存在的圣人。
诚,闲邪存其诚,邪即物欲,去除物欲即存其诚。诚之者,择善固执者也,君子思诚以合于天之道也。
心之所发便是意,意则时时刻刻皆有,意以诚节之,则存其诚也。
正,格致诚功夫做到则自正,心本自正。心,宇宙万物之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也。禽兽法则趋利避害,人类以心为最高法则。
人类可超越趋利避害的本能是因为有人心,有不趋之利因为人心,有不避之害亦因人心。
圣人洗心是因为心本具有万物之理,洗心之目的是为了得到心之全体。
得心之全体则可解除人生之惑,知来藏往,知宇宙之来源,知人类知真相。
欲求圣人之道,不以格致诚正修身功夫,时时日日修身,则不可得也。
不诚无物,心净则自诚,心全净则至诚,至诚便可感而遂通天地万物。方可知天地本为一体。
人之口耳目皆有相同喜好,唯独人心没有吗?人心爱好理义,以理义悦人心如犹刍豢之悦我口。以刍豢养口,以理义养心。
圣人是先得心之同然之人,圣人因洗心以得之。
今之人心太脏了,心脏则心累,洗心则心轻。有求道之心而不知洗心,则如缘木求鱼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65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