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中美两国出现密集外交互动的情况。先是两国元首通话,接着美国的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同时也宣布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要访华。这样的一个密集的外交互动给很多人点燃了一点希望,好像中美关系有希望出现回暖了。在媒体、自媒体和专家当中,也看到了一种颇为乐观的期待。
但就我个人来说,没有那么乐观。现在所说的“乐观”,很多是一种习惯造成的。我想说一句的是,过去的那种一旦有重大外事活动,大家纷纷营造气氛的习惯,有的时候该改一改了。
为什么我没有那么乐观呢?
第一个原因要看两国关系现在的起点是怎样的。关于这个问题,两国元首通话时,新华社发的新闻稿里头表述得很清楚了。原话是这样的,第一句话是:“中美关系出现企稳态势。”接下来还有第二句话:“另一方面,两国关系中的消极因素也有所增加。”这是两国元首通话当中,中方领导人对于前一段中美关系的一个基本评价。
先看第一句话“企稳态势”,这里头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企稳”,一个是“态势”。“企稳”是什么意思呢?说明之前两国关系是处在动荡状态不稳定的。
如果具体描述,那就是两国关系处在一个不断下滑的状态,有可能出现由竞争对手滑向敌人和对抗的危险。这里所说的“企稳”,从字面意思理解,把这种不断下滑的动荡危险的状态加以改变而已。就“企稳”两个字和“回暖”有着本质的区别。
后面还有两个字,那就是“态势”。说明现在并没有企稳,只是出现了企稳的态势而已。这讲的还是积极的方面。消极的方面就是下面那句话,“另一方面,两国关系中的消极因素也有所增加”。
那么看了中方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这样的一个总结性的评价,你还能够乐观得起来,还能够希望两国关系回暖吗。回暖不可能,能够把下滑的趋势来一个急刹车,刹住就已经是很好的外交成果了,要刹住前提是有所增长的消极因素必须适当地化解,没有化解消极因素的举动,刹车都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两国在其他维度上的外交行动。我们讲,大国的外交行动都是多维度的,绝不能从中美两国外交互动这一个单纯的维度来预测和评估两国关系的走向。这个多维度怎么看呢?就要看一看两国在最近一段时间还有哪些外交活动,特别是和对方相关联有关系的外交活动。
那么在美国方面,接下来的重大外交活动,特别是和中国有关联的重大的外交活动是什么呢?是接下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美。这个访美期间,紧接着还有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访美。4月11日美日菲三方要在美国举行三方峰会。这样的一个三方峰会,会讨论什么?讨论的内容会与中国有怎样的联系和关联,不用我说大家都清楚。
岸田文雄访美已经透露出消息说,最关键的举动是日美决定重新审查和改进1960年签订的《美日安保条约》,宣布重组驻日美军司令部的计划,以加强安全关系。这个里头的含义用不着解释,大家也都明白。
在中方这一段时间,其他的重大的外交活动有什么呢?我只举例说两点。
第一个4月3日,外交部部长助理苗得雨在北京同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维尔什宁举行中俄联合国和安理会事务磋商。双方就当前的国际形势、联合国和安理会相关事务、“未来峰会”、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等深入交换意见,一致同意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这样的一个短短的新闻,包含的内容也很丰富。联合国安理会事务是单边主义同多边主义较量的主要的场合,而“未来峰会”这四个字让人想到接下来普京是不是要访华了。
与此同时,俄罗斯塔斯社4月3日有一则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近期将访问中国,计划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谈。扎哈罗娃说:双方将讨论双边合作、联合国、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二十国集团的工作,以及包括乌克兰危机在内的一些热门话题。更多的例子就不一一赘述了。
中美两国最近的多维的外交活动,可以看出来,中美关系有可能真正出现回暖提升吗?对于当前中美两国一系列密集的外交互动,美国方面有官方的解释,讲这些互动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保持畅通的沟通与交流渠道。
那么为什么要保持畅通的沟通与交流渠道呢?说不好听的,是怕形势进一步恶化,中美两国由竞争滑向对抗,这个是美国也不愿看到,或者说是美国也无法承受的。无论是从美方的表述来看,还是从中方企稳的这一表述来看,双方这一轮密集外交活动的目的,起点不高,诉求同样不高,因此用“企稳”来形容,比“回暖”来形容,应该更加准确。
我做出判断的第三点依据是什么呢?外交活动,并不像普通人印象当中的,仅仅是谈合作谈友好。在许多的情况下,高层外交活动同样是交锋的过程、斗争的过程。有人说对方言而无信,说了不算,跟他谈还有意思吗?有人说一趟一趟都是美国的高官来访华,显然美国在这种交锋和斗争当中处于主动一方。实际上我觉得这种理解都是有偏差的。既然要交锋,既然要斗争,如果不跟对方谈,连谈都不敢谈,连斗都不敢斗,怎么样能够争取胜利呢?
最直白的例子吧,如果当年抗美援朝的停火谈判不去谈,不去争,有后来的“三八线”停火吗?至于说美国高官一趟一趟地访华,表面看似美方处于主动,但换一个思路,美方的主动难道就不会是因为自身出现了问题,对对方有所诉求,只能一趟一趟地主动地往中国来跑吗?
其实,密集的外交活动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什么样的成果,关键在于交锋的结果、斗争的结果,谁能够在这种交锋和斗争当中占据了上风,谁就能拿到较好的结果。这个结果不管它是好还是坏,都是有一个上限的。从两国首脑通话当中的表述来看,这一轮密集外交活动所要达成目标的上限,不过就是“企稳”二字而已。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58261.html