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看过战争片的人,都对军队编制有一定的印象,尤其是《亮剑》风靡的时候,身为团长的李云龙,头顶有师长刘伯承、旅长陈赓,底下有营长张大彪、骑兵连长孙德胜等等。“师长——旅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就是当时的军队编制。
时光回到三国时期。
近现代军队的编制既有许多资料佐证,又有人们的亲身经历,全面了解不太难。但是远在三国时期,由于史料佚失,又加上后世不断修改变更,许多细节已经难以考证,只能靠我们一点点去推测、剖析。今天我们这篇文章就来讲讲三国时期的军队编制。
先说结论。由于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观点,小编采用其中之一,认为三国时期军队的编制从上到下分为:“军——部——曲——屯——队——什——伍”,其长官分别对应“将军——校尉/司马——军侯——屯长——队长——什长——伍长”,其组成和人数为:伍就是5个人;二个伍组成一个什,就有10个人;五个什组成一队,就有50人;二个队组成一屯,就有100人;二个屯组成一曲,就有200人;五个曲组成一部,就有1000人;五个部组成一军,就有5000人,即“军(5000人)——部(1000人)——曲(200人)——屯(100人)——队(50人)——什(10人)——伍(5人)”。
接下来,慢慢解释支撑这种观点的理由。
首先说整体。《孙子兵法》里有一句话:“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意思就是治理庞大的众人和治理一小撮人的方法是一样的,靠的就是“分”和“数”。而曹操在旁边标注“部曲为分,什伍为数”,意思就是靠编制部和曲把众人分成一堆一堆,靠什伍的计数(或者叫排列方式)来统计人数。整合起来就是,古代的将军,通过顶层划分部曲、基层编制什伍的方式来指挥部队,使得指挥庞大的军队和指挥一小撮人一样简单。所以也就有了上述军部曲、队什伍的编制方法。
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对一名将军来说,最基本的素质其实并非是我们认为的对着地图一指说从这里进攻,或者像《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样一会儿蹦出一条妙计,将军最基本的素质是能指挥军队行动而不乱,如果令行禁止、军阵肃穆则能称为出色的将军。所以,才有韩信那句名言“陛下不过能将十万,臣多多而益善耳”,因为人数越多,指挥难度越大,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孙十万被张辽几百人就冲的阵型大乱。张辽也不是傻子,打其他人时没这么悬殊也没见他这么玩命冲锋,说白了,他肯定是从城头看到了孙权军队的行军过程,行家一眼就认出是菜鸟在指挥,才找准军队的薄弱环节一通猛打。史书隐去了这些细节,我们就单纯认为张辽很猛、真猛、真TM的猛。
扯远了,再回到军队编制。说说顶层的“军部曲”。
根据《后汉书》记载:“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意思就是一军分为五个部,部的长官或者是校尉或者是军司马,部下面分曲,设立军侯一人,曲下面分屯,设立屯长一人。所以前文说的“军——部——曲——屯”的编制是对的,是有史料支撑的。
至于人数,这是推算出来的,史书没说。根据《三国志·于禁传》:“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而《三国志·孙权传》记载:“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于禁一共带了7军过来,而关羽一战俘虏3万人,刨除被河水淹死的和逃跑的,基本也符合一军5000人的标准,这个推算基本可靠。
按一军5000人、一军五部的标准计算,一部(也称一营、一校)是1000人。而这一点在史书中也有印证,《汉书·李广传》记载,李陵出兵时“将勇敢士五千人”、“使陵将五校兵随后”,一校就是1000人;还有,霍去病为嫖姚校尉时麾下有八百勇士,基本也是1000人。
双向验证,说明前文对于“军”、“部”的推测都是正确的。
这次解释小编采用两头挤的方式,说完了顶层的“军”“部”,我们跳过中间,说说底层的“队”“什”“伍”。
这个比较简单,从字型来看,就知道“什”是10个人,“伍”是5个人,二者是2倍的关系。至于“队”这个编制,三国的史书压根没提,小编是根据唐朝时军队编制推测的。根据《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军队的基本细胞就是队,一队是50人,正好和三国时期的二五倍率吻合。
解释完这么多,剩下的编制就只有“曲”和“屯”了。根据二五倍率,应该是2个队一屯,合100人,5个屯一曲,合500人,然后2个曲一部,合1000人,正好和前文一部1000人对上了。如果这样来说,编制的人数就应该是“军(5000人)——部(1000人)——曲(500人)——屯(100人)——队(50人)——什(10人)——伍(5人)”,但前文结论给出的编制是“军(5000人)——部(1000人)——曲(200人)——屯(100人)——队(50人)——什(10人)——伍(5人)”。不同点只在“曲”的人数(是500人还是200人)和一部包含几个“曲”(是2个还是5个)。
根据二五倍率按顺序数的话,应该是一部包含2个曲,一曲500人。但翻史书和敦煌出土的汉简,我们发现有“左曲候”“右曲候”“后曲候”等记载,说明曲不止2个。另外,从行军布阵来说,一部或者一校是最基本的作战单位,比如襄樊之战中曹操就调十二营来支援徐晃,霍去病以嫖姚校尉身份带领一校独自行动等等,很少见有一曲或者一屯独自出任务的。因此,一营必须具有基本的作战能力,要不然在军队行进或执行任务中很容易被人攻击。
而要想具备作战能力,最理想的部署是五曲制(类似五军),即前曲、后曲、左由、右曲、中曲,只有这样才能攻防一体。只有两曲的话,一是很难分兵,二是指挥浪费。试想一下,霍去病带兵出征,直属部下只有两人,所有命令下给这两个人,他们再去安排各个队进攻,这样的指挥还有什么意义,要不霍去病直接指挥10个队,要不然指定一个军侯指挥得了。所以,在考虑“曲”的编制时,小编就把二五倍率调了一个顺序,让一部包括五曲,一曲包括两屯。
但是,这样也有一个解释不通的地方,就是曲的长官叫做军侯,是个比六百石的官员,这个级别基本等同于一个副县令,但如果他只指挥200人的话,有什么资格能和副县令平起平坐。若是指挥500人,则差不多。
由于史书没有标准答案,小编此处就把相左的观点都列出来,各位读者见仁见智,可以自行采纳其中一种。如果感兴趣交流的,也可以在评论区探讨。
除了上述疑点,小编还有一个困惑同大家交流,那就是不同兵种的布阵。我们知道,在古代军队中,有弓兵、骑兵、盾兵、戟兵等等,按照唐朝时的军制来推,基本是以队为单位的,就是这一队都是骑兵,这一队都是弓兵等等,不会在一队中夹杂不同的兵种。但是,在队之上怎么排列呢?如果一部或一曲中都是一个兵种,则战斗力太弱,没法独挡一个方面,如果是混编的,指挥时下一道口令,比如放箭,那不同部曲的弓兵队都得同时行动,一是指挥肯定混乱,二是射箭的密度也太小,起不到杀伤的效果。网上有一种说法是平时混编行动,有任务时把不同的兵种集中起来使用,比如调所有弓兵队集中在一起,但小编觉得如此一来,一是原先的阵型就被破坏了,有一队的位置空着容易被人攻进来,二是大部队行军布阵,一大批人纷纷往一个地方集中,容易引起骚乱,毕竟冷兵器的阵型还是以稳定为第一的。
有这方面专家的,也可以一起在评论区里交流一下,谢谢大家。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